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7年7月至2009年12月,我们采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瓣修复手指创面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动脉静脉化、利用动脉分支回流治疗川型末节断指再植的成活率,何者为优选。方法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将50例Ⅲ型末节断指患者分成A、B两组,每组25例,所有Ⅲ型末节断指的远端均无可供吻合静脉、有两条以上指动脉及近端断面有可供吻合掌侧静脉、双侧指动脉。A组25例采用动脉静脉化;B组25例利用动脉分支处理静脉回流;比较两组的成活率。结果A组(动脉静脉化组)25例27指,成活23指,成活率为85.19%。B组(利用动脉分支回流组)25例29指,成活24指,成活率为82.76%。两组(动脉静脉化组和利用动脉分支回流组)的成活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这两种方法均重建了静脉通道,有效地解决了Ⅲ型末节断指再植静脉回流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腕前区微型静脉皮瓣在合并皮肤软组织和血管缺损性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2年4月~2013年3月在本院接受缺损性断指再植术的6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腕前区微型静脉皮瓣桥接(A组,32例)和血管移植后带蒂皮瓣修复(B组,35例),比较两组的术后皮瓣参数(术后皮瓣成活率、皮瓣外形、皮瓣颜色、皮肤感觉)和供区影响参数(外形、皮肤感觉、功能)。结果 A组2例皮瓣完全坏死,1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延迟愈合;B组完全坏死3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2例,经换药后愈合。两组的术后皮瓣成活率、皮瓣颜色、皮肤感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瓣外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供区皮肤感觉、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前区微型静脉皮瓣适用于缺损面积不大的合并皮肤软组织和血管缺损性断指再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丑角样鱼鳞病胎儿产前超声声像特征。 方法结合基因检测结果和产后胎儿标本检查结果,对2004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漳州市第三医院、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贵州省织金县人民医院诊断和会诊的5例丑角样鱼鳞病胎儿产前超声诊断作出验证,并汇总文献对鱼鳞病胎儿产前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产前超声发现5例鱼鳞病胎儿均存在颜面部异常和肢体异常,主要表现为唇外翻和双手手指姿势固定呈握拳状(4例伴睑外翻和鼻扁平)。其他异常包括:3例皮肤增厚和(或)皲裂,2例羊水异常。5例胎儿中1例临床全外显子组检测结果提示在ABCA12基因上检出复合杂合变异。5例出生后均检出皮肤增厚发黄、断裂,眼睑外翻、唇外翻、小耳、鼻扁平、末端肢体固定等特征,证实产前超声诊断正确。 结论产前超声是筛查和检出胎儿丑角样鱼鳞病的有效方法,颜面部异常和肢体异常是诊断丑角样鱼鳞病的重要声像特征。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探讨指动脉顺行及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指端缺损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东凤人 民医院 2017 年 1 月 1 日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收治的需进行指端缺损治疗的患者 67 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顺行组 (n = 31)行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逆行组(n = 36)行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两点 辨别觉情况、组指间关节活动度、患指功能评定情况及术后 6 个月感觉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顺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两 点辨别觉均优于逆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效果较好,且手术 时间短,患者预后情况好。  相似文献   
6.
沙坪坝区5家综合性医疗机构及13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于2008年6月开始实施药品集中招标统一配送工作,并执行市场最低零售价销售.目前,全区综合性医疗机构集中招标统一配送的药品目录品种为1823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集中招标统一配送的药品目录品种为965种.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分析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手指复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7 月 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收治的手指复杂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 27 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对其治 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27 例患者均皮瓣成活,未发生血管危象,1 例外伤性缺损患者和 2 例感染性缺损患者皮瓣远 端发生少量的坏死,给予换药后,伤口获得良好愈合。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随访时间在 6 ~ 20 个月之间。末次随访后, 治疗效果评价优者 15 例,良者 9 例,差者 3 例,优良率为 88.89 %。结论:针对手指复杂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掌背动脉皮 瓣修复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沙坪坝区通过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的打造实现区域卫生信息资源共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区域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可极大地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最大限度降低差错率.辖区居民通过区域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可避免不必要地重复检查及各级医院的频繁往返,极大地方便了辖区居民的就医,节省了看病费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拇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掌侧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应用拇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掌侧皮肤缺损12例.结果本组皮瓣全部成活,10例获6个月~2年随访,皮瓣质地良好,外形逼真,有罗纹,两点辨别觉4-7mm.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7例,良3例。供足行、走、跑、跳功能正常。结论应用拇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掌侧皮肤缺损能最大程度地恢复患指外形和功能,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陈华  樊川  邢星 《重庆医药》2009,38(13):1585-1586
沙坪坝区通过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的打造实现区域卫生信息资源共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区域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可极大地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最大限度降低差错率。辖区居民通过区域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可避免不必要地重复检查及各级医院的频繁往返,极大地方便了辖区居民的就医,节省了看病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