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三叉神经痛(TN)是一种以面部发作性疼痛为特征的常见神经疾病,50岁以上老年人多见,发病机制及病因至今尚不清楚,故缺乏有效的病因治疗方法。内科治疗需长期服用止痛药,以控制或缓解疼痛。但有30%-75%的患者最终因长期服药止痛效果不佳或出现副作用,即所谓顽固性TN,不得不选择有创治疗。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是一种目前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同时能够保留面部正常感觉的较好的手术治疗方法。我科自2003至2005年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TN7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难治性脑脊液漏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脑脊液漏常发生于颅底骨折,特别是严重的粉碎性颅底骨折患者。骨折致硬脑膜及蛛网膜同时撕破,脑脊液自骨折累及的筛窦、额窦、蝶窦等副鼻窦及岩骨鼓室盖等处流出,伤后立即发生的为急性脑脊液漏,伤后数周发生的为延迟性脑脊液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有效镇静方式及效果。方法选择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1组(咪达唑仑+芬太尼组,n=37)、观察2组(氯丙嗪+异丙嗪组,n=31)及对照组(n=28),分别对镇静效果进行评估、比较。结果观察1组镇静治疗易控制镇静深度,适合短期镇静、需要唤醒、观察意识状态的患者;观察2组不易控制镇静深度,需要唤醒时操作困难,适于需长时间镇静者,配合亚低温治疗效果显著。结论根据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镇静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躁动状态,提高治疗顺应性,增加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成人颅脑损伤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580例成人颅脑损伤患者损伤后发生脑梗死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相关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颅脑损伤后并发脑梗死与其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580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脑梗死者32例,发生率5.5%;高龄、GCS〈8分、脑疝、低血压、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脱水剂及活血药物的使用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成人颅脑损伤后脑梗死发生率高,高龄、GCS〈8分、脑疝、低血压、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脱水剂及活血药物的使用为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银杏苦内酯B(BN52021)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 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BN52021组和高剂量BN52021组,每组12只。后3组制作液压打击脑损伤模型。低剂量BN52021组和高剂量BN52021组于模型制作当天开始分别腹腔注射1 mg/kg和5 mg/kg BN52021,每天1次,连续7 d。第7天治疗后取脑组织进行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神经元相对数量减少(P<0.05),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增加(P<0.05),caspase-3阳性细胞数增多(P<0.05); 电镜下可见神经元染色质边集,部分出现核碎裂、核溶解,线粒体变圆变大,空泡形成,嵴消失,内质网增宽,溶酶体增多,核膜皱褶。低剂量和高剂量BN52021组与模型组比较,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比例减少(P<0.05), caspase-3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超微结构明显改善;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改善更加明显。结论 BN5202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立体定向治疗重度原发性性脑干出血(PBH)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1年4月湖州市南太湖医院经神经外科机器人立体定向下抽吸清除血肿的10例重度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分析脑干血肿分型与愈后的相关性。结果 术中无死亡病例,为期3个月的随访,存活6例,术后并发症死亡1例,放弃治疗死亡3例;根据改良Rankin评分,术后90 d内3分1例,4分3例,5分2例,死亡4例。结论 手术机器人无框架立体定向穿刺清除引流重度脑干出血是有效的,明显降低死亡率,0型及1型血肿清除术后患者90 d内死亡率及改良Rankin评分均优于2型及3型血肿,基于立体定向为基础的脑干血肿分型,有利于术前评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早期诊断及手术探查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2000年6月至2005年8月收治的92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其中硬膜外血肿13例,硬膜下血肿11例,脑内血肿49例,多发性血肿19例。结果本组非手术治疗20例,其中3例确诊后已处于脑疝晚期,1例拒绝再手术自动出院,余16例血肿吸收后出院。手术清除血肿72例,出院时良好52例,中残4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9例。伤后半年GO S评分:恢复良好53例,中残3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9例。结论迟发外伤性颅内血肿早期临床表现较首次CT图像显示脑损伤严重的多,对有明显占位的迟发性颅内血肿尽早手术清除血肿,对出血量较小无明显脑受压者先保守治疗,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动态观察头颅CT。  相似文献   
8.
幕上急性脑积水对急性颅脑损伤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创伤后幕上急性脑积水对急性颅脑损伤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CT影像上存在环池受压或闭塞的 96例病人按是否继发幕上急性脑积水分为两组 :35例继发幕上急性脑积水 ;6 1例未继发幕上急性积水。比较两组伤后 3个月的预后。结果 继发幕上急性脑积水组 35例中伤后 3个月预后不佳 16例 (重残 5例 ,植物生存 6例 ,死亡 5例 ) ,未继发幕上急性脑积水组 6 1例中预后不佳 14例 (重残 5例 ,植物生存 4例 ,死亡 5例 ) (P <0 0 5 )。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出现幕上急性脑积水会明显增加预后不佳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成人颅脑损伤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580例成人颅脑损伤患者损伤后发生脑梗死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相关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颅脑损伤后并发脑梗死与其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580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脑梗死者32例,发生率5.5%;高龄、GCS<8分、脑疝、低血压、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脱水剂及活血药物的使用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 成人颅脑损伤后脑梗死发生率高,高龄、GCS<8分、脑疝、低血压、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脱水剂及活血药物的使用为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LVIS支架与EP支架辅助栓塞后交通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收集2019年9月至2022年12月于湖州学院附属南太湖医院治疗的84例后交通宽颈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LVIS组(LVIS支架)、EP组(EP支架),各42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物标志物水平、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情况。结果 随访6个月,EP组临床疗效优于LVIS组(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血清VEGF、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VIS支架与EP支架在辅助栓塞后交通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及预后效果相当,安全性较高,实际临床中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支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