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腰椎间盘手术后椎间隙感染 ,文献报道的发病率为 0 .8%~ 3.2 % ,虽不多见 ,但临床表现特殊 ,诊断并不困难。自1990年 4月~ 1998年 4月本院共收治、治愈 5例 ,其中 3例系手术治愈。1 临床资料本组 5例 ,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30~ 4 8岁 ,平均 4 0岁。其中 3例系传统手术半椎板切除及开窗髓核摘除 ,2例系经皮穿刺髓核切吸术后。 5例中 ,4例由外院转入 ,病椎间隙L4~ 53例、L5~ S12例。术后发病时间为第 14~ 18天 ,再入院时间为术后 16~ 2 2 d。临床特点 ,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 ,本已消失的神经根性刺激痛又复出现。伴有难以忍受的痉…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手术后椎间隙感染,文献报道的发病率为0.8%~3.2%,虽不多见,但临床表现特殊,诊断并不困难。自1990年4月~1998年4月本院共收治治愈5例,其中3例系手术治愈。1 临床资料 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30~40岁,平均40岁。其中3例系传统手术半椎板切除及开窗髓核摘除,2例系经皮穿刺髓核切吸术后,5例中,4例  相似文献   
3.
背景:目前成人股骨头非创伤性坏死的治疗方法较多,但远期疗效大多不肯定.目的:观察带血管蒂臀中肌骨瓣移植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和自体松质骨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彻底刮除病灶死骨、骨形态发生蛋白混合自体松质骨加带血管蒂的臀中肌骨瓣移植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69例83髋.股骨颈部的缺损用取自大转子的臀中肌骨瓣嵌入,不作内固定.治疗后定期复查髋正位X射线片.结果与结论:患者随访12~120个月,患者治疗后的髋关节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关节活动度改善.根据中华医学会推荐的100分评分法进行评价,优48髋(58%),良27髋(33%),可6髋(7%),差2髋(2%),优良率为90%.提示带血管蒂的臀中肌骨瓣移植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和自体松质骨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创伤小,能促进坏死骨修复.但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背景:目前成人股骨头非创伤性坏死的治疗方法较多,但远期疗效大多不肯定。 目的:观察带血管蒂臀中肌骨瓣移植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和自体松质骨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彻底刮除病灶死骨、骨形态发生蛋白混合自体松质骨加带血管蒂的臀中肌骨瓣移植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69例83髋。股骨颈部的缺损用取自大转子的臀中肌骨瓣嵌入,不作内固定。治疗后定期复查髋正位X射线片。 结果与结论:患者随访12~120个月,患者治疗后的髋关节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关节活动度改善。根据中华医学会推荐的100分评分法进行评价,优48髋(58%),良27髋(33%),可6髋(7%),差2髋(2%),优良率为90%。提示带血管蒂的臀中肌骨瓣移植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和自体松质骨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创伤小,能促进坏死骨修复。但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12个月的特立帕肽治疗在预防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椎体成形术(PVP)后再发骨折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PVP术后接受特立帕肽治疗(99例)及唑来膦酸治疗(192例)的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对每一年随访期内两组患者新发椎体骨折风险进行分析.使用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混合线性效应模型(LMMRM)对两组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EQ-5D)及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Logistic回归校正基线资料后显示,特立帕肽组在第2~4年的随访期内新发骨折的风险明显低于唑来膦酸组(第2年,OR=0.149,95%CI=0.021~0.741,P<0.05;第3年,OR=0.011,95%CI=0.001~0.133,P<0.01;第4年,OR=0.017,95%CI=0.001~0.222,P<0.01).经过LMMRM模型校正后显示,相对于唑来膦酸组,特立帕肽组患者的EQ-5D评分呈现上升的趋势,腰背部VAS评分呈现下降的趋势.结论 12个月的特立帕肽皮下注射治疗可有效降低PVP术后患者再发骨折的风险,同时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1988年以来,我们采用祛痛散口服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48例,其中30例进行了“CT”治疗前后的检查,结合临床症状体征,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329例,女119例;年龄22~72岁,平均47岁;病史0.5~22年,平均12年。主要症状:腰痛男109例,女42例;腿痛男220例,女77例。体征:脊柱侧弯男32例,女27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男221例,女69例。CT检查阳性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1.2 治疗方法 祛痛散由全蝎、蜈蚣、红花、桃仁等8味中药制成。其中重用全蝎、蜈蚣制成散剂,每剂药量为3.6g。服法:每日1剂,温水送服,4周为1疗程,定期回院复查。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国际标准Wattas评定法。优: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良:轻度或偶有症状。可:不能从事体力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77个椎体)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PVP术治疗。观察并比较手术前及术后3d、3月、6月、12月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ADL评分)及椎体高度恢复情况。结果本组56例患者共77节椎体均成功实施PVP手术,13例患者16节椎体(20.78%)发生骨水泥外漏,无截瘫、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与术前比较,术后3d、3月、6月、12月患者VAS评分均显著降低,ADL评分显著升高,且随时间延长,疼痛缓解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均逐步提高(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3d、3月、6月、12月患者压缩椎体前缘及中间高度均明显恢复(P〈0.01)。结论PVP术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具有明显缓解疼痛及恢复日常活动能力的效果,并可以部分恢复压缩椎体的高度,可以作为其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经皮穿刺髓核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较小、出血少、康复快、无术后硬膜外粘连造成的慢性腰痛、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等优点.但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禁忌证.1993~1998年,我们对113例病人施行此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肌间隙入路和传统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06—2012—01选择45例胸腰椎骨折随机分为肌间隙组和传统组,分别自椎旁肌间隙和后正中入路进行椎弓根钉内固定。结果肌间隙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48h VAS评分以及术后10个月JOA评分等方面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膝关节炎是骨科门诊中常见的疾病,多数病人以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障碍为主诉就诊。而引致以上三大症状的关节病种类诸多,如常见于老年人的退行性关节炎,常见于中青年的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些关节疾病通过询问病史,仔细查体,结合化验及放射检查结果不难做出论断,而对于另外少部分不典型的感染性膝关节病,易将它们漏诊混同于一般的膝关节病,给予普通的治疗。由于关节炎症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关节进一步损害,后期必然导致功能障碍。本人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