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灾难性事故的医疗紧急救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灾害事故处理中,需作到统一指挥,利用灵敏的现代通讯交通工具而达到快速反应,准确的评估伤情,人员合理使用,提高救治伤员的效率,减少死亡率,伤残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各类疾病以及出诊量与时间因素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贡市2007年1-12月急救中心出诊的全部有效急救患者4109例,按照目前国内急诊科一般专业设置将其分类为内外科及其他疾病,分析急诊出诊与季节、月份、工作日以及24小时各时点的关系。结果(1)春夏秋冬内科与外科出诊量无显著差异(p=0.051),但春季出诊量多于其他季节(p=0.035),见表1。(2)院前急救出诊量月份分布,见图1,内科出诊量以3月及12月较多,外科出诊量以2月明显较多。(3)内外科出诊量非工作日与工作日无显著差异(p=0.285),见表3。(4)24小时出诊时点分布状况,见图2,凌晨1-6时时段内外科出诊少于全天其他时段出诊量。(5)疾病谱分析表明,4109例病人疾病谱排前5位的疾病分别为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48.4%)、循环系统疾病(17.0%)、消化系统疾病(8.1%)、呼吸系统疾病(6.4%)、精神和行为障碍(5.2%),其他疾病(14.9%)。结论根据院前急救疾病谱的变化规律与时间因素特点,合理调节急救资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提高急诊科医生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急诊科误诊其他疾病,经CT或腰椎穿刺确诊为SAH 2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SAH患者分别被误诊为偏头痛4例,高血压性头痛3例,病毒性脑炎2例,脑出血2例,上呼吸道感染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例,眩晕症3例,酒精过量1例,癫痫2例.结论 CT诊断SAH有局限性,应重视老年患者不明原因的头痛、眩晕、意识障碍、癫痫等症状,对头颅CT阴性、临床不能排除SAH的患者及时行腰穿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院前急救4109例ICD-10疾病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地市级急救中心院前急救资料,探讨ICD-10疾病分类方法在院前急救中的实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2月份自贡市急救中心出诊的全部有效急救患者的急诊诊断以及随访诊断,使用ICD-10编码进行归类,比较疾病性别构成比。结果:全年院前急救4109例,排5位的疾病分别为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48.4%)、循环系统疾病(17.0%)、消化系统疾病(8.1%)、呼吸系统疾病(6.4%)、精神和行为障碍(5.2%),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循环系统疾病以及消化系统疾病出诊量男性多于女性(P〈0.05),耳和乳突疾病以及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出诊量女性多于男性(P〈0.05)。结论:采用ICD-10标准对院前急救病谱分类有进一步探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罗昌彬  章成 《华西医学》2011,(11):1653-1655
目的总结非器质性呼吸困难患者的急诊诊治经验,提高急诊医生对心理-生理性疾病的认识。方法对2005年2009年急诊科32例非器质性呼吸困难患者的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发病前均有精神创伤或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或应急等心因性诱因;有典型的临床症状;过度通气激发试验阳性;血气分析提示呼吸性碱中毒;Nijmegen问卷积分≤23分者18例(56.2%);辅助检查未见其他原发性疾病。结论随着现代社会身心压力的增大,非器质性呼吸困难患者明显增加,临床医生应加强对社会心理-生理性疾病的认识,提高诊断率,对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及避免过度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软组织损伤使用奇正消痛贴膏的临床疗效。方法急诊留观急性软组织损伤病例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分别使用奇正消痛贴膏及常规治疗方法并观察其损伤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功能障碍等治疗前后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疼痛及功能活动明显改善,有效率95.00%,对照组有效率为66.33%,疗效比较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皮肤刺激症状。结论奇正消痛贴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较常规治疗方法有良好的综合治疗效果,且未发现皮肤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