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制备防粘连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薄膜并观察其与肌成纤维细胞的相容性。方法:实验于2006-05/11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在透析后的壳聚糖与聚乙二醇琥珀酸酯或聚乙二醇共混后置入冻干机冻干制得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薄膜或壳聚糖/聚乙二醇膜,并将新生2~5d的SD大鼠骨骼肌成纤维细胞种植于膜片上。实验评估:①MTT法测定肌成纤维细胞接种在不同膜片上的吸光度值,计算相对贴附率。相对贴附率=不同膜的A490nm/培养板的A490nm×100%。②MTT法测定肌成纤维细胞在不同膜片上的生长1,5d后的吸光度值。③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肌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形貌。结果:①肌成纤维细胞在不同膜片上的贴附率:肌成纤维细胞在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薄膜上能良好黏附、增殖,而在壳聚糖/聚乙二醇膜、壳聚糖膜上黏附性差。联合培养12h,5d后MTT法结果显示,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组的A值分别为0.074±0.009,0.141±0.031,分别为壳聚糖组的6.17倍和6.13倍(P〈0.05)。②肌成纤维细胞的生长特性:肌成纤维细胞在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膜上的活性最高,增殖能力最强,增长速度最快,其次为壳聚糖/聚乙二醇膜,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细胞在壳聚糖膜上的增殖能力较低,膜上细胞数目较少,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肌成纤维细胞与不同膜片联合培养1,5d时的生长形貌:壳聚糖膜上细胞未贴壁生长,为透明的圆球形,呈游离状态,未能很好舒展,且有些皱缩,生长活力也不旺盛;细胞与壳聚糖/聚乙二醇膜、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膜片联合培养的生长情况要明显好于壳聚糖膜,细胞相互融合成片,多呈长梭形,细胞间隙狭窄,紧密排列成束,成指纹状结构且聚集生长的趋势也更明显。结论:将接支琥珀酰基的聚乙二醇与壳聚糖共混组成的网状系统改进了膜片的力学性能,提高了膜片的柔韧性,使其成膜性更好;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薄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肌成纤维细胞在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薄膜上的黏附及生长情况明显好于壳聚糖薄膜。  相似文献   
2.
距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距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2000年至2004年手术治疗的距骨颈骨折12例,总结其手术入路、内固定方法及术后处理。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2~14d伤口拆线出院,无伤口感染、不愈合或皮肤坏死发生。12例患者中有10例获得随访,随访7个月至5年,平均3年4个月。按Hawkins标准优2例、良7例、中1例,创伤性骨关节炎4例,距骨无菌性坏死2例。结论对于复位不理想的距骨颈骨折应积极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强调骨折的解剖复位,避免术后过早负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的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统计2001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期间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非老年组(A)与老年组(B)分为两组,每组均为50例,从临床症状,危险因素、并发症与治疗结局进行对比观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中临床症状明显者35例(70.00%),危险因素39例次,并发症15例次,死亡4例(8.00%);B组中临床症状明显者21例(42.00%),危险因素80例次,并发症62例次,死亡18例(36.00%)。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不明显,危险因素多,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SolitaireAB支架辅助下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例颅内动脉宽颈动脉瘤,先将微导管通过超选入动脉瘤腔内,再将SlolitareAB支架通过导管置入动脉瘤两端,支架两端需超出动脉瘤颈2~4mm,给予动脉瘤内填塞弹簧圈。结果 20例动脉瘤达到致密填塞,载瘤动脉通畅,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SolitaireAB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是治疗颅内宽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腔内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治疗47例患者(共53支血管)的下肢血管硬化闭塞段。结果经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复查造影证实病变段血管血流明显改善,技术成功率92.5%,无血管夹层及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随访平均12个月疗效较好。结论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有效和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背景:利用骨盆正位片测量髋臼假体放置角度是目前常用的评估人工髋关节置换效果的方法,骨盆体位的非标准化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并使得相互比较较为困难。 目的:试图了解骨盆体位变化时,髋臼假体前倾角测量的相应变化情况,以提高临床评价的准确性和比较研究的可比性。 方法:自制系列前倾角模拟髋臼假体模型,分别代表0°,10°,20°,30°,40°前倾角。按35°,40°,45°,50°,55°外展角分别放置于6具防腐骨盆标本髋臼窝内,使骨盆标本沿冠状轴、矢状轴在±30°的范围内按5°/次分别旋转,保持X射线投照中心点始终与标准骨盆正位片投照中心点一致。摄X射线平片并进行前倾角测量。 结果与结论:骨盆沿冠状轴或矢状轴每旋转1°,髋臼假体前倾角测量值变化为0.61°~0.73°,其中沿冠状轴向前旋转和沿矢状轴远离放射源时前倾角呈减小趋势,沿冠状轴向后旋转和沿矢状轴接近放射源时前倾角呈增加趋势,临床评价时应充分考虑骨盆体位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脑梗死动物模型脑血管内皮损伤的程度与梗死范围的关系,探讨脑梗死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选取家兔24只,分为假手术组、梗死组、药物干预组各8只。梗死组与药物组动物采用光化学诱导法制成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其中药物组家兔在术前5d经胃灌入内皮保护药物通心络0.5g/(kg·d)。各组动物均在术后24h抽血检测: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一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P-选择素(GMP-140)。比较二三组间的检测结果。梗死组与药物组动物用’ITC法行梗死范围测定。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在梗死组,测定的各内皮损伤指标与梗死范围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梗死组动物血中NO、t—PA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而ET、PAI一1、vWF:Ag、GMP一140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药物组动物的NO、t—PA明显高于梗死组(P〈0.01)而ET、PAI-1、vWF:Ag、GMP一140明显低于梗死组(P〈0.01)。梗死组动物血中NO、t-PA与梗死范围呈负相关(r=-0.823,-0.768,P均〈0.01),而ET、PAI-1、vWF:Ag和GMP.140与梗死范围呈正相关(r=0.783,0.876,0.715,0.762,P均〈0.01)。结论脑血管内皮损伤的程度与梗死范围密切相关。内皮损伤不仅仅是脑梗死的病因,还可能是梗死后的结果。二者相互作用促成了梗死的进展。经有效的保护内皮药物治疗可以缩小梗死范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加压螺纹钉经皮内固定治疗股骨胫骨折82例的临床效果.方法加压螺纹钉经皮内固定治疗股骨胫骨折.结果 术后随访2年以上手术成功的65例,骨性愈合61例,不愈合4例.讨论经皮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胫骨折,其优点是治愈率高、固定牢固、 方法简便,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肿是指非肿瘤性的甲状腺持续性增大,主要由缺碘引起。根据患者是否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状,可以将它分为非毒性和毒性两大类。非毒性甲状腺肿又称无功能性甲状腺肿。根据其发展过程和形态学改变,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期是弥漫性滤泡上皮增生阶段(非毒性弥漫性增生性甲状  相似文献   
10.
骨盆体位改变对模拟髋臼假体前倾角测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利用骨盆正位片测量髋臼假体放置角度是目前常用的评估人工髋关节置换效果的方法,骨盆体位的非标准化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并使得相互比较较为困难.目的:试图了解骨盆体位变化时,髋臼假体前倾角测量的相应变化情况,以提高临床评价的准确性和比较研究的可比性.方法:自制系列前倾角模拟髋臼假体模型,分别代表0°,10°,20°,30°,40°前倾角.按35°,40°,45°,50°,55°外展角分别放置于6具防腐骨盆标本髋臼窝内,使骨盆标本沿冠状轴、矢状轴在±30°的范围内按5°/次分别旋转,保持X射线投照中心点始终与标准骨盆正位片投照中心点一致.摄X射线平片并进行前倾角测量.结果与结论:骨盆沿冠状轴或矢状轴每旋转1°,髋臼假体前倾角测量值变化为0.61°~0.73°,其中沿冠状轴向前旋转和沿矢状轴远离放射源时前倾角呈减小趋势,沿冠状轴向后旋转和沿矢状轴接近放射源时前倾角呈增加趋势,临床评价时应充分考虑骨盆体位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