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对研制的血瘀证中医疗效评价量表进行可行性、信度、效度以及反应度的考评,从而为血瘀证患者在自我评价与疗效评价方面提供相对明确的量化工具。方法采用课题组前期研制的血瘀证中医疗效评价量表,基于临床调查法,通过量表的完成率以及完成时间等指标进行可行性评价,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及重测信度进行信度考评,分别通过结构效度、内容效度、效标效度三个方面的研究对量表进行效度考评,采用非参数检验法对血瘀证患者和健康人群进行反应度考评。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受试者80例,其中血瘀证患者50例,健康人群30例。填表的完成率为92.6%,用时一般在1~3分钟之间。除了运动耐量中"刷牙洗脸"条目存在地板效应之外,其他条目均无天花板和地板效应。总表的重测系数为0.954,所有条目的重测相关系数均大于0.7(0.778-0.953)。总表的克朗巴赫系数为0.806,活动、情绪、睡眠、加重各维度的α系数分别为0.813,0.614,0.801,0.675。所有条目、维度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均0.4,P值0.000。经因子分析法提取出5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0.0%,与设定的理论框架其中包括活动、睡眠、加重、情绪等4个维度略有差异。采用的评价方式为长海痛尺疼痛评分,将总表与疼痛评价的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Spearman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741。该量表能够明显区分患者与健康人这两类人群。结论该研究研制的血瘀证中医疗效评价量表均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信度、效度、反应度,可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严重过敏反应起病急,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处理不恰当可导致死亡。儿童是严重过敏反应的高发人群,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国内对于儿童严重过敏反应存在认识不足、治疗不当的问题。该文就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病机制以及早期识别、正确治疗、科学管理的“急救三部曲”进行阐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诊治水平、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瘀证中医疗效评价量表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该量表的反应度和敏感度。方法以冠心病心绞痛为第一诊断的50例血瘀证(包含兼夹证)的患者[50~84岁,平均(71. 8±7. 8)岁]为研究对象,由患者凭借自己主观感受在治疗前及经过8~12 d左右治疗后分别填写血瘀证中医疗效评价量表,根据治疗前后患者主观感觉症状有无变化,应用t检验法进行数据分析,研究该量表的反应度。结果经过1周左右的治疗,患者大部分症状较前均有改善,除了体位姿势和刷牙洗脸这两个条目的两次结果相比P> 0. 05,显示没有差异,其余条目两次结果 P值比较均<0. 05,显示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前后两次量表的总分分别为13. 60±4. 990和8. 12±3. 942,说明该血瘀证中医疗效评价量表能敏感反映患者症状变化,反应度良好。结论血瘀证中医疗效评价量表的反应度、敏感性及可操作性均较理想,且费时少,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证候组成的研究文献进行汇总、分析,为临床医师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方法:检索CNKI、CBM、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1970—2016年发表的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证候组成的相关文献,统计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中血瘀证证型患者的分布比例,并对其相关文献所纳入的中医诊断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以及对每篇文献中有具体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证候组成、出现频数及所占百分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期刊文献6篇。其中有3篇文献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证型患者的比例分布 50%。文献中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所参考的诊断标准分别有1990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内科疾病诊断疗效标准,1997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医疾病诊断疗效标准(行业标准)及2002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在纳入的这4个诊断标准中,共同的证候有:胸闷,心胸疼痛;痛有定处,固定不移;面色晦暗;舌质紫黯有瘀斑;脉结代5项。不同点则在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疼痛的特点、伴随症等方面有了新认识。而在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的证候组成、出现频数及所占总研究人数的百分比的统计分析中,百分比大于50%的证候有胸痛(心胸刺痛)、固定不移、胸闷、心悸、舌黯红、舌底青紫/舌下脉络紫、脉沉或涩。结论: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相关文献证候组成的研究与目前已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相符合,国家行业标准是最受中医医疗与教学的肯定,从而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加明确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制阴虚证中医疗效患者自评量表,应用临床调查法多元统计筛选、优化条目。方法初步编制阴虚证中医疗效患者自评量表,现场调查阴虚证患者及健康者,分别从条目的清晰度、天花板地板效应、离散趋势法、相关系数法、克朗巴赫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及T检验法等七方面考评条目设置是否合理。结果共纳入受试者80例,其中阴虚证患者60例,正常健康者20例。应用以上统计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汇总,“突然一阵脸热”条目同时被2种统计方法选中删除。结合专家意见,认为条目“突然一阵脸热”与“忽上来一股热劲”相似,且后者包含前者,故删除“突然一阵脸热”条目,确定了包含3个维度、10个条目的终选量表。结论通过采用多种统计方法,结合专家意见,筛选出敏感性、代表性、独立性及内部一致性均较好的条目。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冠)疫情防控的医疗工作焦点已转变为预防及治疗重症和危重症,医疗工作者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做到应治尽治。一些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及围产期妇女、血液透析患者等,因其生理、心理或病理的特殊性,为新冠的防治带来了严峻挑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结合不同的专科优势,并以全院联动、多学科协同合作的形式积累了特殊人群的新冠个体化治疗经验,研讨并制定了相应的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