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作用对NB4,MR2不同亚型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诱导分化、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以NB4,MR2为体外模型,利用细胞生长曲线、台盼蓝拒染法、MTT法、NBT、细胞形态Wrigh‘s-Gimesa染色,观察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相互作用。结果:NB4细胞株:0.5μmol/L As2O3与10^-6mol/L ATRA对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呈现拮抗,而0.5μmol/L As2O3与(10^-7--10^-8mol/L)ATRA呈现协同;MR2细胞株:0.5μmol/L As2O3与10^-6mol/L ATRA对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呈现协同。结论:As2O3与全反式维甲酸协同效应呈现不同细胞、剂量的特异性,MR2细胞株协同效应明显强于NB4细胞株。  相似文献   
2.
石骨症1例     
患者,女,52岁。患者于2006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未予诊治。10余天后出现全身散在淤点,部分融合成片,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血小板为0,输注全血1000ml,未见好转。4d后出现非经期阴道流血,量多,牙龈持续少量渗血,于2006年8月28日来我院就诊。入院体检:一般状态可,消瘦,贫血外观,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全身散在淤斑,部分融合成片,双下肢尤重,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浮肿。  相似文献   
3.
抗凝血灭鼠剂中毒导致出血的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回顾性分析长效抗凝血灭鼠剂中毒的临床特点、疗效。方法:观察有明确抗凝血灭鼠剂中毒病史的24例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减少,PT、APTT延长。补充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能迅速提高凝血因子含量,止血作用明显。同时补充维生素K1,强调长疗程。结论:这类患者病史隐匿、容易误诊,为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减少导致的凝血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对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促进髓系白血病细胞分化和凋亡效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的方法,体外培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不同亚型细胞株(NB4、MR2)和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根据加入As2O3的剂量不同(0、0.1、0.2、0.5、1.0μmol/L和0、1.0、2.0 μmol/L)分组,再以上述各组为对照组,分别加入113.0 μmoL/L的AA,培养96 h后,光镜下观察NB4、MR2、K562细胞株形态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NB4、MR2、K562细胞株凋亡[Annexin V(+)PI(-)、Annexin V(+)/PI(+)]和分化[细胞表面抗原(CD)11b、CD33]改变.结果 ①NB4、MR2、K562细胞株在As2O3联合AA作用后.均可见到明显凋亡的细胞,表现为胞浆中出现空泡,核染色质浓缩,碎裂块弥散于胞浆中.可见凋亡小体;在分化的细胞中,细胞出现胞核凹陷、分叶、核浆比例明显减低.②AA联合As2O3后,细胞凋亡的比例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③AA能降低As2O3对NB4、MR2细胞的分化效应,使CD11b减少、CD33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AA能显著增强As2O3对K562细胞的部分分化效应,使CD33明显减少,CD11b明显增多(P<0.01).结论 从可增强As2O3对各种髓系白血病的凋亡效应.但对不同的髓系白血病细胞,AA对As2O3的分化效应具有差异化,对NB4、MR2细胞表现为抑制作用,对K562细胞表现为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5.
白血病的疗效和预后与其分型密切相关。光学纤微镜下对白血病的正确分型率只有70%,结合细胞化学、细胞遗传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等方法,其准确分型率能进一步提高,但仍有10%类型难以确定。我们应用(付酯醇TPA)诱导化试验对白血病分型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下。在而学约分如下。  相似文献   
6.
三氧化二砷注射液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了解三氧化二砷(As2O3)注射液对人体的毒副作用,提出防治对策。方法 观察治疗前后体重(Wt)及机体各系统变化,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尿及发砷含量。结果 轻度不良反应57.28%,未停砷剂,未治或对症治疗,短期恢复;慢性中毒3.71%,其中有2例(0.93%)表现为重症肝病,均死于肝功衰竭,治疗后诱导缓解期病人37.38%外周血WBC(PBWBC)升高,As2O3暂停或减量、小剂量化疗及WBC单采等,9.38%死于脑出血,90.62%降至正常;治疗后缓解期病人52.16%PWBC减低,未停砷剂,给或不给生白药物,未见相关感染,逐渐恢复。结论 治疗剂量As2O3的不良反应多为轻度的、可逆的,无需停As2O3,对症可缓解,As2O3是相对安全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7.
亚砷酸治疗白血病并发DIC 12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亚砷酸对急性旱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合并DIC的治疗和恢复有何影响及其临床特征和高危因素.方法收集我院近4年168例应用亚砷酸治疗的APL患者,其中合并DIC的120例,分初治组和复发组.高白期加羟基脲或暂停亚砷酸以治疗DIC为主.应用SAS软件分析APL合并DIC的高危因素并归纳出DIC的类型.结果临床表现以皮肤黏膜出血为著.DIC发生率初治组与复发组分别为72.22%和69.05%;DIC治愈率分别为89.91%与75.86%;死亡率分别为12.08%和24.14%.高危因素与WBC、PLT、LDH值,脏器出血及栓塞有关.结论 亚砷酸治疗APL无直接诱发DIC的作用,未发现其促纤溶作用.DIC治疗以输注血小板、纤维蛋白原、血浆等加肝素为主,早期高白,血小板≤10×10/L,尤其是LDH增高预示高危,死亡率极高.  相似文献   
8.
9.
患者洪某某,男,20岁。四肢骨痛、肌肉痛伴发热3个月,疑为“肌炎”,经对症治疗病情未见明显好转,近1周头痛入我院。查体:KT380℃,双侧颈部、右锁骨上、左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约05cm×0.5cm至2.5cm×2.5cm大小,质韧,轻度压痛,活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一线含CD38单抗方案治疗原发浆细胞白血病(pPC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青岛市立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邯郸市中心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8年12月1日至2023年7月26日接受一线含CD38单抗(即达雷妥尤单抗)方案治疗的pPCL连续病例24例, 包括男13例, 女11例, 年龄[M(Q1, Q3)]为60(57, 70)岁。根据外周血浆细胞比例将患者分为两组:浆细胞比例5%~19%组(n=14)和浆细胞比例≥20%组(n=10)。末次随访日期为2023年9月26日, 随访时间为9.1(4.2, 15.5)个月。收集患者临床基线特点、疗效、生存率、安全性等相关数据, 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与生存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24例pPCL患者中, 确诊时合并贫血患者16例(66.7%), 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13例(54.2%), 基线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40 ml·min-1·(1.73m2)-1患者8例(33.3%), 合并乳酸脱氢酶(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