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研究牙周模牵张成骨速移动牙齿时牙髓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变化情况。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选用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健康杂种犬18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2只。以单根的第一前磨牙作为移动牙,通过牙周膜牵张成骨快速移动牙齿,分别在加力2(A1组)、4(A2组)周及各自加力后保持1(B1、B2组)、2(C1、C2组)、4(D1、D2、E组,其中E组为对照组,不加力)周时,取出牙髓组织标本,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牙髓组织中TNF-α含量。结果 TNF-α含量在牵张加力2、4周后明显升高,停止牵张加力后第1、2周TNF-α含量明显降低,第3、4周TNF-α含量稳定在一定水平上,其含量低于对照组。结论牙槽骨牵张2周及4周快速移动牙齿时,牙髓内TNF-α含量均可在牵张后2周内基本恢复正常,而牵张后7~14d则为其转变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牙槽骨牵张快速移动牙齿时牙髓组织中TNF α含量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牙槽骨牵张快速移动牙齿后不同时间的牙髓组织中TNF α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TNF α含量在牵张加力4周后明显升高,停止牵张加力后的第1周内TNF α含量出现明显的降低,而第2周内其变化趋势与第1周的相似,14~28?d时TNF α含量稳定在一定水平上,但其含量低于对照组。结论TNF α的含量可在2周内基本恢复正常,而第7~14天则为其炎症恢复为正常的时期,牙槽骨牵张快速移动牙齿对牙髓活性的影响是轻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Pancherz分析法对改良式Forsus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估.方法:直丝弓矫治技术排齐整平上下牙列后,应用改良式Forsus矫治器对30例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进行功能性矫形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并进行Pancherz头影测量和分析.结果:改良式Forsus矫治器治疗6~8个月后,患者下颌后缩面型显著改善.前牙覆盖减小了(5.0±2.8)mm,磨牙关系纠正为Ⅰ类关系.SNB增大(2.7±1.3)°,ANB减小(-2.5±1.2)°,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式Forsus矫治器与直丝弓矫治技术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下颌骨的生长发育,协调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显著改善Ⅱ类咬合关系和下颌后缩面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快速扩弓前后龈沟液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与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的变化,以及其与快速扩弓牙周组织改建的关系.方法:选择38例快速扩弓的患者(10.5~12.8岁),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加力组(20例).利用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检测快速扩弓前,快速扩弓24h、7d,及保持7d、14d、28d的龈沟液AST、ALP水平的变化,结果以酶总量/牙表示.采用SAS(r)Proprietary Software Version 9.00对数据进行配对t和两样本t检验.结果:加力组AST水平在快速扩弓24h后开始升高(P<0.05),对照组在快速扩弓7d后开始升高(P<0.01),2组AST水平至保持28d时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P<0.01);扩弓24h至保持28d,加力组与对照组AST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加力组和对照组ALP水平在快速扩弓7d后开始升高,至保持28d时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P<0.01);从扩弓7d至保持28d,加力组与对照组ALP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龈沟液AST、ALP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快速扩弓后牙周组织的改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性Ⅲ类错[牙合]和正常[牙合]切牙区牙槽骨的形态结构与垂直骨面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47张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病例矫治前的X线头颅侧位片及43张正常[牙合]恒牙期的头颅侧位片,测量上下切牙区的牙槽骨形态结构的相应项目、指标,并对相同面角的骨性Ⅲ类错[牙合]与正常[牙合]的测量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对于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其UP值在高面角组与中等面角组、低面角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LA值及MxAD值在高面角组与中等面角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正常[牙合],其MdAD值在高面角组与中等面角组、低面角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LA值在高面角组与中等面角组、低面角组的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同面角骨性Ⅲ类错[牙合]的LA值均低于正常殆(P〈0.05),UP值在中等面角组、低面角组与正常[牙合]的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D值也均为骨性Ⅲ类错[牙合]显著小于正常[牙合](P〈0.01)。结论:骨性Ⅲ类错[牙合]和正常[牙合]的切牙区牙槽骨的形态结构在不同垂直骨面型之间及相同垂直骨面型间均有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正畸拔除第一前磨牙对第三磨牙倾斜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37例拔牙和32例非拔牙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曲面断层片上测量第三磨牙长轴与平面的交角以及第二、第三磨牙长轴的交角。用U检验来比较两组患者第三磨牙倾斜度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拔牙组和非拔牙组间治疗前后下颌第三磨牙长轴与平面和第二磨牙长轴交角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牙组和非拔牙组治疗前后上颌第三磨牙长轴与平面和第二磨牙交角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拔牙组,治疗后下颌第三磨牙比上颌第三磨牙更直立。结论 拔除前磨牙的正畸治疗能够改善第三磨牙的倾斜角度。  相似文献   
8.
正畸拔牙模式对矫治后Bolton指数全牙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Bolton指数正常的安氏三种错(牙合)畸形病例经不同的拔牙模式治疗后Bolton指数全牙比的变化.方法:选取245例Bolton指数正常的安氏错(牙合)患者的模型,计算各组拔牙前和模拟4种模式拔牙后的Bolton指数全牙比,了解其变化趋势.结果:3种错(牙合)组拔牙后的Bolton指数全牙比均有变小的趋势;在安氏Ⅰ类错(牙合)与安氏Ⅲ类错(牙合)组中,除了二组与三组及四组与五组间Bolton指数全牙比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组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安氏Ⅱ类错(牙合)组,不同拔牙模式的Bolton指数全牙比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BoIton指数正常的安氏不同错(牙合)畸形病例进行拔牙矫治时,前磨牙的拔牙模式会对拔牙后的Bohon指数全牙比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上颌快速扩弓对龈沟液中AST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上颌快速扩弓前后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的变化,研究AST与上颌快速扩弓牙周组织改建的关系。方法:选择43例上颌快速扩弓患者,10.2~12.5岁,分为对照组(21例)和加力组(22例)。利用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检测快速扩弓前、快速扩弓24h后、1周、2周、3周、4周龈沟液中AST活性的变化,用酶总量/30s表示。结果:加力组AST水平在快速扩弓24h开始升高,至4周后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且与对照组存在差异。结论: 龈沟液中AST的活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上颌快速扩弓牙周组织的改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牙周膜牵张成骨后实验动物移动牙牙髓中白细胞介素8( interlukin 8, IL-8)表达的变化。方法山东本地健康杂种犬1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只。4个实验组,分别为加力2周组(A组),加力后保持1周组(B组),加力后保持2周组(C组),加力后保持4周组(D组),一个对照组(E组)。拔除下颌双侧第二前磨牙,以单根的第一前磨牙作为移动牙,双根的第三前磨牙作为支抗牙,实验动物通过牙周膜牵张成骨快速移动牙齿,并分别在加力2周及加力后保持1、2、4周时结束实验,局麻下拔除移动牙,取出牙髓组织标本,采用ELISA夹心法测定移动牙牙髓中IL-8的含量及其在矫治过程中的变化。结果A组实验犬移动牙牙髓中IL-8含量与E组相比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IL-8含量略有下降。C组IL-8含量显著降低,与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膜牵张成骨后IL-8含量升高,加力停止2周后即恢复到正常水平,提示牙周膜可以快速牵张成骨,加快牙齿移动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