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婴幼儿重症EV71脑炎中的早期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25例婴幼儿重症EV71脑炎进行分期,于起病5天内行脑干1H-MRS检查,主要检测指标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及峰下面积比NAA/Cr、Cho/Cr,NAA/Cho+Cr,并与10名健康儿童比较。结果 1.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8,P=0.962),对照组1H-MRS和MRI未见异常。3.Ⅱ期16例,Ⅲa期5例,Ⅲb期4例。Ⅱ期及Ⅲ期与正常对照相比:Ⅱ期Cho/Cr增高(P>0.05),Ⅲ期Cho/Cr显著增高(P<0.05)。Ⅲa期与Ⅱ期比较: Cho/Cr增高,NAA/Cho+Cr降低(P<0.01,P<0.01),Ⅲb期与Ⅱ期比较:NAA/Cr、NAA/Cho+Cr降低,Cho/Cr增高(P均<0.01)。Ⅲa期与Ⅲb期相比:Ⅲb期NAA/Cr、NAA/Cho+Cr降低(P<0.01,P<0.05),Cho/Cr差异(P>0.05)。结论 1.重症EV71脑炎早期1H-MRS表现为NAA/Cr、NAA/Cho+Cr下降,Ⅲ期伴Cho/Cr增高,提示早期神经元损害,神经元丢失或功能障碍,可伴有髓鞘破坏或胶质细胞增生。2.1H-MRS生化代谢改变越明显,临床症状越重,预后越差。3.1H-MRS有助弥补MRI不足,能敏感检测重症EV71脑炎早期脑代谢物质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婴幼儿重症肠道病毒71(EV71)脑炎中的早期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25例婴幼儿重症EV71脑炎(病例组)进行分期,于起病5 d 内行脑干1H-MRS检查,主要检测指标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及峰下面积比值NAA/Cr、Cho/Cr和NAA/Cho+Cr,并与10名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8,P=0.962),对照组1H-MRS和MRI均未见异常.病例组Ⅱ期16例,Ⅲa期5例,Ⅲb期4例.Ⅱ期及Ⅲ期与对照组相比:Ⅱ期Cho/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Cho/Cr显著增高(P<0.05).Ⅲa期与Ⅱ期比较:Cho/Cr增高,NAA/Cho+Cr降低(均P<0.01),Ⅲb期与Ⅱ期比较:NAA/Cr、NAA/Cho+Cr降低,Cho/Cr增高(均P<0.01).Ⅲa期与Ⅲb期相比:Ⅲb期NAA/Cr、NAA/Cho+Cr降低(分别P<0.01和P<0.05),Cho/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EV71脑炎早期1H-MRS表现为NAA/Cr、NAA/Cho+Cr下降,Ⅲ期伴Cho/Cr增高,提示早期神经元损害、神经元丢失或功能障碍,可伴有髓鞘破坏或胶质细胞增生;1H-MRS生化代谢改变越明显,临床症状越重,预后越差;1H-MRS有助弥补MRI不足,能敏感检测重症EV71脑炎早期脑代谢物质变化.  相似文献   
3.
肠道病毒71 型(EV71)是新型肠道病毒,是手足口病(HFMD)的主要病原体之一[1].EV71 感染所致重症HFMD的高病死率是值得关注的问题[2].有报道指出,几乎重症HFMD患儿均以神经系统受累为首发表现,EV71 直接侵犯大脑脑干而非免疫反应[3],由此发展为神经源性肺水肿.本研究发现EV71感染致高位脊髓炎,从而发生中枢性呼吸衰竭,亦可能是EV71感染病例致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5.
病毒性脑炎血清电解质浓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急性期血清钠、钾、氯、钙浓度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对该院1992年1月-1998年7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127例,于急诊入院后24h内测定血清钠、钾、氯、钙的浓度。结果入院24h内发生低钠血症47倒(37.0%),高钠血症3例(2.4%),低氯血症35例(27.6%),低钙血症12例(9.5%),高钙血症5例(3.9%),低钾血症19例(5.0%),高钾血症14例(11.0%),死亡3例,病毒性脑炎发生低钠血症的频率重症者明显高于轻症者,头颅CF或MRI提示脑损害较无提示脑损害的发生电解质紊乱的频率高。结论病毒性脑炎伴随的电解质异常不完全是治疗中的并发症,也可能与病毒性脑炎自身的病理生理有关,发生电解质紊乱的频率与病情轻重、脑损害有关,1周内出现的高钠血症预示病情濒危。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皮素(ET)与小儿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监测50例病毒脑炎,11例结核性脑膜炎,6例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及血浆ET-1含量并与10例健康儿童血浆及8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2例脑瘫脑脊液对照.结果患病组血浆及脑脊液ET-1含量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性意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伴重度神经功能障碍者血浆ET-1均值46.76±17.23,脊液58.34±12.93;轻度神经功能障碍者血浆ET-1 16.27±5.09,脊液24.47±8.54,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脑脊液中ET-1含量增高可作为脑实质损伤重要指标,ET-1增高可提示脑损伤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张宇昕  翟琼香  林晓源 《广东医学》2001,22(11):1040-1041
目的 探讨MRI与SPECT对儿童脑瘫和 (或 )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近 5年来收治的 9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表现分为 3组 ,即脑瘫并癫痫组 (CP +EP组 ) 32例 ,单纯脑瘫组 (CP组 ) 30例 ,单纯癫痫组 (EP组 ) 30例。年龄界于 6个月至 6岁。所有患儿均进行MRI检查 ,CP +EP组和EP组患儿同时进行SPECT检查。结果 MRI的主要表现有脑软化灶 ,脑白质发育不良 ,脑萎缩和外部性脑积水等 ;SPECT检查常表现为一侧脑局部血流灌注减少或增加 ,伴或不伴同侧与对侧基底节血流灌注增加。对CP +EP组患儿 ,MRI和SPECT均有较高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 91%和 94% ) ,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 ( χ2 =0 2 2 ,P >0 0 5 ) ;而对EP组患儿 ,SPECT的异常检出率仍然很高( 90 % ) ,但MRI降至 5 3% ,差异有显著性 ( χ2 =9 93,P <0 0 1) ,并亦显著低于CP +EP组或CP组患儿 ( χ2 值分别为10 .81和 4 80 ,P值均 <0 0 5 )。结论 MRI或SPECT对脑瘫合并癫痫或单纯脑瘫儿童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应尽早进行 ,但对无明显形态学改变的单纯癫痫儿童应进行SPECT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的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方法:对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出现继发性癫痫分别从脑电图(EEG)、头颅CT及MRI进行分析。结果:在出现继发性癫痫的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描记中,均表现出弥漫性低幅或高幅慢波或慢活动的异常脑电图,其中约91.0%出现局灶性慢波灶或慢波减弱区或典型的癫痫样放电;头颅MRI及CT检出继发性癫痫病灶的阳性率分别为90.9%及58.1%。结论:常规脑电图检查可以作为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可用于判断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的继发性癫痫,头颅检查继发性癫痫MIR检查的价值明显优于CT检查。  相似文献   
9.
10.
Kikuchi病1例     
患儿,男,12岁.因反复发热1个月余入院,1个月前游泳后出现发热,呈弛张热型,体温波动于37.5~40℃之间,无寒战,以午后及夜间为主,无皮疹及关节肿痛,病后精神尚可,食欲下降,大小便正常.曾于外院诊断"败血症",先后予先锋Ⅳ、先锋Ⅵ、红霉素、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未见好转,发热服退热药后退而复现.既往健康,无类似发作史,其爷爷有结核病史,余家族史无异常.体查:体温39.5℃,呼吸30次/min,脉搏118次/min,血压15.2/8.4kPa,体重28kg,神志清,精神状态尚好,发育正常,营养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