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90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61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围神经嵌压症可致所支配的肌肉不同程度地失去功能,也可诱发所嵌压神经感觉障碍,但临床上引起剧痛的病例比较少见,对保守治疗不见疗效的患者,积极采取手术治疗是必要的手段,下面将手术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男,32岁,工人。右前臂疼痛两年,加重半年,夜间疼痛尤甚,服镇痛药物效果欠佳,经多家医院保守治疗不见好转。1988年11月来我院就诊,查体:右前臂外观完全正常,右前臂远1/3背侧中央部位压痛明显,并向右肘外侧及右腕背部放射,未触及其他异常,右前臂、右手运动、感觉无异常。采用手术探查治疗,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依据整形外科原则应用局部皮瓣急诊修复面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对32例面部皮肤软组织即时性创伤性缺损,于严格清创后,根据创面缺损情况,按整形外科原则分别设计皮下浅表肌腱膜系统(SMAS)蒂皮瓣、V-Y推进皮瓣、眼轮匝肌蒂岛状皮瓣、鼻唇沟皮瓣等修复创面,精细缝合关闭伤口.结果 32例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6~18个月,无明显瘢痕增生,无功能障碍,无需Ⅱ期修复,美容效果良好.结论 遵照整形外科基本原则采用局部皮瓣修复面部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洪丽明  田秘  李乐辉  吴国平 《安徽医药》2022,26(12):2466-2469
目的检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 MPP)病人血清纤维蛋白原( FIB)和血小板反应蛋白 -1(TSP-1)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表达水平与 MPP病人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17年 3月至 2018年 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MPP老年人 8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重症 MPP 46例作为重症组,轻症 MPP 4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 FIB、TSP-1的表达水平;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ROC曲线)评估血清 FIB、TSP-1表达水平对重症 MPP的诊断价值;分析病人预后不良情况发生率;并采用 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发生预后不良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重症组血清 FIB、TSP-1表达水平分别为( 4.93±1.16)g/L、(375.42±34.13)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3.85±0.97)g/L、(316.71±23.05)μg/L(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 FIB和 TSP-1单独及联合诊断重症 MP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796、0.900、0.926,血清 FIB联合 TSP-1诊断重症 MPP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4.82%、90.65%。高 FIB组、高 TSP-1组老年人病人预后不良发生率分别为54.55%(12/22)、 55.00%(11/20),显著高于低 FIB组的 16.67%(4/24)及低 TSP-1组的 19.23%(5/26)(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 FIB、TSP-1表达水平是影响重症 MPP病人发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5)。结论 FIB和 TSP-1在重症 MPP病人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其高表达与病人预后不良有关,均可作为重症 MPP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江西省医疗机构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素质的需求及现状调查,发现卫生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进行现况调查,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运用比例、构成比等相对数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41.8%的人认为毕业生胜任岗位工作所需的学历应达到大专,毕业生最需具备的能力依次是实际操作、专业知识、协调沟通、政治素质等。绝大多数医疗机构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思想品德、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表示基本满意或满意,认为目前毕业生最缺乏实际操作、协调沟通等能力,最需加强的课程是技能训练,此外,职业道德、专业基础、沟通技巧等课程也需要加强学习。结论:江西省医疗机构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素质需求有所提高,目前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还有待提高,应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从1997年金华市检出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HIV阳性感染者的检出数量在该市逐年上升,尤其是近几年增幅更是明显加  相似文献   
6.
牵引成骨(distraction 0steogenesis,DO)技术是上个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矫形外科技术,是通过某种DO装置,使骨切开部位的骨组织受到缓慢而稳定的牵引和张力,激活细胞的增殖与合成功能,促使骨组织的再生,从而达到增长和伸直骨骼的目的.本技术被认为是一项内源性组织工程技术.1992年,McCarthy等[1]率先将DO技术成功应用于人下颌骨的牵拉延长,从而为颅颌面畸形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途径.近年来,DO技术较多应用于整形外科与口腔颌面外科治疗,我们就DO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分析血清色氨酸(Trp)联合血氨检测提高急诊科肝性脑病早期诊断灵敏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急诊科ICU接受治疗的85例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患有肝性脑病将其分为观察组(肝性脑病)45例,对照组(非肝性脑病)40例。对比两组患者入院第一时间肘静脉血血氨、血清游离色氨酸(FT)、总色氨酸(TT)水平以及2 h内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ALT、AST,TP、Alb、TBil、DBil、GGT、ALP)水平。结果观察组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ALT、AST,TP、Alb、TBil、DBil、GGT、ALP)、血氨、FT及TT测定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氨、血清FT及TT联合检测其敏感度、符合率以及正确诊断指数均高于单一检测(P0.05),且漏诊率显著降低(P0.05),其特异度与三者单独测定的特异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Trp(FTTT)联合血氨检测ROC曲线AUC高于单独测定的血氨AUC、血FT的AUC以及TT的AUC(P0.05)。结论血清Trp联合血氨检测能够提高急诊科肝性脑病引发精神障碍患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肝性脑病的灵敏度、符合率和诊断指数,且具有较低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8.
颈部瘢痕挛缩整复术中颌颈角形成的技巧与美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部瘢痕整复术中形成颌颈角的技巧与美学意义。方法:128例颈部瘢痕挛缩患者,在彻底松解瘢痕挛缩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颈阔肌软组织瓣加深颌颈角、游离植皮、局部皮瓣、扩张皮瓣转移等方法修复创面,重塑颈部曲线。结果:手术效果良好,术后颌颈角明显,颈部曲线恢复,其中116例患者术后6个月~7年随访,颌颈角仍然明显,无再次挛缩出现。结论:形成颌颈角是颈部瘢痕挛缩松解术成功的关键,其对维持颈部外形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电穿孔技术介导的重组质粒体内转染兔下颌骨牵引成骨的可行性.方法 以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动物模型,于术后3 d开始下颌骨牵引,每天0.8 mm,连续牵引7 d后,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质粒+电穿孔组(A组),质粒组(B组),生理盐水组+电穿孔组(C组).各组动物分别于注射后3 h及1、3、7、14 d处死,切取牵引区组织0.4 cm×0.4 cm行冰冻切片检查,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以检测外源基因的表达.检测兔血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Scr)和心、肝、肾组织学检查.结果 A组转染新西兰大白兔,3 h可观察到GFP的表达,1 d时GFP的表达增强,3 d时GFP的表达最强,其后开始逐渐下降,7 d后GFP的表达减少,14 d仍可观察到微弱GFP的表达.B组的GFP的表达时限与A组相同,但各时相点的GFP的表达强度明显弱于A组,C组在各时间段均未观察到GFP的表达.3组肝、肾功能指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穿孔技术介导的带有荧光标记的重组质粒体内转染,可在兔下颌骨牵引区组织内表达,电穿孔能明显提高重组质粒的体内转染效率,提示电穿孔技术介导的重组质粒体内转染兔下颌骨牵引成骨的动物模型是可行的,用于体内试验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lectroporation mediated gene therapy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strength of new-formed bone in mandibular distraction gap, so as to enhance the osteogenesis and shorten the distraction term. Methods New-Zeland rabbits were employed. The distraction began after 3 days of latency period at the rate of 0. 8 mm per day for 7 days. After distraction, the rabb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5 groups to receive injection in the distraction gap with recombinant plasmid 2 μg(0. 1μg/μl)pIRES-hVEGF165-hBMP2 in group A, with recombinant plasmid pIRES-hBMP2 in group B, with recombinant plasmid pIRES-hVEGF165 in group C, with pIRES in group D, and with normal saline (NS) in group E. After injection, electroporation was performed in all the groups. After 1 week, 2 weeks, 4 weeks and 8 weeks of consolidation, all the animals underwent X-ray and 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 (QCT). The new-formed bone in distraction gap was selected as regions of interest (ROI) to measure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Then the rabbits were sacrificed and the new-formed bone samples were harvested to detect 3-point crushing strength. Results BMD of newly formed bone in group A, B and C was marked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D and E (P < 0. 01 ). After 2 weeks of consolidation, BMD in group A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other groups, bu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B and C. After 4 weeks of consolidation, BMD in group A and B was marked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C, D and E ( P < 0. 01 ). After 8 weeks of consolidation, BMD in group A was marked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other groups. While the BMD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group B and C, but the BMD in group B and C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D and E ( P < 0. 01 ). After 4 weeks of consolidation, the 3-point crushing strength of newly formed bone in group A was marked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B,C, D and E ( P < 0. 01 ) , which was still the same after 8 weeks of consolidation. And the crushing strength in group B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C, D and E ( P < 0.05 ). Conclusions Electroporation-mediated transfection of recombinant plasmid pIRES-hVEGF165-hBMP2 could greatly enhance osteogenesis and calcification. A combination of VECF and BMP may promote osteogenesis and angiogenesis simultaneously, so as to magnify the effect of each growth factor, resulting a synergetic eff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