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9篇
肿瘤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压力及压力加维生素B1联合作用下SD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p53、MDM2及Ref1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新生SD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体外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细胞分单纯加压组、实验加压组(加入维生素B1)及未加压对照组,于加压后2 d(培养第9~10天)行苔盼兰染色检查计数细胞成活率,p53免疫组化检查并提取细胞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p53、MDM2及Ref1基因的表达。结果:单纯压力组p53/MDM2基因的表达较正常未加压组增强,Ref1基因表达无增强;而维生素B1作用后的加压组,其p53/MDM2基因的表达较单纯加压组明显减弱。结论:压力作用下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损害有凋亡机制参与,维生素B1对压力作用下视网膜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四种DNA提取法在遗传性眼病DNA库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低渗溶血法、盐酸胍法、氯化钠法、NP-40法提取人类基因组DNA的比较,以得到一种最稳定、可靠、实用的DNA提取方法,应用于遗传性眼病DNA库的建立。方法用四种方法提取眼遗传性疾病患者的血液基因组DNA,紫外分光光度测定,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PCR扩增鉴定提取的基因组DNA。结果低渗溶血法提取基因组DNA量最多,纯度最高,PCR扩增效果最好,有利于遗传性眼病DNA库的建立。结论低渗溶血法是一种实用、可靠、稳定的提取方法,在眼遗传性疾病家系DNA库建立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泪液中特异表达的基因不多。本文综述了三个特异表达的基因 :杀菌的泪 lipocalin基因、泪膜中粘液胶结构与骨架分子之一粘蛋白基因 ( m ucin)和基底膜蛋白 BM180基因  相似文献   
4.
从rds小鼠视网膜克隆视网膜色素变性相关差异片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从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动物模型rds小鼠中克隆视网膜色素变性发病过程中特异表达的基因。方法 应用差异显示技术,分析rds小鼠发病过程中视网膜的mRNA。对特异性表达的mRNA片段进行克隆测序。结果 在视网膜色素变性发病过程中,rds小鼠的视网膜存在着相当明显的基因表达差异。在所测序分析的5个差异显示片段中其中一个与GenBank刚登录的功能未知的、从成年男性睾丸组织中克隆出来的cDNA序列较高同源(同一率为86%)另外4个为低同源序列。25天rds小鼠高表达的一个差异片段,与37天正常鼠表达而rds小鼠不表达的另一个片段,长度相同,177个碱基只相差两个。结论 视网膜色素变性这类慢性病变,存在着多个基因的表达及调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成视网膜细胞瘤(RB)患者RB1基因突变至RB发生中RB蛋白(pRB)的变化。方法: 提取RB患者的基因组DNA, PCR扩增后, SSCP/异源双链筛查RB1基因的启动子和全部27个外显子, 克隆测序鉴定突变, 并分析突变产物对pRB的影响。结果:RB患者RB1基因的外显子4存在着错义突变, 该突变发生在pRB的大袋立体结构外。RB患者RB1基因存在着不影响pRB大袋的生殖细胞性突变, 这是迄今为止第4例报道。结论:pRB氨基末端可能参与pRB对细胞的生长抑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CR扩增技术在新生儿结膜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PCR扩增技术和直接涂片镜检两种方法,分别检测1997年9月~2002年10月到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就诊的200例新生儿结膜炎息儿的结膜标本中的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结果 PCR扩增检测出18例淋球菌阳性(9%),65例沙眼衣原体阳性(32.5%),8例解脲支原体阳性(4%);直接涂片镜检法检出14例淋球菌阳性(7%),47例沙眼衣原体阳性(23.5%),5例解脲支原体阳性(2.5%)。PCR扩增的阳性率比直接涂片镜检高。结论 PCR扩增技术是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的检测新生儿结膜炎常见致病病原体的方法,与传统直接涂片镜检法比较,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p53和MDM2在3种RP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凋亡相关基因p53和MDM2与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发病的关系。方法 以RP模式动物rds小鼠,rd小鼠,C3H小鼠及正常对照C3B小鼠为材料,提取不同发病时间(出生后7,12,17,23,29,37和50d)视网膜的总RNA,以β-actin和L19核糖体蛋白基因为内对照,RT-PCR分析小鼠发病过程中视网膜p53和MDM2的表达。结果 在C3B小鼠视网膜中,p53和MDM2的表达完全同步。出生后7d,高表达;7-12d期间,表达量迅速下降;12-50d期间,表达水平低,但基本稳定;p53和MDM2在rds小鼠的表达水平低,但基本上是同步,稳定表达。在rd小鼠中,p53的表达变化不大,但MDM2的表达则与p53不同步,类似于C3B小鼠MDM2的表达。在C3H小鼠的视网膜,p53和MDM2的表达也不同步。7-23d期间,p53的表达基本稳定;自23d后逐步下降,其中23-29d期间,p53的表达下降最快。而MDM2的表达总体变化不大。结论:在这3种RP模式动物中,虽然凋亡相关基因和MDM2存在着表达差异,但其发病过程中视网膜细胞的变性死亡可能是通过p53非依赖型途径进行的。  相似文献   
8.
申煌煊  张庆炯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2):226-228,F0003
背景:1200009K10基因来源于成年小鼠肺cDNA基因库,于2002-01公布,其功能暂时还未明确。预测其蛋白含有5个区域:Kelch基序,Kelch区.BTB/POZ区,BTB区以及13推进区,以上所有结构均参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一些酶的活性表达。 目的:观察1200009K10基因在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方式。 设计:观察对比实验。 单位: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研究所。 材料:实验用rd小鼠和rds小鼠以及正常对照的C3B小鼠传代小鼠模型购自Jackson实验室(巴港,缅因州04609,美国),所有动物均在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二等动物单元饲养。 方法:从小鼠中提取分离视网膜RNA,通过急速冷凝cDNA扩增法扩大1200009K10基因,采用基因特性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rd小鼠和rds小鼠以及正常对照的C3B小鼠视网膜中该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 主要观察指标:3种小鼠视网膜1200009K10基因的表达含量和表达方式。 结果:从小鼠视网膜中提取分离的视网膜RNA经过急速cDNA冷凝扩增后,获得了1种与小鼠1200009K10基因序列基本相同的克隆物。小鼠视网膜12000109KIO基因的表达分为6个阶段:出生后7,12,25,37,50d(接近性成熟)及出生后150d。rds,rd和C3B小鼠视网膜中1200009K10基因表达于小鼠出生后7d较低,7~12d较高,12-50d稳定,最后略有增加。C3B小鼠视网膜中1200009K10基因表达趋势和水平与rds,rd小鼠基本相同,出生12d后1200009K10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rds,rd小鼠。rds,rd和C3B小鼠视网膜1200009K10基因表达水平有所不同,其表达方式在3者之间无明显差异。 结论:1200009K10基因可能不参与视网膜变性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可靠的筛选杂合性突变克隆的方法。方法:采用加热裂解,直接PCR扩增插入目的片段,并与常规酶切法相比较。结果:加热裂解,直接PCR扩增是一种快速、简便、行之有效的筛选鉴定方法,可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0.
常染色体显性视网膜色素变性NRL基因的突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对中国人常染色体显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P)NRL基因的突变现状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120例RP先证者的静脉血提取DNA。行NRL基因的引物设计合成,PCR扩增,琼脂糖电泳鉴定,异源双连-SSCP电泳。结果 120例散发型RP患者未发现NRL基因突变。结论 中国人RP NRL基因的突变频率很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