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distribution ofendothelin- 1 (ET- 1 ) receptors in two subcellular organelles, the sarcolemreal membrane and the light vesicle, of rat heart during the progression of sepsis. Methods. Sepsis was induced by 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 (CLP). ET1 receptor was assayed by using[125I]-ET1 binding. Marker enzyme activities, protein yield, and dry-to-wet weight ratio of cardiac membraneswere measured. Results. Septic rat heart exhibited two distinct phases: an initial hyperdynamic phase( 9h after CLP; early stage of sepsis) followed by a hypodynamic ( 18h after CLP, late stage of sepsis) phase. [125I]-ET1 binding study showed that during early stage of sepsis, the Bmax of ET1 receptors was increased by 30% in sarcolemma but decreased by 19% in light vesicles, while during late stage of sepsis, the Bmax was decreased by 24% in sarcolem-ma but increased by 38% in light vesicles. The total binding of sarcolemma and light vesicles was increased by 25% during early stage of sepsis but decreased by 17% during late stage of sepsis. Conclusions. These data indicated that ET1 receptors in the rat heart were externalized from light vesicles to sarcolemmal membranes during early hyperdynamic phase while internalized from surface membranes to intracellu-lar compartment during late hypodynamic phase of sepsis.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涉及后柱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自2009-07—2014-10收集206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资料,研究涉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的发病率。采用Schatzker法及罗从风三柱法分别对骨折进行分类,后柱再分为后内侧柱和后外侧柱,筛选出涉及后柱的胫骨平台病历。根据后柱骨折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结果 206例获得随访平均15.6(12~36)个月。150例骨折涉及后柱,其中130例涉及后外侧柱,97例涉及后内侧柱。206例无一例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术后12个月复查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1年复位不良者3例。结论涉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发病率高,应根据骨折类型,采用合适的切口、内固定方式等,以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念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10—2015-08采用骨科损伤控制理念进行分阶段治疗的10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骨折。在骨科损伤控制理念指导下采取分阶段治疗,第一阶段在控制大出血后行骨折临时固定,第二阶段进行创伤复苏,第三阶段进行骨折确定性手术。结果10例均抢救成功,无患者死亡。骨盆及四肢骨折手术顺利,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1例骨盆骨折术后切口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切口延期愈合。术后1年骨盆骨折均骨性愈合,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GMSI量表评分平均8.4分。结论损伤控制理念能最大限度降低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骨折患者的死亡率,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行骨折确定性手术能减少对患者生理机能的干扰,可获得更满意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背景:生长因子可调整椎间盘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基质代谢,用于椎间盘退变的生物学治疗,既往的研究偏重于成骨性生长因子对髓核细胞的作用,对纤维环细胞的研究相对较少。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条件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对人退变纤维环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照观察实验,于2007-11/2008-12在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完成。 材料:腰椎间盘手术患者的纤维环组织。 方法:结合酶消化法和组织块培养法,体外单层培养人退变纤维环原代细胞。传代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细胞。对传3代细胞分别采用不同生长因子干预,分为 100 μg/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10 μg/L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组、10 μg/L 转化生长因子β1组、100 μg/L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10 μg/L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组、100 μg/L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10 μg/L 转化生长因子β1组、10 μg/L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10 μg/L 转化生长因子β1组、100 μg/L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10 μg/L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10 μg/L 转化生长因子β1组,以不加生长因子为对照组。 主要观察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传3代细胞。干预3,6 d后,采用MTT法测定传3代细胞增殖,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质量浓度。 结果:传3代细胞Ⅰ、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促进人退变纤维环细胞增殖,轻度抑制细胞合成Ⅰ型胶原,促进合成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促Ⅱ型胶原合成作用轻度强于转化生长因子β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促进细胞增殖,作用强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其抑制细胞合成Ⅰ型胶原,轻度促进合成Ⅱ型胶原,无促合成聚集蛋白聚糖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1抑制细胞增殖,促进合成Ⅰ、Ⅱ型胶原及聚集蛋白聚糖,促聚集蛋白聚糖合成作用强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多种因子联合作用较单种未见明显优势,未能呈现协同效应。 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明显改变人退变纤维环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可应用于对人类椎间盘退变的生物学治疗。  相似文献   
5.
黄韧带瓣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根粘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根粘连是后路手术尚未很好解决的临床问题.有不少作者报道采用植入材料治疗以预防硬膜外瘢痕组织的形成,但其远期疗效仍存在争议.自1999~2003年自行设计采用黄韧带瓣原位覆盖,以防止术后神经根粘连.并与几丁糖胶及聚-DL-乳酸可吸收防粘连膜(以下简称聚乳酸薄膜)作临床对照研究,现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背景:胫骨平台3柱骨折多为高能量暴力引起,一般为粉碎性骨折,伴随关节面破裂、塌陷,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并发症多,是创伤骨科的难点。 目的:观察前后联合双切口3块钢板固定治疗合并复杂后侧骨折的胫骨平台3柱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双切口3块钢板固定治疗12例复杂胫骨平台3柱患者,前外侧切口采用一块高尔夫棒型钢板固定,后内侧用一块长钢板加一块短“T”型钢板固定。 结果与结论:12例患者内固定后均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骨折均获愈合。X射线愈合时间为(14.0±1.1)周,完全负重时间为(15.1±1.7)周。内固定后即刻Rasmussen评分为(16.8±0.6)分。内固定后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屈126.3°,伸-1.3°,膝关节HSS评分为(89.1±2.5)分。内固定后即刻,3,12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及胫骨平台后倾角度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 > 0.05)。患者内固定均未发生切口皮肤坏死、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结果表明,对于合并复杂后侧骨折的胫骨平台3柱骨折,双切口3钢板固定方法兼顾到了骨折的复杂性和胫骨平台后侧的解剖学形态特殊性,疗效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7.
纤维环细胞的培养技术及生长因子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椎间盘退行性病变表现为细胞数量和细胞基质代谢如胶原、蛋白聚糖等代谢的改变.生长因子有调整细胞增殖、分化及细胞基质代谢的作用,可用于椎间盘退变的生物学治疗,其作用成为研究热点.在腰椎间盘退变阶段,纤维环损伤的修复对预防髓核疝出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有关生长因子对纤维环细胞作用的研究少于髓核细胞,有待加强.椎间盘细胞不易培养,目前其培养技术渐趋成熟,但国内涉及椎间盘细胞培养的研究偏少.文章首先介绍了国外一些成熟细胞培养技术,如单层、三维培养的对比等,其对实验有明确指导作用.其次综述了国内外目前有关生长因子对纤维环细胞增殖、基质代谢作用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近年来的新成果,目的在于总结埘纤维环细胞有良好作用的生长因子,探讨生长因子生物学修复退变椎间盘的趋势;同时促使人们注意未进行研究的因子,扩展生长因子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力学刺激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8-02/2008-12在福州总医院实验科和病理科完成。①实验材料及方法:自人体髂骨抽取骨髓15m1,原代及传代培养后,获得的BMSCs接种到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上。分成四组,静止组、100g组、200g组、300g组,共4周。②实验评估:实体观察,并检测各组的蛋白聚糖含量以及相关病理观察。结果:① BMSCs与PLGA黏附性良好,能在PLGA上生长并分泌基质。②实体观察:受力组明显大于静止组,200g组形成的组织块体积最大。③HE染色组织结构:200g组组织切片可见软骨细胞近似圆形,基质分泌多,且沉积均匀。可见软骨陷窝及软骨囊,偶见同源细胞群。静止组、100g组和300g组可见少量细胞基质,无见细胞。④Ⅱ型胶原免疫组化:200g组可见深黄色的Ⅱ型胶原形成,静止组、100g组和300g组染色淡或无。⑤蛋白聚糖含量:三组受力组与静止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 g组与100g组、300g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g组与300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的力学刺激对B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后内侧切口和后侧倒“L”型切口治疗合并后柱骨折的胫骨平台SchatzkerⅥ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涉及后柱的胫骨平台SchatzkerⅥ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1例采用后侧倒“L”型切口;29例采用后内侧切口.骨折均骨性愈合.术后1年患藤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功能评分平均(94.2±4.8)分.术后1年骨折复位不良者2例.结论 后侧倒“L”型切口适用于后外侧柱游离骨折移位>2 mm患者.后内侧切口适用于后外侧柱无明显移位或非游离骨折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背景:有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可抑制人椎间盘细胞凋亡。目的:观察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对人退变髓核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单层培养人退变髓核细胞,通过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细胞。对传3代人退变髓核细胞采用分别不同生长因子干预,实验分4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组及对照组。结果与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均可促进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合成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其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促Ⅱ型胶原合成作用强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0.05),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促蛋白聚糖合成作用强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P〈0.0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促进细胞合成Ⅰ型胶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抑制细胞合成Ⅰ型胶原。结果证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均可通过促进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合成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从而提高人退变髓核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