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形成老年患者出院准备服务临床实践专家共识,规范老年患者出院准备服务的相关内容。方法 运用循证方法,按照证据级别高低,检索、评价和汇总该领域的证据,提取与老年患者出院准备服务相关的推荐建议和研究结论,形成共识初稿,通过2轮专家函询和2次专家论证会,结合专家意见,对初稿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形成共识终稿。结果 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程度均为0.83,各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均>3.5,且变异系数均<0.25,专家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34和0.253(均P<0.001)。最终对老年患者出院准备服务的概念、主要原则、意义、内容及实施过程5个部分的推荐意见达成一致。 结论 该共识为老年患者出院准备服务在中国的实施提供了指导依据,促进出院准备服务在中国的实施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胡慧秀  赵雅洁  孙超 《中国全科医学》2023,(22):2695-2710+2714
预防和延缓失能是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关键。运动干预是失能预防的有效策略,并且运动干预也因其成本低廉、实施难度低、接受度高、适用场景广等特征,呈现出显著的治疗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护理学组、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医学护理分会、中国老年护理联盟、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联合制订发布《老年人失能预防运动干预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本指南严格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中所规定的方法学,最终确定包含运动原则、不同类型运动的效果和计划、运动过程中的促进因素和障碍因素等在内的18个临床问题和32条推荐意见,旨在为有失能风险老年人运动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提供参考,规范临床实践,从而促进关口前移,改善老年人的躯体功能,降低失能的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助力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人对痴呆早期症状的识别及需求现状。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182名社区非痴呆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痴呆症状识别得分为(8.11±3.02)分。对痴呆案例的正确识别率平均为52.86%,对非痴呆案例的误判率平均为37.80%。假如自己或家人得了痴呆,41.21%不愿告诉别人;44.51%认为别人会看不起痴呆老年人;社区老年人希望通过媒体宣传(81.32%)和社区健康讲座(78.02%)等方式,获取痴呆预防方法(96.70%)、早期症状(80.22%)、病因及危险因素(71.43%)等相关信息。结论媒体宣传和社区讲座已取得一定效果,半数社区老年人能正确识别痴呆症状,但仍存在误区和误判问题。应进一步深化痴呆公众教育力度,指导老年人正确识别痴呆早期症状,提高早期就诊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与居住地类别及其交互作用对老年人躯体功能受损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方便抽样法, 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简易体能状况量表对全国范围内9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 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居住地类别、社会支持与躯体功能受损的关系, 并建立相乘和相加模型分析居住地类别与社会支持的交互作用。结果共调查23 922例老年人, 其中躯体功能受损18 719例(78.3%), 居住地类别与社会支持可独立影响躯体功能受损风险(P<0.001), 且居住地类别与社会支持对躯体功能受损风险有相乘交互作用(OR=0.763, 95%CI:0.615~0.947, P=0.014), 叉生分析结果显示, 农村社会支持缺乏老年人躯体功能受损概率最大(OR=1.521, 95%CI:1.308~1.769, P<0.001), 但居住地类别与社会支持间不存在相加交互作用。结论居住在农村地区与社会支持缺乏存在交互作用, 两者同时存在时增加老年人躯体功能受损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北京市东城区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管理现状和临床护士的培训及指导需求。方法 :便利选取北京市22所医疗机构的护理管理者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0.0%的医疗机构采用三级护理质量管理组织架构体系,90.9%的医疗机构已成立护理管理委员会或小组,但仅59.1%的医疗机构有多部门共同参与;90.9%的医疗机构具备基础护理和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标准,仅63.6%的医疗机构具备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72.7%的医疗机构制定了鼓励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的激励机制,63.6%的医疗机构对预警案例进行分析;81.8%的医疗机构督导结果与绩效挂钩。临床护士多需要专科护理操作(60.3%)和护理急救技术(62.1%)等内容的培训,培训频率多为每季度1次(43.0%),培训方式主要为线上授课(89.9%)。结论 :北京市各级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发展,管理者需要在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不良事件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并了解临床护士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和督导方法,以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内科住院老年患者衰弱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科住院的32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衰弱影响因素调查表及Fried衰弱表型进行数据收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内科住院患者衰弱发生率为53.5%...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抗肿瘤治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至8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肿瘤内科住院并接受抗肿瘤治疗的279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癌症疲乏量表(cancer fatigue scale,CFS)、化疗消化道症状量表(chemotherapy-related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inventory,CGISI)、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癌症疲乏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279例患者均完成研究。204例(73.1%)患者存在癌因性疲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和糖尿病均是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在抗肿瘤治疗期间癌因性疲乏发生率较高,BMI过低、文化程度低、家庭人均月收入较低及糖尿病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癌因性...  相似文献   
8.
<正>跌倒是老年人的“头号杀手”,老年人每一次跌倒都有可能是人生最后一次跌倒,每一次跌倒都有可能导致老年人再也下不了床。有调查显示,每年约有30%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发生跌倒,跌倒已成为老年人创伤性骨折和因伤致死的主要原因。然而,引起老年人跌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在因素(如内在功能减退、疾病影响、药物因素等),也有外在因素(如环境、穿着等)。以往对于跌倒的预防我们往往更多关注于外部因素,而忽略了对于老年人自身功能的加强。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如何通过“强化自身功能,优化外部环境”,做到内外兼修,实现老年人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9.
邓颖  黄山  胡慧秀  孙超 《护理学报》2022,29(20):1-5
目的 探讨衰弱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依据是否合并衰弱,分为衰弱前期组(102例)、衰弱组(47例)和未合并衰弱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随访24个月,主要观察指标为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全因死亡、再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比较3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脑血管事件的相关因素。结果 209例患者中,衰弱组和衰弱前期组的B型利钠肽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2年中共发生33例(15.8%)脑血管事件,包括5例(2.4%)全因死亡,28例(13.4%)再发。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结果提示,衰弱组复发或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883,P=0.049)。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衰弱和心房颤动可能是发生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论 衰弱可增加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再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生风险,且为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护理工作环境、护士离职倾向现状,并分析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理工作环境量表(PES)和离职倾向问卷对657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工作环境总均分为(2.97±0.57)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基础""医护合作""护理管理者的能力及其领导方式""充足的人力和物力""护士参与医院事务";离职倾向总均分为(2.72±1.00)分,有30.4%的护士的离职倾向水平较高(3分)。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一般资料后,护理工作环境对离职倾向的独立解释量达到18.5%。结论三级医院护士认可所处工作环境,近1/3护士有离职倾向,两者呈负相关。护理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稳定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