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脑心通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及MCP-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3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高脂组、氟伐他汀组、脑心通组.分别进行胸主动脉的HE染色观察胸主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并应用RT-PCR检测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基因表达情况,同时测定血脂水平.发现与单纯高脂组比较,氟伐他汀组和脑心通组TC、LDL-C水平以及MCP-1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提示脑心通通过降脂及抑制MCP-1的表达达到抗AS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抗肿瘤药物     
胡圣  李环 《国外药讯》1991,(8):28-30
  相似文献   
3.
氯沙坦及A779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39只雄性Wistar大鼠给予链脲佐菌素(STZ)55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12周后,将血糖>16.7mol/L且具有多饮、多食、多尿现象的36只大鼠纳入实验。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心肌病 (DCM)组、氯沙坦组和A779+氯沙坦组,每组12只。给予氯沙坦组大鼠氯沙坦10mg/(kg·d)灌胃,给予A779+氯沙坦组大鼠氯沙坦10mg/(kg·d)灌胃和血管紧张素-(1-7)受体拮抗剂A779 100ng/(kg·d)尾静脉注射,给予DCM组大鼠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治疗持续4周。第16周末采用心脏超声、Masson染色及RT-PCR的方法测定大鼠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LVEF)、E/A(E峰/A峰)、左室心肌胶原含量、ACE2 mRNA的表达。结果与DCM组比较,氯沙坦组和A779+氯沙坦组大鼠的LVIDs、LVIDd降低(P<0.01),E/A、FS、LVEF升高(P<0.01),左室胶原含量减轻(P<0.01),ACE2 mRNA表达增高(P<0.01);与氯沙坦组比较,A779+氯沙坦组大鼠LVIDs、LVIDd升高(P<0.05),E/A、FS、LVEF降低(P<0.05),左室胶原含量升高(P<0.05),ACE2 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氯沙坦通过Ang (1.7)途径减少纤维化及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症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高脂组和氟伐他汀组,每组8只。对照组饲予常规颗粒饲料,单纯高脂组饲予高胆固醇饲料(1%胆固醇+5%猪油),氟伐他汀组饲予高胆固醇饲料+氟伐他汀,共饲养4个月。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斑块内巨噬细胞和MCP-1的变化,并应用RT-PCR检测MCP-1基因表达情况,同时测定血清TC、TG、LDL-C水平。结果氟伐他汀组的TC、LDL-C较单纯高脂组明显降低(P均<0.01),免疫组化显示氟伐他汀组的巨噬细胞阳性面积较单纯高脂组明显减低(P<0.01),斑块内MCP-1阳性面积也明显减低(P<0.01),RT-PCR显示氟伐他汀组的MCP-1/GAPDH的mRNA表达较单纯高脂组明显减低(P<0.01)。结论氟伐他汀可以抑制单核细胞浸润,减轻血管壁的炎症反应,其中降低MCP-1的表达可能是其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三联外治疗法(拔罐、针刺夹脊穴和TDP照射三联组合)治疗过敏性鼻炎(阳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过敏性鼻炎(阳气虚证)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温鼻通窍饮加减,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三联外治法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血清炎症水平及复发率。结果:(1)临床症状积分比较。组间比较:治疗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0%(24/30),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6%(2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血清炎症因子比较。组间比较:治疗后试验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复发率比较。对照组总复发率为53.33%(16/30),试验组总复发率为3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血栓抽吸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运动训练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因急性心肌梗死行血栓抽吸术后的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在血栓抽吸治疗术后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予以早期康复运动训练。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患者舒适度情况、血管并发症、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1周及3个月后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收缩末径(LVRDs)及6min步行试验(6MWT)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观察组心输出量、舒适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较康复训练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总的MACE发生率为4.8%,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运动后1周及3个月的EF、FS较对照组高,6MWT较运动前升高。而LVEDd及LVRDs较对照组患者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血栓抽吸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运动训练,可以增加患者冠状动脉血液流动性,提高心输出量,有效降低血压,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新发病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左西孟旦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4例经常规治疗不能缓解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左西孟旦治疗。用药前后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B型脑钠肽(BNP)、心电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估呼吸困难程度及全身临床情况。结果与用药前比较,左西孟旦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BNP、LVEF及全身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左西孟旦增加低钾血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能够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BNP、LVEF及全身情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