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房充血分数(AFF)在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声学定量技术(AQ)对40名高血压患者及40名正常人的AAF值,快充血率峰值(PRFR)进行测定,并兼测了二尖瓣口E峰峰值速度与A峰峰值速度比(EV/AV)。结果高血压患者的AFF值明显高于正常人(P<0·001);而PRFR、EV/AV值明显低于正常人(P<0·001~P<0·05)。且所有受试者的AFF值与EV/AV值、PRFR值分别呈负相关(r=-0·51;r=-0·61)。结论AFF能够客观的反映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变化,对鉴别左室舒张功能异常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急性呼吸困难的病因与该疾病的急诊抢救室护理方法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HTK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500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对其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0例患者中包含4例精神疾病性呼吸困难患者、12例神经疾病性呼吸困难患者、16例非器质性呼吸困难患者、215例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215例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以及38例其他患者.结论:在急诊抢救室处理过程中,引发患者出现急性呼吸困难的因素主要为心肺疾病,护理人员也需要警惕其他类型的致命疾病,防止出现误诊与漏诊问题.  相似文献   
3.
何雨  王棉 《吉林医学》2005,26(4):352-353
目的:借用声学定量技术检测透析患者的左心功能,探讨长期应用可调钠透析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血液透析患者,按常规血液透析模式(CHD)和可调钠透析模式(PHD)分为两组,分别于实验开始及3个月后检测其心功能。结果:PHD组血透患者3个月后心脏收缩功能的指标射血分数(EF)、峰值射血率(PER)明显增加,而CHD组各心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3个月前后两组之间左心功能无明显差别。结论:长期应用可调钠透析可较快地改善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Color Doppler flowimag-ine,CDI)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无创性诊断方法 ,它在二维显像的基础上,获取血流频谱,进行血流动力学研究。我们利用CDI检测了正常人15例(30眼)及CACG患者25例(36眼)手术前后眼动脉(ophthalmic artery ,OA)、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或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按ASD封堵适应症筛选32例ASD患者,经导管在X线引导下进行封堵,术中超声心动图实时监测,术后即刻、1、3、6、12、24个月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 1例患者因ASD残端过薄且软,无法支撑封堵器而放弃封堵术,余31例(96.88%)患者封堵成功。26例(83.87%)术中超声显示即刻过隔血流束消失,5例(16.13%)存在微量残余分流,随访至6个月后,残余分流全部消失。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 超声心动图在ASD封堵术中,对术前筛选病例、术中实时监测、术后定期随访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峻松  王棉  王悦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11):1507-1509
目的 探讨ASD封堵术前后右室功能的变化.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ASD患者封堵术前后测量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三尖瓣环运动速度(RT),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m),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m)及二者比值(Em/Am)比值.结果 ASD封堵术后UCG显示,右心室舒末内径明显减小(P<0.05),三尖瓣环运动速度略减小(P>0.05),Em/Am比值增加(P<0.05),肺动脉收缩压明显降低(P<0.05).结论 ASD封堵术后右室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倍他乐克治疗肥厚型心肌病1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倍他乐克治疗肥厚型心肌病12例疗效观察王棉,程绍芸(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电诊科130041)刘斌,刘丽君,张龙生(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心内科130041)王晓波(长春市自来水公司职工医院130041)张国杰(双辽县中医院电诊科136400...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进一步研究加味补阳还五汤对改善肺循环 ,降低肺动脉压 ,提高免疫力 ,从而使右室功能得以改善的作用。方法 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 ,口服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 2 0例老年急性发作期的慢性肺心病患者 1个月 ,观察其治疗前后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及右室功能的变化 ,并与 2 0例单纯使用西药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治疗后老年肺心病患者的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和右室功能明显改善 ( P<0 .0 1或 P<0 .0 0 1 ) ,且加味补阳还五汤组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 ( P <0 .0 5或 P<0 .0 0 1 )。结论 加味补阳还五汤能够良好的调节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的免疫功能 ,改善右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液动力学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23例病情相对稳定的CHF患者给予培哚普利4mg口服,Qd,于用药前及用药后1小时,6小时,24小时分别以超声心动图检测并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以放免法检测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 Ⅱ)及内皮素(ET)的变化;同期检测20例健康人上述指标作为对照。结果:治疗组治疗前LVEF、LVFS、CO、C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V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RA、AT Ⅱ、ET均高于对照组(P<0.01)。用培哚普利治疗6小时后,LVEF、LVFS、CO、CI均较用药前显著增高(P<0.01),SVR显著下降(P<0.01);PRA无显著变化(P>0.05).AT Ⅱ及ET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培哚普利能够调整CHF患者紊乱的神经内分泌及血液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8岁,因间断发热(体温最高38℃),干咳1周入我院呼吸内科。查体:体温:37.7℃,脉搏:7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 mmHg.胸廓对称,右下肺呼吸运动减弱,语音震颤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