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启动前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以探讨ECPR的干预时机和改进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1年4月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行ECPR的29例患者。按患者是否存活出院分为生存组( n=13)及死亡组( n=16),分析两组常规心肺复苏(convention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CPR)时间(开始心肺复苏到体外膜肺氧合运转的时间)、ECPR前初始心律、院外及院内心搏骤停的构成比、外院转运病例构成比。按CCPR时间分为≤45 min组、45~60 min组及>60 min组分别比较其出院存活率及持续自主循环恢复(sustained 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率。本院院内心搏骤停患者按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发生地点分为本科室亚组和其他科室亚组,比较其存活率。 结果:29例患者总体生存率44.83%,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平均辅助时长114(33.5,142.5) h,CCPR平均时长60(44.5,80) min。生存组ECMO辅助时间(140.15±44.80)h较死亡组长( P=0.001),生存组CCPR时间明显低于死亡组( P=0.010)。初始心律为可除颤心律组生存率更高( P=0.010)。OHCA较IHCA患者病死率高( P=0.020)。外院转运病例病死率高于本院病例( P=0.025)。CCPR时间≤45min、45~60 min、>60 min三组患者出院生存率依次递减( P=0.001),ROSC率依次递减( P=0.001)。本院院内心搏骤停患者,CA发生地点在本科室(急诊医学科)组与其他科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54)。 结论:ECPR出院存活率高于国内外报道的CCPR存活率,ECPR对难治性心搏骤停是有效的。ECPR的预后跟CCPR时间、CA初始心律、CA发生地点明显相关,提高ECPR存活率需加强宣教及团队建设。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 (SAT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并探讨SATB1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转移能力和宫颈癌放疗敏感性的作用和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SATB1在宫颈癌组织和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宫颈癌患者中SATB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常规培养宫颈癌肠转移细胞(CaSki),随机分为si-NC组和si-SATB1组,分别转染NC siRNA和SATB1 siRNA,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SATB1的表达水平,CCK8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转移能力;采用不同剂量放射线处理si-NC组和si-SATB1组细胞,CCK8实验检测si-NC组和si-SATB1组细胞放疗敏感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si-NC组和si-SATB1组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β-catenin及其下游蛋白细胞周期蛋白1(cyclinD1)、cMYC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与非癌组织相比,SATB1在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5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本院2018年8月~2019年7月收治的5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单纯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终止妊娠孕周以及新生儿体质量、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的8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终止妊娠孕周明显大于对照组,新生儿体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7.27%,低于对照组的2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7%,低于对照组的2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方案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延长孕周,改善妊娠结局,提高分娩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分娩期枕后位96例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枕后位是常见的胎头位置异常[1] 208.其发生率为6%~41%[2] ,我院2005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分娩总数1 367例,其中枕后位96例,占7.02%.经严密观察、谨慎阴道试产,大部分产妇经阴道分娩,保证了母婴安全.现将处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临床表现、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影响、分娩方式、麻醉方式等.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血小板计数水平将观察组患者分为3组进行比较.结果 PAT是以轻度血小板减少为主(76.47%),各类病因间不同血小板减少程度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和中度血小板减少组的剖宫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间比较麻醉方式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新生儿体重方面,重度组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间1 min阿氏评分无显著差异,胎儿宫内窘迫在重度组与轻度组、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死胎发生例数各组间差异不明显.结论 血小板减少程度的高低对于患者的分娩方式、剖宫产率、新生儿出生指标、围产儿死亡等各方面均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地屈孕酮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口服二甲双胍及地屈孕酮,B组:口服地屈孕酮,两组患者均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在服药过程中测定基础体温,了解卵巢排卵功能,观察6个月。结果 A组患者在体重下降、空腹胰岛素及睾酮恢复、有排卵月经恢复及妊娠方面均优于B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作为胰岛素增敏剂,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病例】女,41岁。因下腹部疼痛,发现盆腔肿物1周入院。发病后饮食、睡眠好,无恶心、呕吐,无消瘦,排尿正常,大便秘结,月经正常,阴道无异常分泌物。孕5产2,2年前因子宫浆膜下肌瘤行肌瘤剔除术。查体:体温36.4℃,脉搏84/m in,呼吸21/m in,血压100/60 mmHg。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听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救治成功病人的真实体验,探寻其治疗和康复期间生理、心理、情感的变化历程及社会支持状况,为实施针对性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4月在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成功救治的6例ECMO幸存者进行半结构化深入访谈,并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结果:ECMO幸存者的真实体验主要包括零碎事实记忆、恐惧与焦虑、时间感知错乱、抑郁、创伤后成长.护理需求提炼出4个主题:护理安全的需求、健康信息需求、家庭和社会的关怀与支持、融入社会的需求.结论:对ECMO治疗期间的病人提供情感、社会支持,敏锐捕捉病人的心理需求,护士应具备专业的技能、高度的责任心,为病人持续引导正性心理,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自我效能,为病人提供专业的全身心的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分娩方式等.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7例患者中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51例(47.6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3例(21.50%),巨幼细胞性贫血15例(14.0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导致的血小板减少11例(10.28%),再生障碍性贫血者4例(3.74%),其他疾病导致血小板减少者3例(2.80%).各类病因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对分娩方式的研究表明,ITP患者的剖宫产率与其他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107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中发生早产的4例(13.08%),正常组30例患者中发生早产的1例(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减少组发生产后出血的11例(10.28%),正常组1例(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病因有多种,其中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是最常见的原因.血小板计数<30×109/L,同时有出血倾向者主张行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0.
肖慧英 《医学综述》2013,19(8):1398-1400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PT)是围生期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率约为10%。孕期2次检测血小板计数<100×109/L(排除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即诊断为血小板减少。它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等。PT患者在孕期应进行严格的产前检查。处理的重点是积极预防由于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出血,争取在产前给予相应的治疗,积极治疗合并症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