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外部性脑积水(EH)对儿童行为、气质、社会生活能力及脑电功能的影响。方法EH儿童行视频脑电图检查。用2~3岁儿童行为量表(CBCL)、1~3岁幼儿气质量表(TTS)、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北京左启华修订)分别对病例组和对照组儿童进行评估。结果EH儿童比对照组更易出现社会退缩、攻击和破坏等行为问题;中间型气质倾向于有社会退缩和攻击行为问题,易养型气质倾向于有攻击行为问题;EH儿童的气质类型构成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倾向于活动多、适应性慢、反应强烈、注意力易分散及节律性强;EH儿童与对照组在社会生活能力构成比无显著差异;EH儿童的脑电图出现癫痫样放电或脑电软征象,软征象A与趋避性呈显著正相关,软征象D与活动水平和趋避性呈显著正相关。结论EH儿童易出现脑电功能、行为及气质异常,加强相关研究可为全面评估EH儿童的预后和制订合理的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特点、电生理及神经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9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内科确诊的10例抗NMDAR脑炎患儿(男4例,女6例;年龄2岁1个月~11岁8个月)的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及神经影像学特点.结果 (1)临床症状:10例患儿来院时病程2~45d,发病前均有前驱症状;神经系统症状主要包括:手足徐动8例,癫痫发作7例,性格改变6例,意识不清5例,语言交流障碍4例,运动障碍3例;6例女性患儿均行子宫双附件B超检查未发现肿瘤.(2)电生理:所有患儿均行脑电图检查,脑电图背景为弥漫性或一侧性慢波,5例患儿见癫痫性放电,3例患儿监测到局灶性发作、局灶性发作持续状态或痉挛发作,2例患儿见δ刷;8例患儿睡眠描记NREM期出现慢波减少,θ活动增多.(3)影像学:10例患儿均行头颅MRI平扫+增强检查,多无明显特异性改变,有的表现为颅内异常信号影.结论 儿童抗NMDAR脑炎在临床中可能并不罕见,可发生于无肿瘤的男、女患儿.对以癫痫发作、精神行为改变而后出现逐渐加重的意识改变和运动障碍的患儿,均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儿童的行为问题。方法对82例ADHD儿童和82例正常组儿童进行对照研究,应用Conner’s儿童行为父母问卷及CBCL( Children Behavior Check List)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行为评定。结果Conner’s父母问卷和CBCL评定量表中,ADHD组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攻击性、多动因子得分和总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期ADHD儿童大多伴有行为问题,应重视早期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nign childhood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BECTS)患儿发作间期睡眠结构特点。方法采用多导睡眠生理脑电记录仪对23名BECTS儿童及23名健康对照儿童进行全夜多导睡眠脑电记录仪检查,比较BECTS患儿与健康对照儿童睡眠结构的差异。结果BECTS组患儿总记录时间(TRT)、非快速动眼S1期睡眠比例(S1%)、非快速动眼S3期睡眠比例(S3%)较正常对照组延长,而非快速动眼S2期睡眠比例(S2%)、睡眠效率(SE)较正常对照组缩短。结论BECTS患儿睡眠结构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损害,主要表现为觉醒时间延长,S1浅睡期延长和睡眠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外部性脑积水对婴幼儿脑电功能的影响。方法自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对82例2—3岁外部性脑积水儿童行视频脑电图检查及分析。结果有18.29%的患儿脑电图中出现癫痫样放电,余均出现脑电软征象。结论外部性脑积水儿童的脑电图会出现癫痫样放电和脑电软征象,视频脑电图为评估其预后和制订合理的干预方案提供依据和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近年婴儿痉挛症(infantile spasm, IS)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的进步,调查真实世界中IS的诊断和治疗现状,并探讨IS神经发育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6年至2021年确诊的IS病例资料,随访至2022年12月31日。根据末次随访时的神经发育情况,将重度或极重度发育迟滞判定为发育预后不良,正常至中度发育迟滞判定为发育预后良好,纳入起病年龄、病因、发作类型、脑电图高度失律的类型、发作前神经发育情况、治疗方式、治疗后发作控制情况、治疗后脑电图评分作为神经发育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 共计186例IS,随访1~6年,中位时间30个月,2例死亡,统计表明病因影响治疗决策(χ2=16.413,P=0.003)。167例获神经发育随访数据,发育预后良好66例,发育预后不良101例。删除资料不完整的病例,154例纳入Cox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表明发作前发育落后是神经发育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27);发作控制(P=0.001)和发作前发育正常(P=0.004)是神经发育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结论 本研究真实调查了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