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比分析锡伯族、汉族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方法 对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的48例锡伯族、57例汉族冠心病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各组间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斑块的发生率及冠状动脉病变的Gensini积分.结果 锡伯族、汉族冠心病患者内膜中膜厚度及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对照者(1.1±0.3 mm和1.0±0.1 mm比0.6±0.2 mm、88.3%和77.2%比38.0%,P<0.05),但锡伯族与汉族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锡伯族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少于汉族(1.82±0.24比2.54±0.31, P<0.05),冠状动脉病变的Gensini积分也明显低于汉族(8.23±1.35比15.84±2.68,P<0.05),且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锡伯族、汉族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重.结论 锡伯族和汉族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均重于正常对照者,但锡伯族和汉族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锡伯族和汉族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存在差异,且锡伯族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低于汉族;通过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程度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存在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左西孟旦和米力农对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急性发作时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的影响。 方法 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监护室2017年10月 ~ 2018年11月入住的HFrEF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左西孟旦组(66例)和米力农组(56例),在常规心衰指南用药的基础上,使用左西孟旦或米力农的同时采用脉搏指数连续心排出量(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在不同时段监测患者心指数(C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左西孟旦组和米力农组在年龄、性别、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均衡性检验无统计学差异;在左西孟旦组和米力农组之间0(h)时CI、GEDVI、ITBVI、EVLWI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左西孟旦组CI、GEDVI、ITBVI、EVLWI在0(h)、3(h)、8(h)、24(h)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米力农组0(h)CI与ITBVI除在0(h)与3(h)两结果相比无统计学意义,CI、GEDVI、ITBVI、EVLWI结果在其余各时间段两两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左西孟旦组和米力农组CI、EVLEI在0(h)与3(h)、8(h)、24(h)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TBVI、GEDVI除0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 结论 左西孟旦组与米力农组均可改善血流动力学,不同时间段其改善效果不同,通过PICCO监测可有效评估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并协助评估临床治疗决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哈萨克族围产期心肌病患者的监测及处理,以减少并发症,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哈萨克族围产期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围产期心肌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作了阐述。结果初产妇8例,经产妇4例,其中农民8例,工人3例,家庭妇女1例,占围产期哈萨克产妇324的0.076%。结论应加强维族围产期心肌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加强孕期及产后监测及处理,适时终止妊娠,以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本文观察了58例非甲状腺疾病CHF患者治疗前后BNP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体外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分别培养在含5.5mmol/L葡萄糖(正常对照组)、30mmol/L葡萄糖(高糖损伤组)、30mmol/L葡萄糖±50mg/L丹参多酚酸盐(低剂量丹参多酚酸盐组)和30mmol/L葡萄糖±100mg/L丹参多酚酸盐(中剂量丹参多酚酸盐组)、30mmol/L葡萄糖 200mg/L丹参多酚酸盐(高剂量丹参多酚酸盐组)的培养基中培养48h,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分别进行细胞活力、细胞培养上清液丙二醛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分泌量的测定。结果高糖损伤组及低、中、高剂量丹参多酚酸盐组的细胞活力、丙二醛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的分泌量与正常对照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中、高剂量丹参多酚酸盐组的细胞活力、丙二醛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的分泌量与高糖损伤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对体外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保护细胞线粒体、清除活性氧、提高内皮细胞抗氧化酶体系的活力和抑制内皮素1的分泌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新疆伊犁地区维族、锡伯族及汉族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比较经冠状动脉造影术明确诊断的110例维吾尔族、100例锡伯族及105例汉族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及Gensini积分。结果: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Gensini积分(13.52±1.85)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2.64±0.53)均明显高于锡伯族及汉族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锡伯族、汉族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Gensini积分〔(7.92±1.35)vs.(8.21±1.65),P>0.05〕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2.24±0.52)支vs.(2.32±0.63)支,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吾尔族与锡伯族、汉族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存在差异,且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均明显高于锡伯族及汉族冠心病患者,而锡伯族与汉族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原因可能与饮食习惯及早期治疗的机会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新疆伊犁地区维吾尔族、汉族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和斑块发生率。方法:检测80例维吾尔族和80例汉族冠心病患者血液hs-CRP、cIMT及斑块发生率并进行组间统计学比较。结果:维吾尔族、汉族冠心病患者hs-CRP、cIMT、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监测hs-CRP及cIMT可为冠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及汉族冠状动脉造影差异。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8月~2014年1月期间96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维吾尔族患者左旋之支近段、右冠近段大于哈萨克族,汉族左主干、左前降支近段、左前降支远段、左旋支近段、左旋支远段、右冠近段、右冠远段均大于维吾尔族,汉族左主干、左前降支远段、左旋支近段、左旋支远段、右冠远段均大于哈萨克族,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及汉族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存在显著差异,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疗效。方法 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7例,对照组5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20mg,3次/d口服,共12周。观察临床疗效,超声心动图检测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实验组临床显效率(61.2%vs 44.1%,P<0.05)、总有效率(94.0%vs 69.5%,P<0.05)均高于对照组,LVEF实验组,高于对照组,(46.5%±3.6%vs 41.6%±3.4%,P<0.05)。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曲美他嗪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可以作为治疗该病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