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固定矫治器对龈沟液细菌变化的影响。方法分别于矫治前后不同时期采集龈沟液进行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和核梭杆菌3种厌氧菌培养。结果矫治器戴入的不同时期细菌组成有一定的变化;1个月及2个月后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和核梭杆菌的检出率明显升高,与矫治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固定矫治器治疗过程中必须注意可能引起的龈沟液细菌变化,并需特别注意口腔卫生。  相似文献   
2.
牙髓炎中的细菌内毒素检测及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急、慢性牙髓炎症状态下牙髓腔中的细菌内毒素含量及细菌内毒素含量与临床症状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鲎试剂显色技术 ,定量检测急、慢性牙髓炎症状态下的牙髓腔内细菌内毒素含量 ,与正常组进行比较 ,分析内毒素含量与牙髓炎症状态下的临床表现间的关系。结果 急、慢性牙髓炎组的内毒素含量有极大差异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且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两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也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 ,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内毒素含量与临床表现中的自发痛、放射性疼痛有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3.
2005年2月-2006年10月,我们观察了32例应用牙固定矫治器(下称矫治器)患者龈沟液的细菌变化。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32例应用矫治器患者,男14例,女18例;平均年龄13.2岁。均为恒牙早期,其中拔牙患者22例。均采用直丝弓矫治术,分别于矫治器戴入前及戴入后1、2、3、6个月采集龈沟液行细菌厌氧培养鉴定。常规清水漱口,生理盐水冲洗去除食物残渣,吹干,棉球隔湿,局部用2.5%碘酊棉球消毒,将无菌纸尖插入龈沟内,有阻力时停止插入,停留30S后取出,立即放入含1.0ml的预还原硫乙醇酸盐运输培养基中,旋涡震荡器振荡混匀,于厌氧袋中4℃保存,1h内送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核表达重组人骨形成蛋白-7牙槽嵴内诱导成骨的作用效果。方法:拔除大白兔的切牙建立动物模型,以明胶海绵作为载体,将原核表达的重组人骨形成蛋白-7与之复合后植入即刻拔除牙齿的牙槽窝内进行干预治疗,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及钙含量测定,探讨原核表达重组人骨形成蛋白-7牙槽嵴内诱导成骨的作用效果。结果: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实验组的骨创愈合比对照组大约提前4~6周;钙含量测定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骨形成蛋白-7具有良好的诱导牙槽嵴内成骨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畸治疗中牙龈指数及龈沟液细菌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中牙龈指数及龈沟液细菌的变化.方法记录牙龈指数并采集龈沟液进行厌氧菌培养.结果矫治初两个月牙龈指数GI明显升高,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和核梭杆菌的检出率明显升高,三种细菌培养的阳性率水平与GI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固定矫治器对牙龈组织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上述细菌与牙龈指数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矫治过程中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尽量减少其对龈组织健康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牙髓炎中的内毒素检测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研究G-细菌及其产生的内毒素在牙髓炎中的存在及作用 ,从临床的牙髓炎患牙中随机选择无明显穿髓点的牙髓炎患牙 4 5例 ,其中急性牙髓炎组 2 3例 ,慢性牙髓炎组2 2例 ,记录其自发痛 (X1)、反复发作史 (X2 )、放射痛 (X3 )、冷诊 (X4)、热诊 (X5)、髓腔渗液量 (X6)、牙髓状况 (X7)等临床症状。同时取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正常牙 16例作为对照组。内毒素检测方法 :采用上海医学检验所生产的鲎试剂盒 (Ⅱ ) ,按其操作要求预处理标本后 ,采用 75 1分光光度计测每例样本的A545值 ,依据所制作的内毒素标准曲线得出其内毒素含量。并结合临…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多重PCR方法检测正畸治疗患者口腔中伴放线放线杆菌(Aa)、福塞氏类杆菌(Bf)、具核梭杆菌(Fn)、牙龈卟啉单胞菌(Pg)四种细菌,并与牙龈指数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55例正畸治疗至少2个月的患者为实验组,34例未带矫治器的牙周健康者为对照组,记录牙龈炎症指数,分别采集牙周袋最深处或龈沟液标本进行细菌DNA提取及聚合酶链式反应,同时以细菌的厌氧培养和生化反应鉴定为标准进行对比验证,并做了PC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实验。结果建立的多重PCR最低可检测出lpg的细菌DNA,约相当于20个Aa、Fn和Pg,80个Rf;能扩增出Aa、Bf、Fn、Pg四种参考菌株的目的条带,而对Ec的扩增没有目的条带;多重PCR法与常规细菌培养法对细菌的检测阳性率较为一致(P〉0.05);多重PCR检测发现Aa、Fn、Pg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Bf的检测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CR检出Aa、Fn、Pg的阳性率与牙龈指数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1);而Bf与牙龈指数之间未有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结论所建立的多重PCR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同时检测龈沟液中四种牙周致病菌,观察因固定矫治器的使用而引起的牙周细菌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牙周膜牵张成骨后实验动物移动牙牙髓中白细胞介素8( interlukin 8, IL-8)表达的变化。方法山东本地健康杂种犬1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只。4个实验组,分别为加力2周组(A组),加力后保持1周组(B组),加力后保持2周组(C组),加力后保持4周组(D组),一个对照组(E组)。拔除下颌双侧第二前磨牙,以单根的第一前磨牙作为移动牙,双根的第三前磨牙作为支抗牙,实验动物通过牙周膜牵张成骨快速移动牙齿,并分别在加力2周及加力后保持1、2、4周时结束实验,局麻下拔除移动牙,取出牙髓组织标本,采用ELISA夹心法测定移动牙牙髓中IL-8的含量及其在矫治过程中的变化。结果A组实验犬移动牙牙髓中IL-8含量与E组相比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IL-8含量略有下降。C组IL-8含量显著降低,与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膜牵张成骨后IL-8含量升高,加力停止2周后即恢复到正常水平,提示牙周膜可以快速牵张成骨,加快牙齿移动速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原核表达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7(rhBMP- 7)对牙槽骨修复再生的影响。方法采用新西兰白兔建立动物模型,以明胶海绵作为载体,将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的rhBMP- 7与之复合后植入即刻拔除牙齿的牙槽窝内进行干预治疗,术后2、4、8及12周处死动物,取标本进行大体观察、扫描电镜分析、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结果大体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牙槽嵴高度的吸收差异有显著性;扫描电镜观测显示,实验组的骨创愈合比对照组大约提前4~6周;ALP活性测定显示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核表达rhBMP- 7具有促进新骨修复再生、防止牙槽骨吸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在正畸牙龈炎性反应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在济南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接受固定矫治并伴有不同程度牙龈炎性反应的牙颌畸形患者63例组成正畸治疗组;正畸治疗前未戴用矫治器的牙周健康者30例组成正常对照组;牙周科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35例组成牙周炎组。记录患者牙龈指数(GI),分别采集牙周袋最深处或龈沟液标本,采用16SrDNAPCR技术对Fn进行检测,分析Fn的检出率与GI之间的关系。结果 128例患者临床标本中,共扩增出Fn87例,检出率67.97%。其中正畸治疗组检出率为69.84%(44/63);正常对照组检出率为46.67%(14/30);牙周炎组检出率为82.86%(29/35)。正畸治疗组的Fn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牙周炎组高于正畸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43,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Fn的检出率与牙龈指数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s=1.000,P<0.01)。结论 Fn与正畸治疗中牙龈炎性反应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正畸医生应高度重视正畸治疗前与治疗过程中的口腔卫生指导和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