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AECOPD)患者中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按常规综合治疗应用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祛痰、通畅气道、呼吸兴奋剂、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持续低流量吸氧2L/min.观察组除了上述常规治疗外,加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采用通气口鼻面罩,采用S/T(自主呼吸定时模式),氧流量1.6 ~3.0L/min.吸气压(IPAP)由6~8cmH2O逐渐增加到15~20cm H2O;呼气压(EPAP)设定为4~ 6cmH2O.通气时间为每次2.5小时,2~3次/天.治疗前及治疗后48小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 pH、PaO2、PaCO2)、心率、呼吸频率;记录气管插管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上机48小时后pH、PaO2均升高,PaCO2下降,心率及呼吸频率减慢,差异有显著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气管插管率及住院时间均降低.结论 双气道正压通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早期治疗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肿瘤的骨转移癌的发生率很高,尤其是前列腺癌、乳腺癌,另外肺癌、结肠癌、肝癌、鼻咽癌、卵巢癌等也有较高的骨转移发生率。应用放射性核素89Sr内辐射治疗肿瘤骨转移,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1-3]。本研究探讨该方法对不同类型肿瘤骨转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结核性腹膜炎(TBP)的CT征象表现及诊断。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64例接受腹部CT扫描检查的TBP确诊患者,分析其CT征象表现,包括腹膜改变特征、腹腔积液情况、腹腔淋巴结改变等。结果 TBP的CT征象表现主要有:(1)壁腹膜增厚43例(67.19%),其中均匀增厚37例,不规则增厚6例;(2)大网膜改变45例(70.31%),表现为大网膜增厚,以污迹样增厚(38例)最为多见;(3)肠系膜改变48例(75.00%),表现为肠系膜软组织影,并可合并小结节影及不同程度肠管扩张;(4)腹腔积液52例(81.25%),其中少量腹腔积液30例,中量腹腔积液18例,大量腹腔积液4例;(5)腹腔淋巴结改变13例(20.31%),表现为增大、增多,大小、数量不等。结论 TBP具有壁腹膜增厚、大网膜增厚、肠系膜软组织影、腹腔积液、腹腔淋巴结增大与增多等CT征象表现,CT检查对其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体位对人工流产后麻醉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18~35周岁门诊预约人流手术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Ⅰ组)和观察组(Ⅱ组),Ⅰ组于手术结束后摇动手术台使病人呈半卧截石住姿势,Ⅱ组于术后仍保持术中的截石位,记录手术结束至病人可呼之睁眼的时间。结果:Ⅰ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0.05)。结论:术后半卧截石位有助于缩短病人苏醒时间,加快手术台的周转。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体位对人工流产后麻醉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18~35周岁门诊预约人流手术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Ⅰ组)和观察组(Ⅱ组),Ⅰ组于手术结束后摇动手术台使病人呈半卧截石位姿势,Ⅱ组于术后仍保持术中的截石位,记录手术结束至病人可呼之睁眼的时间.结果:Ⅰ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0.05).结论:术后半卧截石位有助于缩短病人苏醒时间,加快手术台的周转.  相似文献   
6.
目的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为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抽取社区内的200例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随机分为两组,空白组按照常规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月1次进行健康教育,在24个月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的改变进行统计。结果在经过健康教育之后,患者的精神状态有所好转,生活方式也有所改变,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并发症与病死率与空白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增加对糖尿病的了解,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7.
股骨颈和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常见股骨近端骨折,股骨近端骨折通常采取椎管内麻醉完成手术。但因老年患者大多合并内科系统疾病,椎管内麻醉广泛扩张阻滞区域的血管,麻醉平面不易控制,可引起血压不稳,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再者部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查新开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患者的来源,收治原因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年来共收治370例患者,病例来源构成急诊转入52例(14.1%),会诊转入例148例(40.0%),术后转入170例(45/9%).会诊转入组年龄(71.66±13.79)岁,为三组中最高(H=49.22,P<0.01),其平均住院日为(7.86±10.03)d,为三组最长(H=48.39,P<0.01).所有病例收治原因排序分别为外科全麻术后170例(45.9%),心脑血管病55例(14.9%),多器官功能不全49例(13.2%),严重感染46例(12.5%),中毒和严重创伤27例(7.3%),恶性肿瘤13例(3.5%),其它原因10例(2.7%).急诊转入组心肺复苏术后患者比例更多(χ<'2>=83.25,P<0.01);会诊转入组合并感染患者比例更多(χ<'2>=83.22,P<0.01).总体病例死亡83例(病死率22.4%).经过χ<'2>分割检验,术后转入组病死率显著低于急诊转入组和会诊转入组(P均<0.01).结论:我院新开ICU病例来源受到一定限制.加强科室自身业务素质的发展,规范ICU收治标准有助于我院ICU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喜元  尹吉东  王景民  李灯凯  王曦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9):1052-1053,1055
目的:回顾新开重症监护病房(Icu)死亡病例的年龄、性别构成、死亡原因构成及病死率等情况,为今后提高我院ICU的收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死亡原因、治疗以及转归等情况,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年来总体死亡病例83例,中位年龄71.0[62.0—81.0]岁,主要分布于60—79岁年龄组。男:女=1.96:1。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II(APACHEII)评分中位数32.0[27.0,38.01。死亡原因排前三位的是心脑血管病32例(38.6%),呼吸系统疾病17例(20.5%),多器官功能不全16例(19.3%)。总的住院病死率为22.4%。老年前期纽、老年纽、高龄组住院病死率分别为15.0%,23.9%,31.1%,随年龄有逐渐增加的趋势(x^2=7.14,P〈0.01)。急诊转入纽、会诊转入组、术后转入纽病死率分别为48.1%,33.1%,5.3%,急诊转入组病例病死率最高(x^2=58.04,JP〈0.01)。结论:我院新开综合ICU死亡病例以老年组人群分布最多,以男性多见,死亡原因以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多器官功能不全为主。加强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疾病、严重感染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的防治是我院ICU未来降低病死率应该重点主抓的环节。  相似文献   
10.
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由于其独有的麻醉要求,如何有效地抑制心血管不良反应,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在脑电双频指数(BIS)与心率变异性(HRV)监测下,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TCI)麻醉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