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1.
随着计算机管理系统在各大医院的广泛应用,大部分医院输血科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1,2]。输血科的工作不同于医院其他科室,一个微小的失误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3]。本科利用计算机的自动化功能,在原来输血信息系统上开发了多项预警功能,为临床输血安全提供了优质保障。材料与方法1计算机管理系统要求硬件基本要求为普通办公计算机、网络交换机、打印机、条形码打印机、条形码扫描器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mPEG-BTC(1.0mmol/L.1h)遮蔽红细胞表面的血型抗原.解决临床配血困难病例的输血问题。方法:收集了15例临床配血困难及含高效价抗体的血清,用mPEG-BTC修饰供体红细胞,再将mPEG-BTC修饰后的红细胞与疑难配血患者的血清混合,用聚凝胺和抗人球蛋白方法检测。结果:疑难配血病例的血清与未经mPEG-BTC修饰的RBC混合,聚凝胺法和抗人球蛋白法均有不同程度的凝集;而与mPEG-BTC修饰后RBC混合,采用聚凝姣法和抗人球蛋白法显微镜下多视野均未见凝集:结论:在体外实验中,经mPEG-BTC修饰红细胞后,不再与临床配血困难病例血清中的抗体发生反应,为解决临床配血的困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mPEG-SPA(20kD、2mmol/L)修饰红细胞悬液,对修饰前后的红细胞结构功能和保存期进行分析、研究,以验证是否符合临床用血的要求。方法:分别将4种血型的红细胞悬液,用mPEG-SPA修饰,将修饰前和修饰后红细胞标本按成分血储存要求储存,并分别在保存期的1、7、14、21、28、35d检测红细胞的PH值、K^+浓度、Na^+浓度、渗透脆性、血浆游离血红蛋白、乙酰胆碱酯酶活性、ATP含量、2,3DPG含量、氧饱和度(P50)含量。结果:修饰对保存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含量无影响,修饰后红细胞悬液PH值、2,3-DPG含量在14d内正常、ATP含量在21d内正常,修饰后红细胞悬液的K^+浓度保持低值达35d,修饰后红细胞悬液的Na^+浓度、红细胞携氧能力、红细胞渗透脆性28d内正常,但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的含量在保存过程中增高。结论:mPEG修饰红细胞的大部分结构、功能指标在一定的保存期内可维持正常,但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超较高,这为进一步研究mPEG修饰红细胞用于临床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WADiana(R)(戴安娜)、Techno TwinStation、ORTHO AutoVue Innova/Ultra 3种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分析仪在临床交叉匹配试验中应用的效果,以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方法 用3种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分析仪对临床备血的8 073例受血者与上海市血液中心提供的供血者标本进行交叉匹配试验操作,将血液交叉匹配试验阳性标本用抗人球蛋白试管法的交叉匹配试验进行确认.结果 3种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分析仪共检出589例阳性的备血标本.经抗人球蛋白试管法的交叉匹配试验确认,WADiana(R)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分析仪未出现假阳性结果,Techno TwinStation和ORTHOAutoVue Innova/Ultra的分析仪分别出现了6例和19例假阳性结果.结论 3种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分析仪在交叉匹配试验中都能准确判断阳性的标本,以WADiana(R)系统分析仪的效果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对临床血小板输注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对72例需要输注血小板的患者做输注前及输注后24h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计算血小板增加修正值以评价输注效果。结果:年龄≤30岁、>30~≤50岁、>50~≤70岁、>70岁的4组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率分别为19.0%、43.6%、60.3%、41.7%;50岁以上患者中部分输注前血小板计数值较高,而其输注后的血小板增加量并不明显。结论:总体上血小板输注无效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部分原因是大龄患者在血小板计数较高时就进行输注,反而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