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2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蛋白(MUC1与MUC7)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糖蛋白MUC1与MUC7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MUC1与MUC7特异性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分离的4种组织标本及3种细胞株的mRNA样本进行检测。结果 所有4种组织标本及3种膀胱癌细胞株的MUC1基因表达均为阳性。MUC7基因表达仅见于3种膀胱癌细胞株和侵袭性移行细胞癌标本。半定量结果显示MUC1 mRNA基因表达在正常膀胱黏膜同腺性膀胱炎及各期膀胱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表性膀胱癌与侵袭性膀胱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细胞系BIU-87与T24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细胞株BIU-87/A同敏感细胞株BIU-87与T24之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7 mRNA基因表达在3种细胞株及侵袭性膀胱癌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UC1基因的上调表达与MUC7基因的差异性表达可能影响膀胱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导致相应的临床后果-恶性转变、侵袭转移、耐药。MUC7基因表达是尿路上皮恶性侵袭性转化的开始。  相似文献   
2.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较为常见的肾脏肿瘤,约占所有肾肿瘤的10%,其总发病率约为0.3%[1].一般来说,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属于良性病变,其典型结构包括厚壁且紊乱的血管、平滑肌以及成熟脂肪组织,人们一度认为这是错构瘤的一种形态,但最近的证据显示其是单克隆而不是多克隆来源,它是来源于血管周围上皮样细胞,属于血管周上皮样肿瘤这一类别[2-3]。  相似文献   
3.
DNA芯片是以基因序列为研究对象的“微矩阵 (microarray)” ,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高新生物技术 ,被称为芯片上的实验室。本文综述了其原理、制作方法、在泌尿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65岁,因"体检发现左肾占位病变1年"入院.患者无明显尿频、尿急、尿痛以及肉眼血尿,亦无腰肋部疼痛或畏寒发热.既往史:1年前因"心脏病"、"主动脉夹层"曾在外院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及主动脉支架植入术(具体不详),长期服用"华法林"治疗.体检:心肺基本正常,胸部可见手术瘢痕,双肾区无叩击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APN)治疗特殊肾门部位(肾门偏上极骑跨肾血管及肾门前后唇,HUS)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RAPN治疗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筛选出典型HUS部位肾门肿瘤13例(HUS组),并筛选R.E.N.A.L.评分与之相当的13例非HUS部位肾门肿瘤(非HUS组)作为对照。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围手术期结果、并发症、肾功能变化和肿瘤复发转移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肿瘤最大直径、R.E.N.A.L.评分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但HUS组中有3例手术中转开放肾部分切除术。与非HUS组相比,HUS组的手术时间[(132.92±22.33)min vs(110.85±20.97)min]和肾脏热缺血时间[(28.08±6.29)min vs(22.15±5.87)min]均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输血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短期肾功能变化、切缘阳性率、并发症发生率、"三连胜"(trifecta)达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无复发转移、无死亡。结论 HUS部位肾门肿瘤行RAPN需要更长的手术时间和肾脏阻断时间,并且术中更改手术方式的概率也较大,需要根据肿瘤特征和术者经验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全息影像技术引导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RAPN)治疗肾门部肿瘤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9年6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1例肾门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8例;左侧4例,右侧7例;患者年龄32~75岁,平均62.6岁,体质指数19.45~28.12 kg/m^2,平均23.75 kg/m^2,肿瘤直径1.1~6.7 cm,平均2.76 cm,R.E.N.A.L.评分8~12分,平均10.7分,患肾肾小球滤过率(GFR)22~51 mL/min,平均35 mL/min。患者术前行全腹部增强CT,利用CT数据进行全息影像重建。术中应用该技术结合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系统,精准分离、剜除肿瘤,并记录手术持续时间、出血量、肾脏热缺血时间、有无并发症及切缘阳性率等。结果根据全息影像引导,11例患者均顺利剜除肿瘤,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60~130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量50~180 mL,平均100 mL,热缺血时间18~25 min,平均21 min,无术后发热、继发出血或漏尿等并发症。术后病理诊断肾透明细胞癌9例(FuhrmanⅠ和Ⅱ级),乳头状细胞癌1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无切缘阳性病例。术后随访3~7个月,平均4.3个月,患肾GFR 18~43 mL/min,平均31 mL/min。术后3个月复查肾脏CT平扫及增强,全部患者未出现复发。结论全息影像技术引导RAPN治疗肾门部肿瘤,围手术期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磁转染MUC1/Y基因入树突状细胞抗膀胱肿瘤的免疫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体外磁转染人MUC1/Y基因至人树突状细胞(DC)的可行性,以及在体外诱导特异忡抗MUC1/Y膀胱癌的免疫效应。方法:以葡聚糖磁性纳米颗粒(DMN)作为载体,在多聚赖氨酸(PLL)的辅助下,通过静电作用结合MUC1/Y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MUC1/Y.在铜-硼-锡磁块的固定磁场作用下转染至人DC中,荧光显做镜下以及流式细胞仪观察其转染效率;再将这种转基因DC与自体T细胞共培养,观察其致敏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MUC1/Y特异性抗膀胱癌(膀胱肿瘤BIU87细胞系)的杀伤活性,即分别用LDH释放法检测CTL杀伤活性和透射电镜观察CTL诱导靶细胞凋亡情况:ELISA法测定基冈修饰后的DC刺激自体T细胞分泌IFN-γ了的能力。结果:pEGFP-C1/-MUC1/Y转染效率为15%左右,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明显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与自体T细胞混合培养后能诱导出湿著的MUC1/Y特异性的CTL对BIU87细胞的杀伤实验表明T-DC-MUC1的杀伤活性约为52%,显著高于埘照组T-DC诱导的CTL;住透射电镜下也可以清楚的观察到部分BIU87膀胱肿瘤细胞出现了细胞核核仁消失,染色质浓集于核膜周围等早期凋亡表现;基因修饰后的DC能刺激自体T细胞分泌高水平的IFN-γ,与未转染的D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葡聚糖磁性纳米颗粒(DMN)在固定磁场的作用下成功将MUC1/Y基因转入DC,并可有效诱导出特异性的抗MUC1/Y膀胱癌的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于腹腔镜超声图像的纹理分析在鉴别诊断肾透明细胞癌与非透明细胞癌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83例肾细胞癌患者的腹腔镜超声检查资料,其中肾透明细胞癌66例,非透明细胞癌17例.在腹腔镜二维超声图像上通过ITK-SNAP软件手工勾画感兴趣区,采用Pyradiomics工具包提取纹理特征.使用组内相关系数选择具有良好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的特征;使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RMR)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进行特征选择并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该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基于6个纹理特征构建的预测模型为:Y=-1.452+0.329×wavelet.LL glszm SmallAreaLowGrayLevelEmphasis-0.187×wavelet.LH firstorder Mean-0.209×wavelet.HH glszm SmallAreaLowGrayLevelEmphasis-0.107×original gldm DependenceVariance+0.351×wavelet.LH glrlm RunEntropy+0.058×wavelet.HH glszm ZonePercentage.该模型鉴别肾透明细胞癌与非透明细胞癌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及其对应的95例可信区间分别为0.860(0.771~0.945)、0.765(0.529~0.941)、0.864(0.788~0.939)、0.843(0.747~0.914).结论 基于腹腔镜超声图像的纹理分析可以准确鉴别肾透明细胞癌与非透明细胞癌.  相似文献   
9.
核有丝分裂器蛋白在膀胱癌诊断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核有丝分裂器蛋白 (NMP 2 2 )在诊断膀胱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可疑膀胱癌患者 70例 ,应用美国MatritechNMP 2 2试剂盒检测尿中NMP 2 2的含量 ,同时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并进行对比。结果 :膀胱癌组与非膀胱癌组患者尿中NMP 2 2值分别为 (5 5 .84± 4 7.89)× 10 3U L、(15 .5 8± 17.73)× 10 3U L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 ,且膀胱癌组NMP 2 2水平与肿瘤分期分级有关。当以 14× 10 3U L作为诊断参考值时 ,NMP 2 2诊断膀胱癌的敏感度为 90 .6 3% ,特异度为 76 .32 %。结论 :NMP 2 2诊断膀胱癌具有简单、无创伤、敏感度高、可定量分析等优点 ,可作为膀胱癌筛选和术后监测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0.
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已经有100年以上的历史,19世纪末首例膀胱切除术在德国科隆完成。早期膀胱切除手术的局部复发率很高,提示需要更彻底的手术治疗方法,也就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随着技术的进步,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死亡率由初期的30%以上逐渐降至1%-3%,尽管如此,由于手术创伤较大,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合理的选择和应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及尿流改道的方法成为泌尿外科医生一直致力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