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慢性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患者的微生物培养结果对二期翻修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48例行二期翻修术治疗的THA术后慢性PJI(共48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一期清创手术时取出假体并置入万古霉素骨水泥占位器;待感染控制后应用骨水泥型假体进行二期翻修,术后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疗效评估指标为控制感染耗时?感染复发率?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Harris髋关节评分以及常规X线检查结果?结果:细菌培养阳性(culture positive,CP)35例,培养性阴性(culture negative,CN)13例?一期清创术后所有患者的感染均得到控制,CN组控制感染耗时较CP组长[(119.3 ± 30.1)d vs.(98.4 ± 25.9)d,P=0.03];二期翻修术后门诊随访9~49个月(平均29.6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和疼痛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但CN组疼痛VAS评分显著高于CP组[(2.8 ± 1.6)分 vs.(1.8 ± 1.2)分,P=0.03]?髋关节Harris评分显著低于CP组[(79.1 ± 9.1)分vs.(85.6 ± 7.1)分,P=0.01],术后优良率也明显较CP组低(53.8% vs. 85.7%,P=0.04)?CN组和CP组各有2例复发,但两组感染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4% vs. 5.7%,P=0.62)?结论:采用二期翻修术可有效控制THA术后的慢性PJI,但CN患者的翻修术疗效明显较CP患者差?推测提高病原微生物的检出率并针对性应用敏感抗生素可能对改善PJI翻修术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肥胖症是机体能量摄入大于消耗的一种慢性能量平衡失调状态,常伴发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多种疾病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当前发达国家肥胖患病率高达20%以上[2]。我国居民超重率为17.6%,超重人数2亿多人;肥胖率为5.6%,肥胖人数7000多万人[3]。肥胖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肥胖将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最大杀手。  相似文献   
3.
慢性病是现如今我国及全世界范围内都予以高度重视的疾病,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定期回访是慢病管控的有效措施。对此本研究从回访的意义及重要性、回访服务发展现状、发达国家回访形式、以及慢病回访服务未来发展中待解决的法律、网络平台和隐私保护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今后的慢病回访服务发展提供新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完全性脊髓损伤(SCI)患者在损伤早期大脑皮层结构是否存在改变及其与患者感觉运动功能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10月~2013年12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住院的13例完全性SCI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26.3±7.9岁(21~40岁)。同时招募健康对照15例,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25.7±5.8岁(20~38岁)。SCI患者损伤时间为64.4±20.3d(28~84d)。13例患者脊髓功能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评定均为A级,其中ASIA运动评分为36.5±25.9(18~55)分,针刺觉评分为43.3±27.3(27~88)分,轻触觉评分为42.5±30.3(25~80)分。所有SCI患者在入院当天接受结构MRI检查。MRI扫描后的结构数据用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的方法(VBM)来分析,对比分析13例完全性SCI患者和15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大脑灰质体积改变的区域。运用Pe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脑皮层结构改变与患者运动感觉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者相比,完全性SCI患者初级运动中枢、初级躯体感觉中枢和辅助运动区存在明显的灰质萎缩(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完全性SCI患者上述区域萎缩程度与患者的ASIA运动评分以及ASIA感觉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在损伤早期,完全性SCI患者初级运动中枢、初级躯体感觉中枢和辅助运动区存在明显的灰质萎缩,上述区域萎缩程度与患者的ASIA评分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