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单孔下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肝囊肿开窗引流及囊壁切除术、肝脓肿切开引流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左肝外叶血管瘤切除术的手术技巧、手术难点、器械改进及治疗效果.方法 经脐下缘作一切口(若病变在右肝后叶、左外叶或胆道,则将孔上移置入Triport)分别置入光源、胆囊抓钳及电极钩或超声刀,完成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185例,肝囊肿开窗引流及囊壁切除术36例,胆总管切开取石46例,肝脓肿切开引流27例,左肝外叶血管瘤切除22例.结果 316例均在单孔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时间30 ~ 182 min,平均46 min.术中出血量5~100 mL,平均20 mL;住院时间3~7d,平均4.8d.术后无漏胆、出血、膈下感染等发生.结论 与常规四乳、三孔、二孔相比,腹腔镜下单孔法行胆囊切除、肝囊肿开窗引流及囊壁切除术、肝脓肿切开引流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左肝外叶血管瘤切除术.手术时间稍延长、出血量无明显增多,但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提前,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降低,切口愈合后更美观,更具微创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特殊征象的意义。方法总结该院近10年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058例中遇见的特殊征象及其处理方法。结果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916例,因各种原因中转开腹142例。结论正确分析、处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特殊征象对减少副损伤、避免并发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罗毅  秦红军  罗伟  陈晓理 《山东医药》2010,50(42):58-59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后胆瘘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肝切除术患者126例,其中13例术后发生胆瘘,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术中行胆瘘试验者1例发生胆瘘,83例术中未行胆瘘试验者12例发生胆瘘,两者相比,P〈0.05。胆瘘的原因有肝断面胆管漏扎3例,肝断面坏死感染2例,涉及Ⅰ、Ⅳ、Ⅴ肝段切除者9例,术后胆管梗阻1例。均经膈下肝断面处、小网膜孔处置管引流治愈。结论肝切除术后胆瘘的原因主要是肝断面胆管漏扎、肝断面坏死感染及涉及Ⅰ、Ⅳ、Ⅴ肝段切除和术后胆管梗阻。术中行胆瘘试验可预防胆瘘的发生。胆瘘的治疗以局部引流为主。  相似文献   
4.
程刚  罗伟  秦红军 《西部医学》2010,22(6):1019-1020
目的总结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经验,探讨急性胆囊炎LC术中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328例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胆管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对照预防措施。结果手术成功1296例,中转开腹32例,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未发生一例胆管损伤。结论急性胆囊炎行LC是安全和可行的;手术技巧和术中的决策是预防胆管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后肠屏障功能障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时间对机体应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年9月至2003年3月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59例,按手术时间分为3组,手术时间≤30min为A组共16例, 30~60min为B组共26例, >60min为C组共17例。分别测定手术前及手术后第2天应激指标:C 反应蛋白(CRP)、静脉血糖(BG)、白介素- 6 (IL- 6 )、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和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C4。结果:不同时间组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各应激和免疫指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 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时间对机体应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7.
胆道术中胆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道外科感染的常见病原微生物及其对 1 4种抗生素的敏感情况 ,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近 3年来胆道手术中获取的胆汁标本进行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  32 5例胆汁标本培养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 (占 84 .3% ) ,其中大肠艾希氏菌 4 7例 (占 2 0 .4 % ) ,肠杆菌属 38例(占 1 6 .5 % )最多见。对革兰氏阴性菌较为敏感的有丁胺卡那霉素、万古霉素、环丙沙星。菌必治和复达欣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均敏感。结论 胆道外科感染主要选用针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和厌氧菌的抗生素 ,严重感染时须用广谱抗生素 ,结合外科引流原则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三氧化三砷(As2O3)抑制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生长、诱导凋亡和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As2O3与HUVECs共同孵育一定时间后,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用MTT方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观测As2O3对鸡胚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在0.75~6 μmol/L浓度范围内随药物浓度增加或作用时间延长,细胞生长抑制和细胞凋亡效果越显著;As2O3作用鸡胚绒毛尿囊膜后血管生成减少.结论As2O3抑制HUVECs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对血管生成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胆道术后胰腺炎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胆道术后胰腺炎的防治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76例胆道术后胰腺炎病例的临床特点、处理及效果.结果 :71例治愈,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死于胰周脓肿,1例失访.结论 :胆道术后胰腺炎重在预防,早期诊断,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减少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罗毅  秦红军  胡仁健  时吉庆  程刚  唐荣 《武警医学》2014,(11):1155-1157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是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之一。临床发现,在LCBDE中使用胆道镜配合取石网篮套取结石,对设备及术者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操作繁琐耗时,费用高。我院从2010-09至2014-03对76例LCBDE患者进行取石网篮直接取石术,取得良好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6例中,女51例,男25例,年龄13~86岁,平均50.6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