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9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2例护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转诊收治的2例瘢痕子宫妊娠患者的诊治方法、护理措施、临床疗效.结果:未能对其中1例患者及时明确诊断,致使2次刮宫时发生大出血,后经急救与护理,患者康复出院.另1例患者及时明确诊断,并进行预见性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结论:对于有剖宫产史的早孕患者,护士应协助医生早期诊断是否发生瘢痕子宫妊娠,避免误诊,并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
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78,自引:2,他引:78  
PICC置管术自90年代在我国开展以来,以其操作简捷、使用安全、维护简单、便于长期留置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并发症,若处理不当,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笔者总结了本科2005年9月~2006年5月开展PICC置管术以来并发症的原因及防范对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采用以SYBR GreenⅠ为荧光染料的RT-PCR定量检测MRSA中mecA基因表达的方法,并探讨mecA基因表达水平与甲氧西林耐药水平的关系。方法以RT-PCR同时检测59株临床分离的MRSA中mecA基因和16S rRNA基因的表达量,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每株菌mec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F值,最后采用SPSS软件以每株菌的苯唑西林MIC值和F值做箱图来观察mecA基因表达水平与甲氧西林耐药水平的关系。结果 RT-PCR定量检测mecA基因和16S rRNA基因的标准曲线方程分别为Y=-3.62X+27.305和Y=-3.54X+27.726,mec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F值并没有随着苯唑西林MIC升高而增加。结论 RT-PCR结合SYBR GreenⅠ荧光染料定量检测mecA基因表达是一种相对低廉且可行的方法,mecA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葡萄球菌属对甲氧西林的耐药水平并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清单制管理在预防妇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17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将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3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清单制管理,包括成立静脉血栓栓塞症管理小组,设计、培训、使用分层预防清单。结果观察组妇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措施的落实率明显提高(P0.01),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单制管理的应用,能降低妇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脱垂与非脱垂性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不同临床龄点,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2007年7月—2010年2月行脱垂性阴式全子宫切除术33例和非脱垂性阴式全子宫切除术39例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两组患者年龄、合并症、留置尿管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等直接影响护理干预措施、反映护理干预效果的项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年龄、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合并症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脱垂组年龄较大,留置尿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较长,合并症较多。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例数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脱垂与非脱垂性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自身特点和手术方式有明显不同,要求护理的侧重点不同,护士应提供具有分类特征的个性化护理。  相似文献   
6.
7.
一药多名现象给护理工作带来诸多安全隐患[1],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我科自行设计了过敏试验阳性药物告知卡,将其纳入用药流程[2,3]。为扩大告知卡使用范围至既往阳性史药物,规范护士使用行为,参考文献[4]进一步细化了药物阳性告知卡的使用管理流程,做到规范使用告知卡,保证效果。  相似文献   
8.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占第二位。近年来,随着肿瘤化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发展,宫颈癌的化疗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新辅助化疗作为宫颈癌术前治疗,可以有效缩小肿块,减少宫颈癌的不良预后因素,提高手术疗效。2008年1月~2010年3月,我科对26例宫颈癌病人实施手术前联合新辅助化疗,病人均安全度过化疗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2007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明确指出COPD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与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有关。COPD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至2020年COPD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我国7个地区对20245个人群进行调查,COPD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其致残率高,病程长,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痛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