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通过4例肥厚性硬脑膜炎的病例报告及相关文献资料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来进行总结和讨论。结果肥厚性硬脑膜炎主要表现为头痛、脑神经麻痹,MRI表现为硬脑膜增厚呈线条状或斑块状,增强扫描后肥厚的硬脑膜强化。结论肥厚性硬脑膜炎可表现为多种临床过程,MRI表现较具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有利于肥厚性硬脑膜炎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脑多巴胺转运蛋白SPECT显像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多巴胺转运蛋白SPECT显像可用于显示基底神经节多巴胺转运蛋白的分布、位点及数量,为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病情进展监测和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价提供一个客观可靠、简便可行的工具。本综述了近年来脑多巴胺转运蛋白SPECT显像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胃康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采用胃康散治疗,对照组50倒,采用雷尼替丁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5%,对照组92%,两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胃康散有明显抗溃疡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sodium ferulate,SF)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及梗死面积影响。 方法 将5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SF组、中剂量SF组及高剂量SF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脑缺血Sprague-Dawley(SD)大鼠模型,治疗组予股静脉点滴不同剂量(低剂量20mg/kg,中剂量50 mg/kg,高剂量100 mg/kg)的SF 7天,运用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mNSS)观察SD大鼠神经行为学变化情况,并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显示SD大鼠脑梗死范围并计算梗死面积,与假手术组及模型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中剂量SF组及高剂量SF组mNSS明显低于模型组及低剂量SF组(P<0.05);中剂量SF及高剂量SF组梗死面积小于模型组及低剂量SF组(P<0.05);治疗后高剂量SF组mNSS评分及脑梗死面积与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剂量SF及高剂量SF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并具有减小脑梗死面积的作用,可能存在一定的量效果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血培养联合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检测对ICU早期脓毒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80例ICU早期脓毒症患者(为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PCT、IL–6、CRP水平,分析血培养联合PCT、IL–6、CRP水平检测在ICU早期脓毒症患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观察组PCT、IL–6、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对ICU早期脓毒症患者的灵敏度为96.25%、诊断准确度为85.00%,高于单项检测的灵敏度与诊断准确度,联合检测对ICU早期脓毒症患者的特异度为73.35%,低于血培养、PCT、IL–6的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早期脓毒症患者PCT、IL–6、CRP水平呈明显高表达,血培养联合PCT、IL–6、CRP水平检测可提高ICU早期脓毒症灵敏度、诊断准确度,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菌血症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随机抽选的模式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疑似菌血症进行诊断患者18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以患者血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均给予PCT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血培养结果显示患者阳性检出率87.20%,阴性检出率12.80%;PCT检测结果显示患者阳性检出率87.20%,阴性检出率2.80%,两组检测方法的阳性、阴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行PCT检测出革兰阴性菌导致菌血症的敏感度为96.09%、特异度为72.22%,均是确诊其病症的有效指标。结论:针对菌血症患者采PCT进行检测,有效提高其阳性检出率,且患者革兰阴性菌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都是用于加快其病症确诊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
喉罩作为一种声门上气道工具,由于无法完全保障气道的安全,临床应用受到某些患者特殊情况、手术类型和体位的限制。气管导管一直作为这类特殊患者或者手术术中维持气道的首选方法,近年来,随着喉罩设计的改进与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麻醉医生选择喉罩代替气管导管用于非常规手术,有证据显示,只要谨慎选择患者和做好术中管理同样可以保障气道安全,并且更有利于维持循环稳定和减少气道并发症。本文通过讨论喉罩在剖宫产、俯卧位、妇科腹腔镜和胸腔镜手术中应用的优缺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对中老年后循环缺血(PCI)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异常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13例反复发作性眩晕、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的中老年PCI住院患者,采用128层螺旋CT进行头颈部CTA检查,分析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情况。结果头颈部CTA显示中老年PCI患者椎基底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为主要致病原因,约占55.75%;先天变异及发育不良占31.86%,是PCI的另一重要致病原因。结论 128层螺旋CT可一站式完成头颈部CTA检查,既可单独显示血管,又可显示血管邻近结构,对评估中老年PCI患者的病因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偏头痛性脑白质病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头颅MRI证实有皮质下脑白质病变的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偏头痛29例中8例(27.6%)有家族性头痛史,25例(86.2%)TCD检查有脑血流速度增加或降低,其中以脑血流速度下降为主,占51.7%,头颅MRI 29例中28例(96.6%)有皮质下脑白质多灶性小圆点状长T1长T2改变,其中11例(39.3%)有两侧对称性特点,1例基底节MRI示小点状长T1长T2改变。1例皮肤活检电镜示血管平滑肌内有嗜锇酸颗粒沉积。结论:偏头痛与遗传因素及免疫反应有关,部分偏头痛合并皮质下脑白质病变可能是一种家族遗传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灌注加权成像(PWI)、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降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脑梗死(病程≤5天)68例,分为对照组30例行抗血小板治疗;降纤组38例用巴曲酶降纤后再抗血小板治疗。两组治疗前行PWI及DWI检查。治疗前、治疗后1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量表评分。分析降纤疗效与PWI/DWI不同匹配的相关性。结果 NIHSS评分改善与PWI/DWI不同匹配呈负相关(决定系数r2≈0.288)。结论 PWI>DWI时降纤治疗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