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索血小板计数/脾面积(PC/SA)及血小板计数/脾长径(PC/SD)比值诊断乙肝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EV)的价值。方法 连续纳入2019年4月至2020年2月北京地坛医院诊治的17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均经胃镜、血常规及腹部超声检查,采集血小板计数(PC)、脾长径、脾厚径等数据,计算PC/SA、PC/SD,根据胃镜分为EV组及无EV组,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C/SA、PC/SD诊断EV的价值,并比较两者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EV组患者121例,无EV组51例,EV组脾长径、脾厚径显著大于无EV组(P <0.001),EV组PC、PC/SA、PC/SD显著小于无EV组(P<0.001)。PC/SA诊断EV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6(95%CI:0.784~0.897),取最优截断值10.29时,敏感性(Se)、特异性(Sp)、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79.4%、76.5%、88.9%、60.9%,P<0.001;PC/SD的AUC为0.816(95%CI:0.750~0.871),取最优截断值629.65时,Se、Sp、PPV、NPV分别为87.6%、64.7%、85.5%、68.7%,P<0.001。PC/SA诊断准确性优于PC/SD(Z=2.954,P=0.003)。结论 无创模型PC/SA、PC/SD可用于筛查乙肝肝硬化患者EV,PC/SA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值得临床关注、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对近年来国内文献报道氨溴索过敏反应摘要如下。 1 过敏反应 例1:女,3岁。因支气管肺炎给予氨溴索10mg+10%葡萄糖注射液30m1静滴,用药后次日晨颈后、耳后及头皮出现红色米粒大小水疱样皮疹,停药后予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3.
氯吡格雷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毗格雷是新型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用于治疗因血小板高聚状态引起的心脑及其他动脉的循环障碍疾病。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4.
对近年来文献报道药物联用所致不良反应摘要如下。1头孢塞肟钠+甲硝唑致白细胞降低孟祥廷[1]报道应用头孢塞肟钠+甲硝唑致白细胞降低8例,头孢塞肟钠静脉给药,用药时间1~11 d,用药量3~5 g/d,0.5%甲硝唑250 m l/d,用药时间1~5 d,结果8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白细胞下降,均低于正常范围。其中1例用药8 g×8 d,同时使用甲硝唑250 m l×5 d,W BC由12.0×109/L降至3.0×109/L,停药2周后方恢复至402×109/L。笔者提示,两药合用白细胞下降更为突出。2左氧氟沙星+头孢唑啉钠致转氨酶升高男,48岁。因双眼爆炸伤术后给予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2 g静滴…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血小板计数与脾面积比值(PC/SA)和血小板计数与脾长径比值(PC/SD)诊断乙肝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EV)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17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根据胃镜检查结果分为EV组121例和无EV组51例,均行胃镜、血常规及腹部超声检查,采集血小板计数(PC)、脾长径、脾厚径,计算PC/SA和PC/SD。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C/SA、PC/SD诊断EV的价值,比较两者诊断效能。结果EV组脾长径和脾厚径均大于无EV组,EV组PC、PC/SA及PC/SD均小于无EV组(均P<0.001)。PC/SA诊断EV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6(95%可信区间:0.784~0.897),截断值为10.29时,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9.4%、76.5%、88.9%、60.9%;PC/SD诊断EV的AUC为0.816(95%可信区间:0.750~0.871),截断值为629.65时,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6%、64.7%、85.5%、68.7%。PC/SA诊断EV的AUC高于PC/SD(0.846 vs.0.816,Z=2.954,P=0.003)。结论PC/SA与PC/SD均可用于诊断乙肝肝硬化患者EV,PC/SA诊断价值更高,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监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胎儿左右心纵向整体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超声科检查发现的ICP胎儿为研究对象。母体血清总胆汁酸浓度10≤TBA40μmol/L为ICP轻度组,入组28例;TBA≥40μmol/L为ICP重度组,入组28例;选择同孕周的正常孕妇胎儿,为正常对照组,入组56例。对所有入组胎儿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留存动态四腔心声像图,将图像导入VVI处理软件脱机分析,获得左右心室VVI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期峰值速度(Vd)、收缩期峰值应变(S)、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期峰值应变率(SRd)。结果:ICP重度组胎儿左心室整体SRs、SRd及S较ICP轻度组和对照组减低(P0.01),但左心室整体SRs、SRd及S于ICP轻度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P重度组胎儿右室整体Vd较ICP轻度组、对照组减低(P0.01),但于ICP轻度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P重度组胎儿右心室整体SRs、SRd及S较ICP轻度组和对照组减低(P0.01),但于ICP轻度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体重度胆汁酸增高损害胎儿左心及右心整体收缩及舒张功能;母体轻度胆汁酸增高对胎儿左右心整体心功能无明确影响。  相似文献   
7.
克林霉素为林可霉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摘要如下。 1过敏性休克 男,27岁。因头面部外伤给予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1.8 g+5%葡萄糖生理盐水250 m l静脉滴注,输液10 m in,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呼吸急促,心跳加速,血压下降,即停药,予抗过敏休克治疗,4 h后生命体征恢复正常[1]。2喉水肿例1:女,62岁。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给予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静脉滴注,输液约20 m l时,患者突然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喉鸣,口唇轻度发钳,喉镜检查示:会厌苍白、水肿,即停药,予对症治疗,20 m in后上述症状消失[2]。例2:男,42岁。因急性会厌炎给予本品1.2 g+0.9%生理盐水250 m l静脉滴注,约20 m in患者突然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随之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即停药,实施抢救,最终抢救无效因窒息死亡。提示用药前询问患者过敏史,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停药,实施抢救,切不可慌乱[2]。3四肢水肿女,38岁。因阴道炎口服盐酸克林霉素胶囊,3 d后出现全身乏力,腰膝酸痛,并伴有水肿现象,后水肿逐渐加重,至手脚水肿宛如馒头,看不到手腕脚踝,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艾滋病合并肝脓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4年1月在本科室行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的艾滋病合并肝脓肿患者17例(31个肝脓肿)的治疗情况。结果全部17例患者中,单发脓肿9例,多发脓肿8例,脓肿总数31个。穿刺抽吸16个脓肿,置管引流15个脓肿,成功率100%,引流时间6~30天。手术未出现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全部患者均治愈。1例患者肝脓肿治愈3个月后出现肝内新发脓肿,再次经皮穿刺抽吸后治愈。结论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AIDS合并肝脓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亦是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3月我院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患者2 522例,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分析。结果本组2 522例经皮肝穿刺活检患者中发生出血22例(0.87%),其中,大出血2例(0.08%),包膜下出血18例(0.71%),胆道出血1例(0.04%),迟发性出血1例(0.04%);疼痛130例(5.15%)。结论对肝脏增大、重度黄疸、长期淤胆患者肝脏穿刺应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