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胆总管梗阻未解除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3年8月23例胆总管取石+"T"型管引流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术后行"T"管造影提示胆总管下端仍阻塞。结果 23例患者经检查确诊胆总管下端嵌顿性结石12例,胆总管下端良性狭窄2例,胰头部病变9例(胰头癌6例,肿块型胰腺炎3例),通过再次处理,梗阻均得以解除,随访效果良好。结论少数胆总管结石术后的患者,即使术中取尽结石,术后胆总管仍梗阻,临床上常被认为是残余结石所致,而漏诊可能合并存在的其他病变。只有术前周密的诊查,术中仔细的胆道探查,术后胆总管不通畅的患者尽早行影像学检查排查,才能得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2.
阑尾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是常见术后并发症,但早期粘连性肠梗阻较少见,现就3例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例1:男,68岁,转移性右下腹疼痛1天,有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血常规WBC:15.6×10~9/L N:0.81,诊断急性阑尾炎,急诊行阑尾切除术,术后1周痊愈出院。3天后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再次来我院就诊,腹部平片示:小肠扩张、胀气,多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腹部瘢痕小等优点,已成为常规胆囊切除方法[1]。但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致胃肠道损伤并非罕见[2],目前尚缺乏大宗资料的调查分析、总结。我院普外科自1992-10至2011-10共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1827例,现将术中导致胃肠道损伤17例,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网膜粘连的处理方式。方法 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000例中发生网膜粘连的480例进行了分析。结果 在分离粘连中,发生胃损伤1例,十二指肠损伤2例,术后腹腔出血2例,发现分离网膜粘连过程中动作粗暴、止血不彻底是导致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原因,均经再次剖腹手术治愈。结论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应正确处理网膜与胆囊,肝脏及腹腔壁的粘连,且灵活分离。  相似文献   
5.
胆道术后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2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996年10月~2008年2月胆道术后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25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25例,手术时间55~155min,平均96min;术中出血50~120ml,平均65ml;住院时间4d~9d,平均6d。术后并发胆漏2例,经过引流后分别于术后第4d,第6d引流管内无胆汁后拔管,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发生。术后胆道残余结石7例,均在2m后进行胆道镜取石,一次性取出。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m~5y,平均2.5y,1例肝内胆管结石复发,复发时间为术后4y,其他病人恢复良好,无结石复发,无胆道狭窄。结论胆道术后应用腹腔镜进行胆总管探查技术创伤小、恢复快,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值得腹腔镜外科专家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因素的探讨 ,探讨其预防对策 ,减少胆管损伤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3 0 0 8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 2 7例胆管损伤的因素。结果 胆总管损伤 10例 ,汇合部分离性损伤 6例 ,穿孔性胆管损伤 9例 ,右侧副肝管损伤 2例。 2 7例全部治愈 ,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要警惕胆管损伤因素 ,跨过“学习曲线”胆管损伤率可减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纤维胆道镜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胆道取石(1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治疗164例肝外胆管结石。结果164例联合手术159例成功,中转开腹5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和纤维胆道镜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具有安全可靠、微创、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46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减少或避免胆管损伤的术中判断和操作技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2年10月~2005年10月39860例LC的临床资料,其中胆管损伤46例。结果行胆管裂口修补,置T管支撑引流26例;游离两断端,做端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4例。T管支撑时间3~12个月。胆管空肠的Rouxen-Y吻合11例;副肝管结扎5例。胆管狭窄再手术4例,胆肠吻合口狭窄再手术2例。结论深刻的解剖认识,熟练的操作技巧可以避免或减少胆管损伤的发生。早期诊断和处理胆管损伤避免急性炎症期是防止多次胆道手术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2年12月15 13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22例胆管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胆管损伤中,因胆道解剖变异或病理变异致伤18例;盲目止血致伤1例;操作失误3例。结论胆道解剖变异、病理变异和医生的临床经验是导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重要因素。严格的腹腔镜外科训练,丰富的胆道外科经验及正确对待中转开腹的态度是避免胆管损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 结石性胆囊炎常合并有肝功能损害,判断肝功能损害的性质程度,对胆结石的治疗,病情的转归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随机抽取我院1996年到1999年间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合并肝功能损害600例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男性398例,女性202例。年龄28~76岁,平均46岁,病程3天到22年,平均2.4年。反复右上腹疼痛发作者520例,食欲减退、乏力、腹胀、恶心等消化道症状者176例,有肝掌、蜘蛛痣等慢性肝病表现者38例,过去有肝炎病史者48例。 2 实验室检查 取患者清晨时空腹静脉血检测各项肝功能指标:T-Bil(总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ALT(丙氨酸转氨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P(碱性磷酸酶)、GGT(丙谷氨酰转肽酶)、ALB(血浆白蛋白)等。以T-B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