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1.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结构义齿修复单侧游离端缺失时基牙及缺牙区牙槽嵴应力分布特点,为临床义齿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应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别测定并比较应用键槽缓冲式附着体义齿和单端固定桥义齿修复单侧游离端缺失时基牙及缺牙区牙槽嵴应力分布情况。结果: 键槽缓冲式附着体义齿基牙牙根应力峰值(1.42E+5)MPa,基牙牙周膜应力峰值(1.33E+4)MPa,缺牙区牙槽嵴应力峰值(3.49E+5)MPa。单端固定桥义齿基牙牙根应力峰值(1.45E+7)MPa,基牙牙周膜应力峰值(2.25E+6)MPa,缺牙区牙槽嵴应力峰值(1.45E+3)MPa。两种义齿基牙应力峰值均在根中、上1/3及颈部。结论:在游离端缺失修复时, 键槽缓冲式附着体义齿可减少基牙负荷,但牙槽嵴条件要好,两种义齿修复均要注意牙槽嵴健康。  相似文献   
2.
两种牵张方向对下颌骨体部牵张成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下颌骨体部模拟牵张成骨时牵张方向对下颌骨体部牵张成骨的影响.方法:建立优化的下颌骨牵张成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2种不同方向的牵引,测量小同加载条件下,下颌骨的Von Mises应力、位移.结果:当牵张器平行于下颌骨体放置时,模型中的最大应力是牵张器平行于矢状轴模型中最大应力的2倍.平行于下颌骨体组模型存在明显的侧方力,使牵张后的下颌骨形态发生变化,导致关节功能的紊乱.牵引装置平行于矢状轴放置时,这种反作用力可降至最低程度.结论:牵张器平行于矢状轴优于平行于下颌骨体,此项研究为牵张器在临床应用中的放置位置和牵引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下颌单侧游离端冠外精密附着体三维有限元模型,为附着体义齿应力分析提供基础。方法采用CT扫描和I-DEAS软件,手工建模。结果建立了能够应用接触单元的下颌单侧游离端冠外精密附着体三维有限模型。结论采用I-DEAS软件可建立游离端冠外精密附着体三维有限元模型,此模型能反映冠外精密附着体构件之间义齿的接触关系,提高模型的仿真性。  相似文献   
4.
下颌单侧游离端冠外精密附着体义齿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载荷下下颌单侧游离端冠外精密附着体义齿应力值和应力分布,为冠外附着体义齿应力分析提供新的方法。 方法:应用美国I-DEAS软件,采用接触单元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 结果:应力较集中在基牙颈部和缺牙区牙槽嵴顶, 远下斜向加载时应力峰值分别为 ( 7.83 D +4 ) Mpa和( 5.96 D + 4 ) MPa,垂直加载时应力峰值分别为(5.56D+3) MPa和(2.92D+4) MPa。 结论:远下斜向加载应力峰值最大,垂直加载时应力峰值最小,在基牙颈部应力值大于缺牙区牙槽嵴顶。游离端缺失应用冠外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时,应 注意基牙颈部牙槽嵴及缺牙区牙槽嵴顶的健康,采取措施减小斜向力。 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下颌骨牵张成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下颌骨体部模拟牵张成骨时牵张方向对下颌骨体部牵张成骨的影响。方法建立下颌骨牵张成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测量不同牵张位移加载条件下,下颌骨的Von Mises应力、骨结合点位移。结果当牵张器平行于下颌骨体放置时,模型中的最大应力是牵张器平行于矢状轴模型中最大应力的2倍。Von Mises应力集中主要发生在加载部位(牵张器与骨的结合点)和髁突的颈部前下方区域,由于这2处有应力集中,可能导致局部骨质吸收,从而造成螺钉松动,影响牵张器的稳固性。当模型的加载位移增加时,最大应力与加载位移值成线性关系。结论平行于下颌骨体组模型存在明显的侧方力,牵引装置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使它的后臂产生向外侧位移。牵引装置平行于矢状轴放置时,这种反作用力可降至最低程度,此项研究为牵张器在临床应用中的放置位置和牵引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优化的下颌骨牵张成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以研究下颌骨体部模拟牵张成骨时牵张方向对下颌骨体部牵张成骨的影响.方法 测量不同加载条件下,下颌骨的VonMises应力、位移.结果 可以看出当牵张器平行于下颌骨体放置时,模型中的最大应力是牵张器平行于矢状轴模型中最大应力的2倍.Von Mises应力集中主要发生在加载部位(牵张器与骨的结合点)和髁状突的颈部前下方区域,可能导致局部骨质吸收,从而造成螺钉松动,影响牵张器的稳固性.当模型的加载位移增加时,最大应力与加载位移值成线性关系.平行于下颌骨体组模型存在明显的侧方力,牵引装置牢固固定在下颌骨体部表面,牵引装置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使它的后臂产生向外侧位移,这种装置-骨界面效应,可导致近中骨段颊侧移位,从而使牵张后的下颌骨形态发生变化,导致咬合关系错乱,面形改变,颞颌关节滑动轨迹的变化可能导致关节功能的紊乱.牵引装置平行于矢状轴放置时,这种反作用力可降至最低程度.结论 牵张器平行于矢状轴优于平行于下颌骨体,此项研究为牵张器在临床应用中的放置位置和牵引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2种不同牵张方向对下颌骨体部牵张成骨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0只.随机分2组,每组5只,在动物颏孔前0.5 cm处截骨安牵张器.A组牵张器沿延伸轴放置;B组牵张器沿矢状轴放置,在牵张后4、8周时分别进行放射学检查及组织学检查,探索出牵张器哪一种牵张方向更有利于牵张器的稳固,加快成骨速度,提高成骨质量.结果:牵张器平行于下颌骨矢状轴放置优于平行于延伸轴放置.结论:牵张器平行于矢状轴放置成骨速度快,成骨质量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