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GADA、ICA、IAA及IA-2测定在糖尿病诊断分型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检测在糖尿病分型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30例1型糖尿病、168例2型糖尿病及10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GADA、ICA、IAA及IA-2检测。结果 GADA、ICA、IAA及IA-2在1型糖尿病组中检出率分别为60%、40%、40%、6.67%,在2型糖尿病组分别为21.18%、14.29%、1.19%、0.60%,以及健康人群中分别为1.00%、1.00%、0.00%、0.00%。1型糖尿病阳性率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阳性率。GADA最易检出,IA-2只在,TIDM中检出率高。联合抗体检测较单一抗体检测检出率高。结论 GADA是糖尿病最有价值免疫学指标,IA-2是急性1型糖尿病免疫学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糖尿病高渗状态诱发横纹肌溶解情况.方法回顾了16例(男9例,女7例)糖尿病高渗状态住院病例,其中6例(37.50%)生化指标提示横纹肌溶解.将横纹肌溶解组与非横纹肌溶解组的临床及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横纹肌溶解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及肌红蛋白(Mb)分别是非横纹肌溶解组的30倍与50倍.血清葡萄糖(BG)、钠(Na+)水平及有效血浆渗透压明显高于非横纹肌溶解组(P<0.05).与之相反,血清钾(K+)及磷(P2-)水平明显低于非横纹肌溶解组(P<0.05).两组肾功能衰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0%比60.00%,P=0.0736),但尿素氮(BUN)及肌酐(Cr)水平明显高于非横纹肌溶解组(P<0.05).无一例在住院期间被诊断横纹肌溶解.结论横纹肌溶解症在糖尿病高渗状态并非罕见,常被忽略.建议对糖尿病高渗状态患者入院后,常规进行有关肌酶尤其CK、Mb检测,以早期发现横纹肌溶解症,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高渗状态横纹肌溶解症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糖尿病高渗状态诱发横纹肌溶解情况。方法回顾了16例(男9例,女7例)糖尿病高渗状态住院病例,其中6例(37.50%)生化指标提示横纹肌溶解。将横纹肌溶解组与非横纹肌溶解组的临床及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横纹肌溶解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及肌红蛋白(Mb)分别是非横纹肌溶解组的30倍与50倍。血清葡萄糖(BG)、钠(Na^+)水平及有效血浆渗透压明显高于非横纹肌溶解组(P〈0.05)。与之相反,血清钾(K^+)及磷(P2^-)水平明显低于非横纹肌溶解组(P〈0.05)。两组肾功能衰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0%比60.00%。P=0.0736),但尿素氮(BUN)及肌酐(Cr)水平明显高于非横纹肌溶解组(P〈0.05)。无一例在住院期间被诊断横纹肌溶解。结论横纹肌溶解症在糖尿病高渗状态并非罕见,常被忽略。建议对糖尿病高渗状态患者入院后,常规进行有关肌酶尤其CK、Mb检测,以早期发现横纹肌溶解症,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化血清蛋白在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患者中检测的价值。方法:对134例糖尿病患者,82例糖耐量受损(IGT)患者、26例高糖伴高脂患者及241例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的GSP、FBG、TG及CH测定分析。结果:DM组GSP、FBG、TG、CH与对照组之间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1)。IGT组TG、CH与对照组之间结果无明显变化(P>0.05),而IGT组GSP、FBG、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高糖高脂组与对照组GSP、FBG、TG、CH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GSP浓度的增高与糖尿病血糖升高及高脂血症有密切关系,GSP检测对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的疾病控制及疗效观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糖调节受损的胰岛素抵抗与胰岛β细胞功能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糖调节受损(IGR)是介于正常糖耐量(NGT)与糖尿病(DM)之间的中间异常代谢状态,是所有2型糖尿病(T2DM)发病前的必经阶段。有3种表现形式: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低减(IGT),以及兼有IFG与IGT(IFG/IGT)。与T2DM的两个重要病理生理特征胰岛素抵抗(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相同,IFG和IGT发病与β细胞功能受损和IR有关。IFG主要以肝脏IR和基础状态胰岛素分泌缺乏为特征,而葡萄糖刺激的早期胰岛素分泌轻度受损:IGT则表现为基础胰岛素分泌正常,而以早、晚期胰岛素分泌减少及与肌肉IR为特征。两者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特征,因此预防其发展为糖尿病时,可能应采取不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日趋升高,据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25年,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将增至3亿,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将达到4000万,其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在国外约占90%,在国内则更高。T2DM的病因、发病机制复杂,至今还没有完全阐明,但总的来说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胰岛β-细胞分泌缺陷是T2DM发病机制的两个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成人缓发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成人缓发型自身免疫糖尿病系糖尿病的新亚型。 90年代中期以后 ,随着GAD Ab检测方法的成熟 ,对本病研究成为糖尿病 (DM)领域研究的新热点 ,并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仍不少问题有待解决。一、沿革 :1977年 ,Irvine等[1] 首次报道 11%的 2型糖尿病 (DM2 )患者胰岛 β细胞胞浆抗体 (ICA)阳性 ,其中 6 0 % 2年后需要胰岛素治疗 ,但程度较轻。这组患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史及家族史者较多 ,故认为其实属 1型糖尿病 (DM1)的早期非胰岛素依赖阶段 ,最终将发展到对胰岛素的依赖。 2 0世纪 80年代后 ,随着ICA检测的广泛应用 ,证实…  相似文献   
8.
者PE患病率增加(均P<0.05),其余因素对糖尿病患者PE患病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因高龄、长病程、高血糖、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等多种危险因素相互累积而易致LEDVT,伴有急性并发症、胸部症状、下肢症状的重症糖尿病患者为PE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9.
糖化血清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血糖监测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糖化血清蛋白可否作为糖尿病血糖控制指标及诊断辅助指标。方法:对42例糖尿病患者及42例糖尿病患者及42例正常健康个体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血清蛋白测定。结果:糖化血清蛋白与空腹血糖显著相关(r=0.70,P<0.01),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5.71%、92.85%和89.25%。结论:糖化血清蛋白可作为血糖控制指标及诊断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0.
激光外照射治疗糖尿病足溃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激光外照射对糖尿病足溃疡愈合是否有促进作用。方法 对 40例糖尿病足患者分成激光外照射 +传统治疗组与单纯传统治疗组 ,其中治疗组 2 4例 ,对照组 1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的传统治疗 ,治疗组另接受激光外照射治疗。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达 75 .0 0 %VS .43 .75 % ;95 .83 %VS .87.5 0 %。P <0 .0 1,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溃疡平均治愈时间分别为 2 8.42± 14 .2 0日VS .42 .2 6± 2 0 .43日 (P <0 .0 1)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激光外照射疗法对糖尿病足溃疡治疗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