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造影及外科处理的时机选择李洪伟,楚功仁(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郑州市450003)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颅内非外伤性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病理状态。动脉瘤破裂是此症的主要原因,其它如脑血管畸形、动脉硬...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老年哮喘采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与茶碱控释片联合治疗与单行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效果对比.方法:选择急性老年哮喘患者80例,均为万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呼吸内科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随机分组,就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与茶碱控释片联合治疗(观察组,n=40)与单行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对照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两组急性老年哮喘患者肺功能指数FEV1%、FEV1/FVC治疗后优于对照组,血气分析值PaCO2、PaO2水平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恶心、胸闷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恶心2例,胸闷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老年哮喘采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联合茶碱控释片治疗,可显著改善动脉血气,促进肺功能恢复,有较高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正>颈部淋巴结结核是常见的肺外结核之一,占淋巴结结核的80%~90%~([1])。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多表现为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若诊治及时,大部分患者经正规抗结核药品治疗均可治愈~([2]),但仍有10.1%~31.6%的患者病情进展,形成局部脓肿、皮肤破溃、瘘道形成,或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致淋巴结-支气管瘘,需要较长时间引流方能愈合~([3])。而颈部淋巴结结核导致皮肤_淋巴结_咽瘘鲜见报道。笔者对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1例因颈部淋巴结结核导致皮肤-淋巴结-咽瘘患者进行报道,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伤疗法治疗肺结核病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 方法收集接受微创伤疗法的肺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小切口或者电视胸腔镜下的肺结核肺切除术及脓胸廓清术患者10例(A组),小切口开胸下的肺结核空洞、结核球、曲菌球病灶清除术和不经胸局限性脓胸病灶清除术患者29例(B组)。 结果A组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8例,其中1例术后肺膨胀不良,造成上胸腔残腔积液,其余7例肺复张满意;拔管时间最短3 d,最长10 d;术后第2天患者均可下床活动。电视胸腔镜下结核性脓胸廓清术2例,其中1例肺完全复张,1例复张不完全。B组29例患者全部治愈,无支气管胸膜瘘、结核播散、窦道形成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病例;住院时间较常规术式明显缩短;术后下床早,呼吸循环系统的恢复明显较肺切除患者快;术后引流量少,拔管时间平均2~4 d;术前局限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合并痰菌阳性的6例患者,术后5例转阴、空洞消失;其中1例痰菌量明显减少;2例合并曲菌球的患者术后咯血停止。6例不经胸局限性脓胸病灶清除术患者,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患者随访4个月~12年,平均6.2年,未见复发及播散。 结论微创伤疗法就切口而言,是介于传统开胸切口与微创切口之间的一种切口;就手术而言,比传统手术方式和微创手术方式损伤更小。肺结核病的外科治疗应择机选择微创伤疗法,其方法可行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造口袋在胃肠外科腹部手术切口引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胃肠道外科腹部手术患者49例随机分成传统引流组(采用腹腔引流管接引流袋)23例和造口袋引流组(造口袋与引流袋配合使用)26例.结果 造口袋引流组切口Ⅰ期愈合率明显高于传统引流组,引流管放置时间、引流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总换药经费也少于传统引流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应用造口袋引流组的舒适度普遍提高,与传统引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传统引流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造口袋引流组(P<0.05).结论 造口袋辅助应用于胃肠道外科腹部手术引流中可促进切口愈合,减少医生工作量,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埃索美拉唑对胃溃疡患者血清NO、NOS及E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10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48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奥美拉唑组)和观察组(埃索美拉唑组)每组各24例,将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的血清NO、NOS及ET-1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4周观察组的血清NO、NOS均高于对照组,而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埃索美拉唑对胃溃疡患者血清NO、NOS及ET-1水平的影响大于奥美拉唑,说明其在本病治疗中的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替普瑞酮联合法莫替丁在治疗胃溃疡中的作用。方法:把192例经胃镜证实的活动性胃溃疡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B组)98例,给予法莫替丁20mg,2次/d,6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A组)94例,除同样服用上述药物外,加服替普瑞酮50mg,3次/d,6周后复查胃镜。结果:治疗组胃溃疡治愈率为76.6%,优于对照组(59.1%,P〈0.05)。结论:替普瑞酮联合法莫替丁治疗胃溃疡可有效减轻胃黏膜损伤,提高治疗质量,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18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方法对18例(22髋)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了2~9年的随访。临床随访根据Harris评分系统进行评分,X线随访根据Gruen等和DeeleandCharnley分区法进行股骨柄和臼杯X线分析。结果髋关节屈曲、内收、外展、内旋、外旋总活动度由术前的平均35.6。提高到术后的平均185。。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32分提高到术后的83分,手术优良率为81.8%,其中优11髋,良7髋,中4髋。X线未见假体松动、脱位。异位骨化发生率为13.6%(3/22髋)。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以明显缓解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AO微型纯钛板钉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AO微型纯钛板钉内固定治疗12例15处掌、指骨骨折。其中掌骨骨折8例10处,指骨骨折3例,掌指骨同时骨折1例;开放性骨折3例,闭合性骨折9例。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5个月,骨折愈合率达100%。结论应用AO微型纯钛板钉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辅以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是手部骨折理想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符合标准的有68例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内镜组和保守治疗组各3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即刻给予内科综合治疗。保守治疗组患者待病情稳定后择期手术,内镜组患者入院24h内行EST。结果:内镜组中,25例急性轻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经内镜治疗后,2~5d体温恢复正常;9例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3~8d腹部体征好转;血常规、淀粉酶及血生化1~2周基本恢复。仅1例重症患者后期发生胰腺假性囊肿,无一例因病情恶化而需中转手术。而与保守治疗组相比,内镜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方面都显著优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内镜下微创治疗胆源性胰腺炎是安全可靠的,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