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水下内镜切除术在治疗消化道肿瘤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搜索引擎PubMed,分别以"underwater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underwater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underwater 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为关键词,检索出相关文献,汇总病例并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出40篇相关文献,纳入452例病例,其中水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UEMR)413例,水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UESD)37例,水下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UPOEM)2例。413例UEMR患者一共有468个病灶,切除成功率为98.5%,其中整块切除率达61.1%,整块切除者的R0切除率为94.3%;37例UESD患者共有39个病灶,所有病灶均经UESD完整剥离;2例UPOEM患者成功行水下黏膜下隧道建立及肌切开。全组术后并发症较低,以出血多见,其他包括穿孔、十二指肠腔狭窄、低钠血症、吸入性肺炎和自限性息肉切除术后综合征。结论水下内镜切除技术是一项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易于掌握且操作方便。今后仍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以及长期随访资料,以明确水下内镜切除技术与常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相比的优势及适应证,便于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Matrilin-4对大鼠牙髓损伤后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作用,探讨其作为新型盖髓剂的可能性。方法:28只雄性Wistar大鼠,在大鼠的双侧上颌第一磨牙牙合面备洞至露髓后,左侧用含Matrilin-4的胶原蛋白海绵盖髓(Matrilin-4组),右侧用含磷酸盐缓冲溶液(PBS)的胶原蛋白海绵盖髓(PBS组),双侧均用玻璃离子封洞。分别于3、7、14和28 d灌流固定处死大鼠并取上颌双侧第一磨牙标本,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分析各组大鼠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及成牙本质细胞中牙本质涎蛋白(DSP)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3 d时与PBS组比较,Matrilin-4组穿髓孔下方较少量炎症细胞聚集,并可见明显的血管扩张;7 d时2组穿髓孔下方炎症反应加重,但Matrilin-4组明显轻于PBS组,且可见前期牙本质形成;14 d时Matrilin-4组露髓区域可被较连续完整的修复性牙本质桥覆盖;28d时,与PBS组比较,Matrilin-4组穿髓孔下方可见厚而完整的修复性牙本质桥,牙本质桥下面有重组的成牙本质细胞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2组大鼠成牙本质细胞中DSP阳性表达强度在术后3、7和14 d呈逐渐增强趋势,28 d时减弱;盖髓后各时间点Matrilin-4组大鼠成牙本质细胞中DSP阳性表达强度均强于PBS组,且14 d时阳性表达达高峰。与PBS组比较,3、7和14 d时Matrilin-4组大鼠成牙本质细胞中DSP阳性表达强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Matrilin-4对牙髓损伤后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颌第二磨牙牙内陷患者的诊疗过程,分析罕见牙内陷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病理特点,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1例牙内陷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和病理资料,分析磨牙区牙内陷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结果:患者,女性,28岁,因发现右上后牙有洞6个月来本院就诊。专科检查可见17面平龈,牙冠巨大,面正中见凹陷及龋坏,未达髓腔,影像学检查可见17面类牙釉质密度影像向根方凹陷,深度约7.7mm,确诊为牙内陷。初诊时去除腐质,采用安抚治疗,复诊时发现患牙仍有自发痛,且未能解决食物嵌塞痛,考虑到术后恢复效果不佳,故患者同意拔除患牙。离体牙做病理磨片,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内陷处牙釉质及牙本质结构异常。结论:发生于磨牙区的牙内陷患者较为罕见,诊疗过程中应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疾病类型及治疗计划,建议治疗效果不佳的患牙应及时拔除。  相似文献   
4.
5.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AP病情进展迅速,15%~ 20%的患者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病死率高达20%~30%。SAP常可导致肠道功能障 碍,包括肠黏膜屏障损伤和肠道动力障碍,引起肠道细菌移位至其他器官,加重全身炎症反应,对胰腺和机体造成“二 次打击”,导致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近年来,肠道菌群作为人体的第2大基因组,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正常肠道菌群参与人体多种生命过程,在肠道发育和稳态、肠道免疫系统的建立及防御病原 体入侵等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失衡可能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如在AP早期即存在肠道 菌群的失衡。文章主要就肠道菌群失衡在AP肠黏膜屏障损伤中的作用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评价应用信息化系统实时监测干预重症医学科(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9年5月武汉市中心医院综合ICU医护人员为观察对象,在ICU安装手卫生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时监测、记录医务人员手卫生指征和手卫生行为。观察、比较安装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各项医院感染管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信息化系统安装后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从77.23%上升到9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岗位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和其他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均提高(P<0.001);手卫生用品消耗量上升,从每床日(40.57±4.62)ml提高到每床日(51.59±5.12)ml(P<0.001);信息化系统安装前后医院感染率、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和多药耐药菌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实时反馈信息化系统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有良好的干预效果,能够显著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大鼠即刻再植牙牙髓愈合过程中的表达,阐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即刻再植牙牙髓血运重建的作用及机制。方法:80只4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未拔牙组、阴性对照(生理盐水)组、阳性药对照(庆大霉素)组和EPO组,每组20只,各组大鼠拔除的牙齿在其相对应的溶液中浸泡4min后再植,于再植术后3、7、14、21和28 d分别处死4只大鼠,制作术区标本,行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在不同时间段内再植牙牙髓血运重建的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不同时间段各组大鼠再植牙牙体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与未拔牙组比较,生理盐水组大鼠再植牙牙髓组织中炎症较重,牙根发育情况较差,修复性牙本质和牙骨质沉积较少,根尖孔较宽;庆大霉素组和EPO组大鼠再植牙牙髓组织中炎症较轻,牙根发育情况相对较好,修复性牙本质和牙骨质沉积较多,根尖孔缩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未拔牙组比较,3、7和14 d时生理盐水组、庆大霉素组和EPO组大鼠再植牙牙体组织中VEGF呈强阳性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VEGF阳性表达强度逐渐减弱;VEGF阳性表达区的平均吸光度(AOD)值,EPO组 > 庆大霉素组 > 生理盐水组 > 未拔牙组。与未拔牙组比较,3、7、14和21 d时生理盐水组、庆大霉素组和EPO组大鼠牙体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在28 d时各组大鼠牙体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3、7、14和21d时庆大霉素组和EPO组大鼠牙体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在28 d时庆大霉素组和EPO组大鼠牙体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庆大霉素组比较,各时间点EPO组大鼠牙体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O通过上调VEGF表达,诱导牙髓组织中血管新生,为再植牙提供了丰富的血管床,从而发挥牙髓的防御修复潜能,促进了再植牙的牙髓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CEREC椅旁CAD/CAM系统制作修复体修复老年人后牙缺损,评价其治疗1年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8例老年后牙缺损患者,共计52颗后牙,其中嵌体18颗,高嵌体24颗,嵌体冠10颗,采用CEREC椅旁CAD/CAM系统及CEREC瓷块椅旁设计并制作嵌体、高嵌体和嵌体冠,以树脂水门汀粘接。修复后满1年进行随访,采用改良美国公众健康服务标准(USPHS)对修复体、牙体和牙周等方面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52颗患牙修复体中,嵌体、高嵌体和嵌体冠满意率分别为94.4%、91.7%和80.0%。其中1颗嵌体发生折裂,1颗高嵌体边缘不密合,1颗修复体边缘完整性轻度缺损,1颗牙体颊舌向纵折裂,1颗嵌体冠邻接关系不密合,1颗出现牙龈乳头炎。结论:CEREC椅旁CAD/CAM技术制作的修复体短期临床效果好,是修复老年人后牙缺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道1例双侧上颌第四磨牙病例,探讨多生第四磨牙的发生和治疗方案。方法:收集1例双侧上颌第四磨牙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的各项信息,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分析双侧上颌第四磨牙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并发症及治疗方案。结果:患者因左上颌后牙区间歇性隐痛数月,加重5 d就诊,专科检查未见可引起主诉症状的异常表现。全口曲面断层片可见双侧上颌区4颗磨牙,第四磨牙位于第三磨牙远中,完全阻生,牙冠较小,牙根较短,压迫使邻牙牙根吸收。拔出18、28和29,患者左上颌后牙区疼痛消失。结论:多生第四磨牙是一种较少见的牙齿发育异常现象,但其存在较多可能的并发症,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