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 1 0例经静脉置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随访 ,观察ICD的治疗效果。男 6例、女 4例 ,年龄 5 6.9± 1 3.3( 30~ 70 )岁。基础心脏病为冠心病 6例、心肌病 3例、先天性长QT综合征 1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证实有室性心动过速或 /和心室颤动。ICD具有多项治疗及信息储存记忆功能。随访时通过体外程控仪调出ICD储存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 2 9.3± 2 0 .4( 8~ 64)个月 ,7例患者分别接受了抗心动过速起搏、电转复及电除颤治疗。 2例患者因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颤动 ,ICD给予误治疗。 1例患者术后 3年发生电极断裂。结论 :常规进行随访和设定合适的诊断和治疗参数 ,对保证ICD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住院期间的平均血糖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查阅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呼吸科及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以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入院的患者135例,且住院时间不少于5 d。住院期间每日监测血糖不少于4次的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住院期间不同的平均血糖值(MBG)分组,观察MBG与不良事件发生数、病死率的相关性。结果:3组患者住院期间MBG为7.8~11.1 mmol/L的患者,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平均血糖<7.8 mmol/L和>1.1 mmol/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平均血糖水平控制在(7.8~11.1mmol/L)范围内时安全性好,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3.
背景 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合理的药物治疗、健康的生活方式、血压监测和随访管理是改善血压控制效果的有效措施。其中,随访管理对提高药物和非药物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价值。但合适的随访频次以及随访频次是否与血压控制效果直接相关还缺少循证医学证据。目的 了解服药治疗的社区高血压患者门诊随访现状及其与血压控制的相关关系。方法 2019年1月至12月,在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连续纳入服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测量方法收集患者的相关信息。结果 共收集符合条件的高血压患者855例,女性534例(60.3%)。平均年龄68.2 ±8.5岁,65岁以上705例(79.7%)。采用两种降压药联合治疗的比例为65.8%(582/855)。门诊随访超过4次的比例为90.1% (767/855)。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随着门诊随访频次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和门诊随访1-3次/年的患者相比,门诊随访超过12次者收缩压降低8.3mmHg,舒张压降低5.3mmHg(P<0.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门诊随访频次与血压控制效果相关。与年内门诊随访1-3次者相比,随访7-12次者比值比(OR)为1.68 [95%可信限(CI):1.14-2.45],随访超过12次者OR=2.26(95%CI:1.39-3.68);调整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病史、超重和肥胖、现在吸烟、现在饮酒、体力活动的影响后,仍显示随访6次以上门诊随访与血压控制改善相关,且联系强度没有明显变化;进一步调整是否联合应用降压药以及参加健康教育次数后,和参考层相比,门诊随访7-12次与血压控制的改善无相关关系,随访12次以上与血压控制改善相关,OR=1.82(95%CI:1.10-3.03)。结论 90%以上采取降压治疗的社区高血压患者年内门诊随访4次以上;门诊随访6次以上者有益于血压控制,但降压药物联合应用对血压控制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中国冠心病介入沙龙”(Coronary Interventional Salon of China,CISC)是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的倡议下,由吕树铮教授(CISC主席)和陈韵岱教授(CISC秘书长)等创建。CISC是俱乐部形式的民间学术团体,通过俱乐部的形式,把全国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方面有经验的医生聚在一起,讨论怎样进一步提高介入治疗的水平、降低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引申出一系列针对冠心病诊断和治疗的策略性问题。CISC2007刚刚闭幕,下面将沙龙中与会专家们与会员讨论的几个话题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切除术,目前在基层医院仍然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最有效的方法,但前列腺增生症一般都发生于50岁以上的患者,由于前列腺增生,下尿路梗阻引起的并发症和年老体衰,又常伴有心血管、呼吸道疾患,手术有一定危险性,特别是高龄患者,常成为老年外科一个辣手问题.作者自1977年1月至1986年10月共作前列腺切除术61例,其中>70岁的高龄患者25例,无1例死亡,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25例,年龄70~85岁,其中伴有高血压4例,ECG有不同程度改变  相似文献   
6.
<正>心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是指由各种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发病突然、进展迅速,死亡发生在症状出现后1h内。患者发生猝死事件前可以有心脏疾病表现,但猝死的发生具有无法预测的特点。SCD有2个类型,即心律失常性和循环衰竭性(心肌泵衰竭或外周循环衰竭)。在医院外发生的SCD,绝大部分是心律失常性的。心律失常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冠心病介入沙龙"(Coronary interventional Salon of China,CISC)是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的倡议下,由吕树铮教授(CISC主席)和陈韵岱教授(CISC秘书长)等创建。CISC是俱乐部形式的民间学术团体,通过俱乐部的形式,把全国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方面有经验的医生聚在一起,讨论怎样进一步提高介入治疗的水平、降低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引申出一系列针对冠心病诊断和治疗的策略性问题。CISC 2007刚刚闭摹,下面将沙龙中与会专家们与会员讨论的几个话题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8.
患者黄××,男11岁,广西岑溪县人。1980年7月右腰背部肿痛,伴畏寒发热,当地医院诊断“右肾结石、肾周围脓肿”,经切开排脓、抗感染治疗30天,热退、局部肿痛消失,但遗留一瘘管流黄色脓液经久不愈,1980年11月5日入院。既往偶有尿频、尿急、尿痛,无明显肉眼血尿,无慢性咳嗽、发热、盗汗史。检查:体温36.6℃,脉搏70次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使用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来院心脏呼吸骤停的8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9例均采用CPR model 心肺复苏,为实验组;其余38例采用徒手心肺复苏,为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平均动脉压、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复苏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心肺复苏机比徒手心肺复苏能更好的改善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平均动脉压、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但不能挽救更多的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社区门诊经常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方法 收集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大屯社区服务中心就诊患者基线资料及1年内随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收集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688例,其中462例(67.2%)随访6个月以上.基线血压、第3个月、第6个月血压控制率分别为60.2% (414/688)、68.4% (457/668)和71.4% (330/462),血压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血压控制良好者3、6个月随访血压控制率分别为72.5%(300例)、71.0%(294例),血压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超过6个月且连续6个月血压均控制良好患者与血压控制不良者相比,服药比例分别为95.5% (274/287)和97.7% (171/1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育锻炼、限盐、控制体重患者比例在血压控制达标者和血压控制不达标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7.8% (166/287)比36.0% (63/175),74.2% (213/287)比51.4% (90/175),28.0(21/75)比21.4% (31/145),均P<0.01].结论 经常到门诊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较高,糖尿病是影响血压控制率的重要因素.体育锻炼、限盐、控制体重有助于提高血压控制率.血压控制良好者可3~6个月随访1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