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尾肠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尾肠囊肿 (tailgutcyst)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先天性囊肿 ,至今世界各国文献报告不到百例。 1885年 ,Middeldorpf〔1〕报告了一例骶骨前肿瘤患者 ,它的外壁结构与结肠相似 ,内有脂肪组织 ,但无浆膜层 ,他认为这是尾肠的遗留物。从那时起 ,有作者报告了一些先天、囊性或骶骨前肿瘤 ,认为是尾肠囊肿。直到1988年 ,Hjermstad等〔2〕报告了 5 3例直肠后囊性肿瘤 ,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尾肠囊肿。下面就成人直肠后囊性肿瘤 ,特别是尾肠囊肿的病因、分类、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一简要综述。1 分…  相似文献   
2.
3.
患者男,77岁.因左下腹可复性包块1年半,于2012年9月20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3年.50年前高处摔落,左膝关节损伤,自述未伤及其他处.查体:卧位时左下腹腹直肌外缘可触及直径2.5 cm腹壁薄弱区;立位时左下腹腹直肌外缘可见大小约7 cm肿物,突出于体表,表面光滑,质软,无压痛,边界尚清.肿块处B超检查:左侧腹壁肿物处见腹壁缺损,直径约2.1cm,站立位时可见腹腔内容物突出,范围约4.9 cm ×1.6 cm,部分为肠管样回声,可蠕动,部分为网膜样回声,内可见点状血流信号.腹部CT平扫:(平卧位)盆腔左前壁可见肠管进入腹壁肌间隙,未进入皮下脂肪(图1).诊断为左下腹易复性半月线疝,于2012年9月24日行腹壁疝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图2).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好术后6个月随访,未见疝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皮下负压引流器预防下消化道开腹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13例下消化道开放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腹壁缝合时是否放置皮下引流器,分为皮下引流组(78例)和对照组(35例)。比较两组病人切口愈合情况,分析切口愈合不良与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及开放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113例病人中,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14.2%(16/113),其中皮下引流组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5.1%(4/78),对照组为34.3%(12/3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影响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未放置皮下引流器(OR=14.510,95%CI 3.411~61.735,P=0.001)、糖尿病(OR=7.064,95%CI 1.286~38.789,P=0.024)及吻合口漏/残端漏(OR=15.004,95%CI 1.876~119.996,P=0.011)。结论 下消化道开放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较高,应用皮下负压引流器能有效减少其发生,且操作方便、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显露操作空间满意等优点,在临床上得以推广.我科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246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该术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缩血管物质与门脉高压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研究缩血管物质和门脉高压症之间关系的观点.方法 收集近年来报道血管紧张素Ⅱ和内皮素与门脉高压症之间关系的文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血管紧张素Ⅱ和内皮素通过肝星状细胞作用影响肝纤维化和门静脉压力.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和内皮素在门脉高压症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和内皮素拮抗剂能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进而改善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和剖腹手术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支持的效果和肠功能的恢复情况,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将32例结直肠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剖腹组行剖腹手术;腹腔镜组行腹腔镜手术,每组16例.所有病人于术后第1天起给予同样肠内营养,并逐量增加,共6 d,前4 d同时给予肠外营养.观察肝肾功能、血脂、前清蛋白(PA)、肠功能恢复时间、消化道症状和各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腹腔镜组较剖腹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显著提前(P=0.002).两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谷丙转氨酶经营养支持后与术前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剖腹组肌酐、尿素氮术前和营养支持后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2,P=0.012).剖腹组清蛋白营养支持后显著低于术前(P=0.001),两组营养支持后清蛋白和总蛋白剖腹组显著低于腹腔镜组(P=0.004,P=0.031).结论:结直肠癌病人术后EEN支持,有利于营养状况恢复,是安全、合理的营养支持途径.在EEN治疗下腹腔镜组在营养状况和肠功能恢复上较剖腹组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静脉输液技术的进步,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PICC置管没有被医护人员和患者完全接受的情况下,早期的静脉输液仍采用外周血管,有相当多部分的患者外周无可选的血管时采用会诊置管解决静脉输液问题。对于肘部直视下看不到血管的疑难患者,需要通过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MST)由PICC专业小组成员会诊,解决了血管细、水肿、肥胖等血管暴露差患者的输液问题。2013年2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研究保护性回肠造口是否可以降低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患者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病率及相关性。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1年5月-2020年8月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行直肠癌前切除术的患者108例实施保护性回肠造口(试验组)63例,未实施保护性回肠造口(对照组)45例。主要比较两组患者吻合口漏发病率,同时分析吻合口漏相关因素,统计永久造口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吻合口漏的总发病率分别为9.52%(6/63)和6.66%(3/45)(P=0.59),其中试验组发生A级吻合口漏2例,对照组无A级吻合口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33%比0,P=0.77);试验组发生B级吻合口漏4例,对照组2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67%比66.67%,P=0.45);试验组无C级吻合口漏.对照组发生C级吻合口漏1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比33.33%,P=0.7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实施保护性造口与否同吻合口漏的发生无关(P=0.26),肿瘤距肛缘距离关系吻合口漏的发生(P=0.01)。试验组术后永久造口率为9/63(16.67%)。结论保护性回肠造口在降低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病率方面并无显著优势,并有可能导致永久造口。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开展,但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癌中能否达到开腹手术同样的根治效果仍存一定争议.笔者总结2006年1月至2007年11月开展的162例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病例资料,并与前期开腹手术病例进行对比,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