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报告11例心脏刀刺伤的成功诊治经验,讨论心脏刀刺伤的诊断、休克的防治、心脏修补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胸腔穿刺术正如文献报道一样具有较多的缺点,如穿刺深度靠医生的手对刺破壁层胸膜的主观感觉来判断,而操作常需要2人进行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将三通开关阀式穿刺针的方法嘲,与负压进针技术原理结合,兼顾两者优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梁万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2):1844-184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自1987年法国Mouret首创以来,在临床上得到了迅速推广和普及,LC的手术指征逐渐放宽,使一些复杂的病例得以实施。为了保证手术的安全,避免或防治并发症发生,必须掌握LC的一些特殊因素与各种处理方法,现将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1病例介绍 患者,女,53岁,工人.4月前出现进食梗噎,曾按"咽炎"治疗好转.后因贫血(Hb 40 g/L),住院治疗期间再次出现进食梗噎、纳差、进行性消瘦.经消化道钡餐摄片示:食管下段、贲门上有一长约10 cm之管壁黏膜破坏,左前壁有充盈缺损,其上段食管明显扩张,造影剂尚能通过,胃十二指肠未见器质性病变,符合食管贲门癌.进一步行电子胃镜检查:距门齿30 cm处黏膜隆起并突向管腔,表面有污秽苔,狭窄无法通过,仅取活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出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出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结果:200例PTMC患者中,中央区淋巴结转移70例,转移率为35.00%;经单因素分析,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有无被膜侵犯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经多因素分析,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有无被膜侵犯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TMC患者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肿瘤侵犯被膜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必要时可进行中央区淋巴结清除,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1990年1月~1995年1月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1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85年5月以来,共收治了自发性气胸88例,大多数内科治疗可愈。对自发性血气胸及顽固性自发性气胸手术效果满意,术后随访无复发。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88例中,男84例,女4例。年龄15~77岁,平均34岁;15~45岁68例,46~77岁20例。发生于右侧肺44例次,左侧52例次,双侧7例。其  相似文献   
8.
Lichtenstein无张力修补治疗腹股沟疝38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分析本院从2002年6月至2008年10月对387例,408侧(Ⅰ型32侧,Ⅱ型108侧,Ⅲ型211侧,Ⅳ型57侧)腹股沟疝行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经验和效果.方法 201侧疝行Plug Mesh修补术,207侧疝行Lichtenstein修补.结果 患者腹股沟疝均得到治愈,效果满意,无1例复发,无伤口感染发生.患者平均年龄63岁,平均住院3.5d.平均随访25个月.术后有8侧疝(1.96%)出现局部血肿,11侧疝(2.7%)有伤口局部感觉异常,3侧疝(0.74%)出现阴囊积液.186例(48.06%)肌肉注射镇痛剂1次,155例(40.05%)口服镇痛剂,其余46例(11.89%)未使用镇痛剂.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满意,Lichtenstein无张力修补可能是大多数腹股沟疝治疗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9.
邓泽虎  罗晓勇  梁万明  王济明 《西部医学》2009,21(12):2142-2143
目的观察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对105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门静脉高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常规手术组74例,预防性手术组31例,术后随访12-84个月,观察术后出血率和病死率。结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肝功能Child A和Child B级患者疗效好,而Child C级患者疗效差。术后出血率和病死率比较,常规手术组和预防手术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疗效满意;预防性手术不能有效预防出血和改善预后,因此行预防性手术应慎重。  相似文献   
10.
PICC导管留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万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0):1547-1549
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自20世纪90年代应用于临床以来,其导管留置技术在临床上已得到比较广泛地推广使用,其具有并发症少、静脉留置时间长、穿刺技术易掌握、病人易接受的特点.现将该技术相关情况综述如下,以便在基层医院能良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