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经内镜逆行胆道支架置入术与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治疗肝门胆管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肝门胆管癌患者62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1)和研究组(n=31),对照组采用经内镜逆行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支架置入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肝功能和黄疸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支架置入成功率(93.5%)明显高于对照组(77.4%),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22.6%)明显低于对照组(42.0%),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均得到改善,研究组患者的ALP、ALT、DBIL、γ-GGT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黄疸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6%、74.2%,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肝门胆管癌患者应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治疗,可以有效提高胆道支架置入成功率,改善黄疸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 背景:对于凝血功能障碍和实质性脏器出血的患者,单单使用常规外科技术止血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医用可吸收止血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目的:回顾临床常用可吸收止血材料的研究现状,为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止血材料提供指导。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0-02/2010-02关于止血材料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生物材料;止血材料;生物可吸收材料;止血效果;止血机制”或“biomaterial;hemostatic material;bioresorbable material;hemostasis effect;hemostatic mechanism”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选入文章内容与生物可吸收止血材料及其应用有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文献类型包括综述和临床研究。排除重复研究及内容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文献。 结果与结论:通过对文献的复习可知,近年来国内外主要应用的可吸收止血材料包括纤维蛋白胶、氧化纤维素和氧化再生纤维素、α-氰基丙烯酸酯类组织胶、可吸收性明胶海绵、微纤维胶原等。不同的止血材料其止血机理和止血效果均不相同,只有在充分的了解各种止血材料性能的基础上合理选择使用止血材料,才能在临床工作中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生物材料;止血材料;生物可吸收;止血效果;止血机制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21.042  相似文献   
3.
背景:小鼠心脏移植模型目前有颈部移植和腹腔移植。由于颈部空间狭窄,颈总动脉相对细小,移植心脏易于周围组织粘连,限制移植心脏搏动,不利于移植物长期观察。腹主动脉相对较粗,易于吻合,且长期血管通常率高,能够对移植心脏长期观察进行慢性移植物血管病变研究。 目的:对小鼠腹部心脏移植的技术方法进行改进,为进行移植免疫学研究提供动物模型。 方法:采用供心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供心肺动脉与受体下腔静脉端侧吻合方法对小鼠进行腹部心脏移植,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3组,同系移植组为同种同基因C57→C57,同种移植组为同种异基因Babl/c→C57,抗CD45RB mAb组为抗CD45RB mAb 200 μg腹腔注射Babl/c→C57。以供心搏动有力,且小鼠存活72 h以上视为移植成功。设移植后40 d为观察终点。 结果与结论:共实施手术36例次,受体存活30只,成功率为83.3%。其中受体准备时间为(15±2) min,供心摘取时间为(8±1) min,血管吻合时间为(33±2) min。抗CD45RB mAb腹腔注射组小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较同种移植组明显延长(P=0.001)。提示所建立的小鼠心脏移植模型稳定可靠,可用于移植免疫学方面的研究。抗CD45RB mAb可明显延长移植心脏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4.
生物医用可吸收止血材料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背景:对于凝血功能障碍和实质性脏器出血的患者,单单使用常规外科技术止血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医用可吸收止血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的:回顾临床常用可吸收止血材料的研究现状,为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止血材料提供指导.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0-02/2010-02关于止血材料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生物材料;止血材料;生物可吸收材料;止血效果;止血机制"或"biomaterial;hemostatic material: bioresorbable material;hemostasis effect; hemostatic mechanism" 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选入文章内容与生物可吸收止血材料及其应用有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文献类型包括综述和临床研究.排除重复研究及内容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文献.结果与结论:通过对文献的复习可知,近年来国内外主要应用的可吸收止血材料包括纤维蛋白胶、氧化纤维素和氧化再生纤维素、α-氰基丙烯酸酯类组织胶、可吸收性明胶海绵、微纤维胶原等.不同的止血材料其止血机理和止血效果均不相同,只有在充分的了解各种止血材料性能的基础上合理选择使用止血材料,才能在临床工作中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出血是腹腔镜下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中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1]。术中少量持续出血就会造成手术视野不清,增加手术难度,如出血量较大则很难在腹腔镜下止血。脾蒂的处理是LS的关键,目前多采用钛夹离断法或Ligasure离断法[2]。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本科对30例腹腔镜脾切除患者采用不  相似文献   
6.
背景:小鼠心脏移植模型目前有颈部移植和腹腔移植.由于颈部空间狭窄,颈总动脉相对细小,移植心脏易于周围组织粘连,限制移植心脏搏动,不利于移植物长期观察.腹主动脉相对较粗,易于吻合,且长期血管通常率高,能够对移植心脏长期观察进行慢性移植物血管病变研究.目的:对小鼠腹部心脏移植的技术方法进行改进,为进行移植免疫学研究提供动物模型.方法:采用供心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供心肺动脉与受体下腔静脉端侧吻合方法对小鼠进行腹部心脏移植,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3组,同系移植组为同种同基因C57→C57,同种移植组为同种异基因Babl/c→C57,抗CD45RB mAb组为抗CD45RB mAb200 μg腹腔注射Babl/c→C57.以供心搏动有力,且小鼠存活72h以上视为移植成功.设移植后40d为观察终点.结果与结论:共实施手术36例次,受体存活30只,成功率为83.3%.其中受体准备时间为(15±2)min,供心摘取时间为(8±1)min,血管吻合时间为(33±2)min.抗CD45RB mAb腹腔注射组小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较同种移植组明显延长(P=0.001).提示所建立的小鼠心脏移植模型稳定可靠,可用于移植免疫学方面的研究.抗CD45RB mAb可明显延长移植心脏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7.
正肝门部胆管癌约占所有胆管癌类型的60%~80%,主要指肝总管、左右肝管及汇合部黏膜上皮癌~([1])。肝门胆管癌最早的报道可追溯到1957年,经过多年的探索,现临床普遍认为肝门部胆管癌的唯一有效的根治方法仍是手术根治性切除,但研究~([2])发现由于周围重要结构毗邻及解剖部位较深等原因导致手术开展难度较大,挑战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胰腺癌细胞PANC-1增殖、凋亡和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干扰素-β(IFN-β)通路的影响。 方法体外培养PANC-1细胞,阴性对照组不干预,利多卡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用20、40、80 mg/L利多卡因干预,阳性对照组用10 mg/L吉西他滨干预。采用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率和凋亡率,酶标仪检测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FN-β水平,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STING、IRF3、Akt和Caspase-3 mRNA及蛋白水平。 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利多卡因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细胞增殖率、TNF-α水平、Akt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率、IFN-β水平及STING、IRF3、Caspase-3 mRNA和蛋白水平增加;利多卡因组随利多卡因剂量增加呈剂量效应关系,但利多卡因组效应未及阳性对照组(P<0.05)。 结论利多卡因抑制PANC-1细胞增殖,促进PANC-1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STING/IRF3/IFN-β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9.
CD4~+CD25~+CD127~-T细胞在抗CD45RB抗体诱导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CD4+CD25+CD127-T细胞在抗CD45RB抗体诱导的免疫耐受中所发挥的作用,从而阐明抗CD45RB抗体诱导免疫耐受作用的机制。方法:体内实验建立小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观察抗CD45RB抗体对移植物生存期的影响。体外实验观察抗CD45RB抗体对T细胞增殖抑制能力和对CD4+CD25+CD127-T细胞生成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和混合细胞中CD4+CD25+CD127-T细胞百分率,ELISA法检测血清和培养液中IL-2和IL-10含量,Real-TimePCR法检测脾脏和混合细胞中Foxp3基因的表达,移植心脏病理学观察。结果:抗CD45RB抗体显著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P0.01),对ConA刺激引起的T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能力(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CD4+CD25+CD127-T细胞百分率和Foxp3 mRNA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05),实验组IL-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但IL-10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病理结果显示对照组移植心脏出现典型细胞免疫性损伤病理改变,而实验组中几乎无炎性细胞浸润现象。结论:抗CD45RB抗体能显著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其诱导免疫耐受机制与上调CD4+CD25+CD127-T细胞百分率和增加Foxp3 mRNA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Uncut Roux-en-y吻合方式对胃癌病人的疗效及对其检验指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我院2018年3月~2021年2月收治的远端胃癌病人96例,均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根据吻合方式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46例,采用改良U-RY吻合术治疗,对照组病人50例,采用U-RY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第1天引流量)、手术前后肿瘤相关指标(CEA、CA19-9)、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年的预后情况。结果 除术后第1天引流量外,研究组的其余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的肿瘤相关指标(CA19-9、CEA)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病人的肿瘤相关指标(CA19-9、CEA)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8.7%vs 30.0%,P<0.05);术后1年,两组病人的生存率和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97.8%vs 96.0%,4.3%vs 6.0%,P>0.05)。结论 腹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