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人源性抗角蛋白单链抗体在巴氏毕赤酵母的分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巴氏毕赤酵母表达人源性抗角蛋白单链抗体。方法:从已构建好的质粒p3MH/ScFv中亚克隆目的片段ScFv并插入酵母表达载体p^PIC9K,构建成重组质粒p^PIC9K/ScFv,并测序鉴定。通过电转将重组质粒p^PIC9K/ScFv整合到巴氏毕赤酵母菌GS115的染色体上。经G418筛选得到高拷贝转化子及Mut表型鉴定后,用含0.5%甲醇的培养基诱导其分泌表达。结果:通过6天的诱导,该系统成功表达了抗角蛋白单链抗体,Western blot实验证实表达产物具有特异性。结论:获得了真核表达的抗角蛋白单链抗体,为其应用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抗角蛋白抗体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CHO(dhfr^-)细胞中表达。方法:从含抗角蛋白抗体基因的原核Fab表达载体中,扩增VH及VL基因。以回收的PCR产物为模板,用重叠PCR扩增带有前导序列的VH、VL基因。经XbaⅠ/BamHⅠ和XhoⅠ/HindⅢ酶切后,分别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WD中,构建重组载体pWDkH。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用lipofectAMINE2000转染CHO(dhfr^-)细胞。取培养上清检测抗人角蛋白全IgG的表达。结果:构建了抗人角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WDkH,并在CHO(dhfr^-)细胞中表达:结论:在CHO(dhfr^-)细胞中成功地表达了具有抗原结合活性的抗人角蛋白IgG,为其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生殖器疱疹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研制有效的生殖器疱疹病毒疫苗是预防和治疗HSV-2感染的关键,文中探讨制备腺病毒介导的HSV-2 gD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 , DC)疫苗的可行性。方法将HSV-2 gD蛋白基因克隆到质粒载体Shuttle-2,重组质粒酶切鉴定、测序鉴定后构建重组腺病毒pAdeno-HSV-2 gD。分离小鼠骨髓DC细胞, pAdeno-HSV-2 gD转染DC细胞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型,用免疫组化法、RT-PCR、SDS-PAGE和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HSV-2 gD的表达情况。结果以HSV-2病毒DNA为模板,采用gD基因引物扩增出相应的目的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PCR产物gD基因同预期的大小一致(1182 bp)。 pAdeno-gD DNA用脂质体法转染293细胞10 d,反复冻融获得pAdeno-HSV-2 gD重组腺病毒,活性为4×1010 IU/mL。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成熟DC和腺病毒感染后DC,CD40含量为(74.2±3.9)%、(81.3±3.1)%,CD80含量为(73.9±4.1)%、(80.4±2.9)%,CD86含量为(76.1±5.5)%、(83.7±3.9)%,均较不成熟DC的CD40、CD80、CD86含量[(9.7±0.5)%、(7.5±1.2)%、(5.2±1.1)%]升高(P<0.01)。 pAdeno-HSV-2 gD-DC和细胞因子刺激诱导成熟的DC细胞表面分子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RT-PCR、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证明HSV-2 gD能在DC细胞内表达,表达产物的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发现,在相对分子质量为43000处有外源蛋白表达,与预期蛋白条带一致。结论成功制备了pAdeno-HSV-2 gD-DC疫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成人头颈部白癜风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并进行量化分析,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线索。方法:以头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简体中文版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对确诊为头颈部白癜风和头面部脂溢性皮炎的患者进行面对面调查评估。结果:成人头颈部白癜风患者DLQI和CES-D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DLQI分值与CES-D之间存在正相关(r=0.48,P〈0.05)。结论:头颈部白癜风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及早进行治疗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08nm准分子激光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KC)增殖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不同剂量准分子激光照射后12h及24h对HKC增殖的影响;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干细胞生长因子(SCF)、集落细胞生长因子(GM-CS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浓度;DNA Ladder法检测准分子激光照射后HKC晚期凋亡情况。结果细胞活力与照射剂量呈负相关,照射后12h的细胞活力与24h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308nm准分子激光剂量在100~300mJ/cm2时,HKC分泌SCF,GM-CSF,bFGF的增加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0mJ/cm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6h后分泌的SCF,GM-CSF,bFGF开始增加,24h后达到峰值。准分子激光照射可诱导HKC出现晚期凋亡。结论308nm准分子激光可能通过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分泌SCF,GM-CSF,bFGF等促进黑素细胞增殖分化的细胞因子,使白癜风皮损复色。  相似文献   
6.
银屑病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屑病是受遗传、环境及社会心理因素等共同影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在心理因素方面,国内外学者已做了多方面探讨 [1- 3],近年来杨雪琴等 [4]对银屑病的心身疾病属性进行了研究 ,通过实验发现银屑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增多并抑制淋巴细胞转化,还发现银屑病患者自主神经调节功能降低 [5]。 Brooks的研究资料表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可影响交感神经的兴奋性 [6]。为进一步探讨银屑病患者是否存在血管紧张素Ⅱ的异常情况,我们采用了 125I均相竞争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 30例银屑病患者和 24例正常人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 一、病例 30例寻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联合强脉冲光和射频对雀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5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采取联合强脉冲光和射频治疗,每21d治疗1次,共3~5次,治疗前后观察疗效。结果150例雀斑患者经过3~5次治疗后,52例痊愈,58例显效,34例好转,6例无效,显效率为73.3%,有效率为96.0%。结论联合强脉冲光和射频对雀斑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白癜风患者心理调查与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樊建勇  杨慧兰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2):1390-1392
目的:对白癜风患者心理进行调查并作结果分析。方法: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40例暴露部位白癜风患者和30例非暴露部位白癜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SCL-90测评结果显示:白癜风患者暴露组、白癜风患者非暴露组在人际关系、焦虑和抑郁项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HAMD、HAMA测评结果显示:白癜风患者暴露组、白癜风患者非暴露组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白癜风患者暴露组HAMA得分大于14分,存在焦虑症状。结论:白癜风患者可能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本研究为白癜风患者的心理干预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白癜风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白癜风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局限性或泛发性色素脱失为特征的一种碍容性皮肤粘膜疾病,因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众说纷纭,治疗比较困难,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医生及患者。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我刊就白癜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目前的治疗方法及研究进展等话题,特邀广州军区总医院皮肤科杨慧兰主任等专家撰文进行专题讲座,欢迎广大读者来信来函交流讨论。主要内容包括:第一讲:白癜风的治疗现状与进展第二讲:白癜风与遗传因素第三讲:白癜风与精神因素第四讲:白癜风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第五讲:白癜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进展第六讲:白癜风的鉴别诊断第七讲:儿童白癜风的研究进展第八讲:白癜风的光疗法第九讲:白癜风的手术疗法第十讲:白癜风的药物疗法第十一讲:白癜风的中医药疗法  相似文献   
10.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是一种新的真核基因表达系统,由于其有许多突出的优点,越来越受到分子生物学界的重视,已有多种重组蛋白在该系统成功表达。本文从表达菌株、表达载体、转化及整合、外源蛋白的表达及修饰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并分析了影响毕赤酵母高效表达外源蛋白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