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钩虫病是一种寄生于小肠的常见寄生虫病,多见于气候温暖的南方省市.钩虫性贫血在我国农村和山区多见,由于种种原因常容易被忽视或漏诊,不能及时准确诊断[1].2009年8月22日,我院收治了1例初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呈重度贫血,粪便检查发现钩虫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住院病人检验标本采集与送检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优化检验标本的质量,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通过循征医学的方法,分析检验项目的选择、申请单的填写、患者的准备、采样时间的选择、标本采集时的注意点、标本的运送等几个环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住院病人检验标本采集与送检过程的潜在因素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结论:要得到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需要医生和护士的共同协调,共同把好分析前的检验质量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计数嗜碱性粒细胞部分标本出现假性增高的影响原因。方法:用XE-2100随机筛选出有嗜碱性粒细胞结果增高的标本100例,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制作血涂片,染色并油镜分型(Downey法)后分析结果。结果:复检后发现24例标本嗜碱性粒细胞真性增高,76例标本嗜碱性粒细胞假性增高。76例假性增高标本中发现其中42例由于异型淋巴细胞增多引起;21例标本由于粒系中毒性变明显、退行性变引起;13例标本由于幼粒细胞出现引起。嗜碱性粒细胞计数比例>1%经手工分类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发现嗜碱性粒细胞假性增高大于真性增高,假性增高标本中由于异型淋巴细胞增多引起假阳性最为常见,所以当嗜碱性粒细胞增高时必须经手工镜检复查,把正确结果及时反馈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 ematosus,SLE)累及肾脏而出现不同病例类型的免疫性损害的一种疾病,是SLE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1],约有70%以上的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蛋白尿、管型尿等临床表现,其中50%可发展为尿毒症[2],所引起的肾功能衰竭是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常规报告异常细胞的漏检或少检情况,提高白细胞分类结果的准确性。方法比较2 498例血常规白细胞分类和当天患者作骨髓检查时检查外周血涂片的结果,对异常细胞检出率的差异及细胞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类结果以骨髓细胞室血涂片为准,门诊血常规异常细胞漏检标本360例,占14.41%,其中异常细胞≤5%标本209例,异常细胞6%~10%标本88例,异常细胞〉10%标本63例;在2实验室均检出异常细胞的223例标本中,血常规分类百分比低于骨髓细胞室标本112例,占4.48%,2实验室分类百分比分别为22%和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常规报告异常细胞的漏检时有发生,报告的审发应严格遵循临床检验中心的镜检复片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 UF- 10 0尿沉渣分析与干化学分析、显微镜检查联合检测尿液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 UF— 10 0型尿沉渣分析仪、尿自动分析仪 ,常规镜检分别对 75 0例尿液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UF— 10 0法测 RBC假阳性率为 2 3.9% ,假阴性率为 0 ;测 WBC假阳性率为 11.5 % ,假阴性率为 0。干华学法测 RBC假阳性率为 19.2 % ,假阴性率为 0 ;测WBC假阳性率为 5 .0 % ,假阴性率为 2 .2 %。结论 :UF— 10 0型尿沉渣分析仪与干化学分析、显微镜检查联合应用才能满足尿液检测标准化 ,使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7.
ELISA法检测HIV抗体室内质控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L ISA法手工检测 HIV抗体实验影响因素较多。日常检测工作中失控现象时有发生 (日间误差较大 ) ,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笔者于 2 0 0 1年 5月对 EIISA法检测 HIV抗体进行室内质控 ,采用质控品 S/ CO值绘制 L evy- Jennings质控图法(简称 L- J法 ) ,对失控现象加以探讨 ,介绍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质控血清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 ,HIV抗体含量为2 ncu/ ml。酶标仪为 BIO- RAD产 5 5 0型。洗板机为 BIO-RAD产 75 7型。试剂为北京万泰公司产品 ,批号 2 0 0 10 10 1,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鉴定合格产品。1.2 用 L e…  相似文献   
8.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标本制备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细胞分析仪标本制备的要求。方法 根据本文作者几年的实践经验参考有关资料加以总结、归纳。结果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标本制备时应注意抗凝剂、采血部位、容器、采血顺利与否、标本混匀和放置时间等几个方面。结论 标体制备时以采用EDTA—K2作抗凝剂为佳,浓度1.5±0.25mg/ml,取10ul或20ul抗凝1ml或2ml血液;采取静脉血放置塑料试管(抗凝管)中,充分混匀,及时检测;采血应顺利并保持良好的采血习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日常检验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聚心圈,利用品管圈P、D、C、A的手法,对2010年12月-2011年6月检验科各种原因需要重新送检的标本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改善前后标本重送件数,聚心圈圈员的责任心、凝聚力、改善问题的能力等。结果:改善后标本重送件数由原来的131件/周降到了27件/周,下降幅度达79.4%。经计算,活动后的达标率为140.5%,达到了预期目标。圈员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凝聚力都有一定程度提高。结论:品管圈有效降低了标本重送件数,保证了检验标本的准确性,提高了检验的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盛礼建  卢兴国 《检验医学》2009,24(12):916-918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NSI)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69例CNSI患者分为病毒性脑炎组、结核性脑炎组、化脓性脑炎组,将30例神经症或偏头痛患者设为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所有患者血浆uPA及uPAR水平。结果化脓性脑炎组、结核性脑炎组uPA及uPAR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脑炎组及对照组(P〈0.01)。血浆uPAR水平改变与uPA同步,但uPAR升高水平高于uPA。结论血浆uPA及uPAR水平在化脓性脑炎、结核性脑炎中升高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