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22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病例进行修复,分析影响皮瓣成活的因素并观察疗效。结果22例中4例皮瓣表皮青紫,水肿明显,其中1例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18例血运良好。22例皮瓣全部成活。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管变异较少,切取简便,为修复足部包括足跟部、跟腱部、内外踝和足背部近1/2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我院收治的小儿肱骨髁骨折25例,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后行石膏托外固定。患儿术后回访10~16个月,平均随访13个月。随访时检查患儿患侧和健康侧关节的屈伸度和携带角。结果患儿获得骨性愈合,无一例出现神经肌肉挛缩及医源性神经损伤,其中优12例,良10例,优良率为88%。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法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优势在于创伤小,骨折固定稳定,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评价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09年2月—2016年5月该院11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采用胫骨髓内钉手术治疗及标准微创加压钢板法治疗.于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统计两种术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肿胀消退时间等并进行对比.结果 A组优35(63.63%)例,良13(23.63%)例,中7(12.73%)例,差0(0.00%)例,优良率为87.27%,有效率为100.00%.B组优23(41.82%)例,良14(25.45%)例,中12(21.82%)例,差6(10.91%)例,优良率为67.27%,有效率为89.09%.A组有效率及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肿胀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P<0.05),两组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值得肯定,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陈拓  腾立初  甘秀天  温科伟 《吉林医学》2010,(26):4471-4472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在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26例,采用Karlsson标准进行评定,。结果:26例均得到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4个月,优24例,良2例,差0例,优良率100%。结论:锁骨钩钢板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一种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onseti技术治疗不同年龄段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的远期效果。方法前瞻性将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8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按年龄分为A组(患儿年龄6个月)36例56足与B组(患儿年龄6个月)62例94足。所有患儿均随访3年,记录随访情况、治疗前后Dimedio分型、石膏矫形次数、跟腱切断手术率及复发率。结果本次研究对98例(246足)患儿随访3年,A组失访6例(10足),B组失访6例(8足);失访率为12.24%。两组足骨发育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优良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石膏矫形次数、跟腱切断手术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nseti技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远期疗效较好,复发率低,最佳治疗年龄段为6个月内,年龄6个月的患儿虽也可达到满意疗效,但石膏矫形次数及跟腱切断手术率增高。  相似文献   
6.
滕立初  陈拓  温科伟  陈涤新 《广西医学》2010,32(11):1445-1447
目的总结运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以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连线的中点为皮瓣的中心点设计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22例。结果伤口Ⅰ期愈合17例,皮瓣感染4例,经抗感染等治疗伤口愈合,静脉栓塞1例,重新吻合后皮瓣成活。随访平均8个月,效果均满意。结论股前外侧皮瓣可切取面积大,血运丰富,部位隐蔽,不损伤主要血管,是修复软组织缺损、瘢痕挛缩、局部感染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7.
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方法选择46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组(23例)和普通钢板组(23例)。观察患者术后1、3个月及1年3个时间段骨折愈合、肩关节功能、术后肩关节疼痛以及并发症等情况,采用Neer肩关节评分系统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er评分:术后1个月,锁定钢板组为42.9分±7.8分,普通钢板组为30.1分±6.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锁定钢板组为72.1分±9.5分,普通钢板组为58.4分±7.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锁定钢板组为82.9分±8.6分,普通钢板组为77.0分±7.5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普通钢板比较,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內固定坚强,术中软组织损伤少,对骨质血运的破坏小,更利于骨折愈合,可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正抗生素骨水泥置入术是在感染部位置入混合抗生素的骨水泥,使感染部位长期处于有效抗生素浓度状态,从而控制感染~([1])。本研究将万古霉素加入骨水泥治疗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7-03-2017-04期间经脊柱内固定术治疗后感染患者6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34)。观察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分别采用PFNA(PFNA组,n=52)和DHS(DHS组,n=67)治疗并随访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19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疗效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两组间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PFNA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DHS组低。PFNA组和DHS组优良率分别为90.38%和86.56%。PFNA组与DHS组骨折愈合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FNA和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在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但PFNA内固定平均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最少,内固定更稳固,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骨折愈合时间短,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合理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