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对冲性额颞区脑挫裂伤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挫裂脑组织清除程度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50例为完全清除,对照组50例为未完全清除,两组患者的预后、重度残疾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轻度残疾发生率较对照组高,植物生存率、死亡率较对照组低(P0.05)。因此完全清除挫裂脑组织,有利于改善及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夹闭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开颅手术夹闭21例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对破裂动脉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和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及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21例共有22个动脉瘤,Hunt-Hess分级:Ⅰ级1例,Ⅱ级10例,Ⅲ级6例,IV级4例。Fisher分级:Ⅱ级9例,Ⅲ级8例,Ⅳ级4例。所有动脉瘤均成功夹闭,出院时恢复良好(GOS 5分)14例(66.7%),中残(GOS 4分)2例(9.5%),重残(GOS 3分)3例(14.3%),死亡(GOS 1分)2例(9.5%)。结论开颅夹闭手术是治疗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立体定向治疗重度原发性性脑干出血(PBH)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1年4月湖州市南太湖医院经神经外科机器人立体定向下抽吸清除血肿的10例重度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分析脑干血肿分型与愈后的相关性。结果 术中无死亡病例,为期3个月的随访,存活6例,术后并发症死亡1例,放弃治疗死亡3例;根据改良Rankin评分,术后90 d内3分1例,4分3例,5分2例,死亡4例。结论 手术机器人无框架立体定向穿刺清除引流重度脑干出血是有效的,明显降低死亡率,0型及1型血肿清除术后患者90 d内死亡率及改良Rankin评分均优于2型及3型血肿,基于立体定向为基础的脑干血肿分型,有利于术前评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在创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临床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对27例首次CT影像显示弥漫性脑肿胀、手术指征不明确的中、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于伤后6 h内行有创颅内压持续监测,观察颅内压的变化.结果 保守治疗成功17例,因颅内高压中转手术10例.伤后随访6~17个月,GOS评分:恢复良好18例 (66.7%),中度残疾6例(22.20%),植物生存3例(11.1%),无死亡病例.无因行颅内压监测探头置入而并发颅内感染及颅内出血的病例.结论 有创颅内压监测可及时了解颅内压变化,对创伤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的临床救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颅多谱勒超声(TCD)联合脑室型有创颅内压(ICP)监测在创伤性急性双侧大脑半球弥漫性脑肿胀(PADBS)患者救治中的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解放军第98医院神经外二科在TCD联合脑室型有创ICP监测下救治的42例PADBS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2 h内行TCD及脑室型有创ICP监测,按入院首次ICP值分为ICP ≤ 25 mmHg组(27例)和ICP >25 mmHg组(15例),同时按入院时首次TCD监测的脑搏动指数,分为脑搏动指数≤ 1.4组(18例)及脑搏动指数>1.4组(24例)。同时按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价。比较入院时不同ICP组及脑搏动指数组的预后情况。 结果PADBS患者入院首次ICP值15~46 mmHg,平均ICP为(24 ± 7)mmHg;入院首次脑搏动指数值1.21~3.31,平均脑搏动指数为1.7 ± 0.5。患者预后良好20例,中度残疾14例,重度残疾3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例。PADBS患者入院首次ICP ≤ 25 mmHg组预后优于ICP > 25 mmHg组患者[92.59%(25/27)vs. 60.00%(15/25),χ2 = 4.695,P < 0.05]。入院首次脑搏动指数≤ 1.4组18例患者预后明显优于脑搏动指数> 1.4组患者[83.33%(15/18)vs. 79.16%(19/24),χ2 = 0.003,P> 0.05]。 结论TCD联合脑室型有创ICP监测对PADBS患者的临床救治有指导作用,且对患者预后有预测作用,其中入院首次ICP ≤ 25 mmHg的PADBS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08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收集我院治疗的1121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其中男性642例,女性479例;年龄19~72岁,平均(43.2±15.4)岁。根据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分析年龄、肺基础疾病、格拉斯哥昏迷( GCS)评分、急性肺损伤、昏迷时间、卧床时间等因素。结果观察组年龄、肺基础疾病、GCS评分、急性肺损伤、昏迷时间、卧床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是两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抗生素、抑酸剂、脱水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应用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比例高于对照组,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医护人员应提高认识,从而减少其危险因素,提高患者治疗质量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手术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穿刺抽吸与内镜辅助下清除基底节区高血压性中小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11月湖州学院附属南太湖医院收治的11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性中小型血肿(25~55 m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手术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穿刺抽吸组(研究组)、内镜下血肿清除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的一般临床资料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出院时偏瘫侧下肢肌力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再出血、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颅内感染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住院时间研究组短于对照组(17.32±4.59)d vs.(26.350±4.9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6个月时偏瘫侧下肢肌力Ⅳ~Ⅴ级占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手术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穿刺抽吸脑内血肿创伤小,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提高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创伤后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2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80例,女性68例;年龄18~74岁,平均51.2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200例,高处坠落伤23例,殴打伤8例,硬物砸伤10例,其他伤7例。根据伤后是否并发脑积水分为脑积水组(50例)和无脑积水组(198例)。对颅脑损伤后并发脑积水的相关因素,如患者的年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去骨瓣、硬脑膜有无缝合、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情况、血肿位置及腰椎穿刺有无引流脑脊液等,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48例颅脑损伤患者中,50例(20.2%)发生脑积水;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脑积水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OR=1.823,P=0.031)、去骨瓣(OR=1.136,P=0.000)、弥散性SAH(OR=2.288,P=0.018)、硬脑膜缝合(OR=1.711,P=0.037)、腰椎穿刺放血性脑脊液(OR=0.449,P=0.002)。结论高龄患者、去骨瓣减压、硬脑膜开放以及弥散性SAH是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采取硬脑膜缝合、腰椎穿刺引流血性脑脊液可降低脑积水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托吡酯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创伤性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创伤性难治性癫痫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1、观察组2,常规外科治疗基础上分别采用卡马西平+托吡酯、卡马西平+托吡酯+左乙拉西坦、左乙拉西坦药物治疗方案,对比治疗前后其癫痫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1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观察组2的81.67%、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3,5.67,P〈0.05),观察组2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组患者癫痫发作率均显著降低,观察组1效果最为显著(P〈0.05),观察组2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加重神经功能抑制等副作用。结论卡马西平、托吡酯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创伤性难治性癫痫能显著提高疗效,降低癫痫发作次数,安全性好,是创伤性难治性癫痫的有益选择。  相似文献   
10.
蒋超超  吴钟华  章元  胡夷  苏强  辛志成 《新中医》2023,55(17):133-137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9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治疗后苏醒时间、临床总有效率及治疗后2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预后死亡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 (IL-2)、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5.11%,高于对照组65.96%(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降低(P<0.05),GCS评分升高(P<0.05),且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TNF-α、CRP、IL-2、IL-6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