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在吸人性肺炎致急性呼吸衰竭的具体应用,提高临床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32例因吸入性肺炎致急性呼吸衰竭而入住ICU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ICU住院治疗,平均入住ICU时间达到(9.5±2.2)d,经过以加强气道管理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积极的机械通气,动态抗感染药物应用,适量短程的激素应用,加强气道管理,营养支持等,所有患者均有临床好转阶段的出现,但5例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7例最终因基础条件太差,出现MODS而死亡.结论 吸人性肺炎致急性呼吸衰竭常出现严重低氧血症,病情危重,但在ICU可通过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预后尚佳.  相似文献   
2.
2008年7月至2010年4月,笔者采用手法扩肛联合马应龙麝香痔疮栓纳肛治疗陈旧性肛裂97例,取得较好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2004年5月~2005年5月共忮治了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再出血者32例。现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罗静泳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1):1283-1284
急性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较为常见,临床上由于颅脑损伤病情复杂,易遗漏视神经损伤的诊断,从而使患者失去视神经损伤最佳治疗时机。兹将我院2000年3月~2007年3月所收治的23例颅脑损伤患者中漏诊视神经损伤的情况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22~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脑出血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对于其急性期凝血功能变化与临床相关的研究却少见报道。作者对12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凝血功能及临床指标作一相关性分析,为脑出血患者的早期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笔者对20例妊娠合并嵌顿痔患者首先行保守治疗,5例治疗无效后再行PPH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65例早期发现凝血功能异常的脑出血手术患者,根据术式分为小骨窗血肿清除引流组(38例)与微创穿刺碎吸引流组(27例),比较两组间患者的血肿再发率、恢复率、重残率与病死率.结果 显示,微创穿刺碎吸引流组其血肿再发率明显低于小骨窗血肿清除引流组,存活下来的患者恢复率亦明显高于后者(P均<0.05).认为在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凝血功能异常患者中,微创穿刺碎吸合并尿激酶冲洗引流简捷微创,可有效减少二次血肿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早期凝血功能异常患者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早期发现凝血功能异常的65例脑出血手术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小骨窗血肿清除引流组(小骨窗组,38例)与微创穿刺碎吸引流组(微创组,27例),计算两组间血肿再发率、恢复率、重残率与病死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微创组血肿再发、重残及死亡发生率(14.8%、22.2%、7.4%)均明显低于小骨窗组(39.5%、31.6%、2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恢复率(70.4%)则明显高于小骨窗组(44.7%),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HICH早期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采取微创穿刺碎吸合并尿激酶冲洗引流简捷、创伤小,可有效减少二次血肿的发生,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PPH联合外痔分段环切缝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回顾分析行PPH联合外痔分段环切缝合术治疗的重度混合痔(试验组,83例)和单纯行PPH治疗的Ⅱ、Ⅲ期内痔及以内痔为主的混合痔(对照组,61例)患者资料,并对术后水肿、出血、疼痛、尿潴留、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肛门创口渗血、疼痛、尿潴留、肛门狭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试验组水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O.05。结果表明,PPH联合外痔分段环切缝合术治疗重度混合痔能够达到单纯行PPH治疗Ⅱ、Ⅲ期内痔及以内痔为主的混合痔的疗效,且并发症能够控制在理想范围,疗效满意。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传统PPH的适用范围,可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肛门成形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应用及观察。方法:PPH联合肛门成形术治疗重度混合痔83例,与同期外剥内缝术治疗重度混合痔53例进行对比研究,观察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水肿、出血、疼痛、尿潴留、肛门狭窄、肛门异物感等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水肿、切口渗血、疼痛、肛门狭窄等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较对照组小,相比较有显著差异;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尿潴留、肛门异物感等并发症发生几率较对照组小,但相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PPH联合肛门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痛苦小、恢复快的手术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传统PPH术的适应证范围,可以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