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仪器性能故障1 .1 比色光源不稳定 ,变暗 现象 :ALT或 AST检测项目可出现负数 ,打开反应监控视窗可见反应曲线起波浪纹 ;或者 ,在主电脑显示屏报警显示光学测试的控制器出错( 31 1 1 PHOTOMETER CPU ERROR) ,并且仪器转入STOP状态。原因 :比色光源灯泡的工作寿命有一定限度(一般为半年 )。超过使用期限灯泡亮度会逐渐减弱 ,而光源的亮度的减弱对用 34 0 nm波长检测的项目影响最大 (特别是酶类的测定 ) ,故可见 ALT或 AST出现负值 ,同时由于发光的不稳定使反应曲线呈波浪纹。我们曾用蒸馏水代替试剂作某项目检测 (主要是…  相似文献   
2.
石现  宋琪  胡森  李泽峰  刘茜  王磊  关玲 《中国针灸》2008,28(4):290-292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能否减轻内毒素引起的大鼠肝损伤,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内毒素组、电针组、正常组和非穴组。尾静脉注射内毒素(5 mg/kg)制作大鼠肝损伤模型,正常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电针组于造模半小时后给予电针“足三里”治疗(2~100 Hz,2 mA,1.5 h),非穴组针刺位置为“足三里”旁开5 mm、下5 mm,操作同电针组。结果:尾静脉注射内毒素可显著增加大鼠肝组织TNF-α含量和血浆ALT活性,电针可使两者明显降低(P〈0.01),非穴组大鼠肝组织TNF-α含量和血浆ALT活性与内毒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可降低内毒素引起的异常升高的大鼠肝组织TNF-α含量和血浆ALT活性,具有器官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肝组织TNF-α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临床特点、CT表现、病理所见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15例肺隐球菌病病例,统计分析其性别年龄分布、伴随的基础疾病、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等各方面特点。结果本组15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Ab)均阴性。肺部CT:结节团块型11例,大片实变影3例,斑片影1例,混合型1例。病变累及多叶段12例,单一叶段3例,合并空洞7例。TBLB病理确诊者8例,经皮肺穿病理确诊者3例,脑脊液涂片检出隐球菌确诊者3例。14例予二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序贯或单药抗真菌治疗,均达到临床治愈,治愈率达93%。结论免疫功能正常的肺隐球菌病患者,多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结节/团块影和大片实变影,常有空洞影,TBLB、经皮肺穿刺活检是很有价值的确诊手段,抗真菌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荆州市城区学校周围食品经营户的卫生状况 ,2 0 0 0年 5~ 10月 ,我们对城区 10 8所大、中、小学校校园外的食品摊点卫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内容及方法1.1 对象 荆州城区共有学校 10 8所 ,其中小学 3 4所 ,中学 3 3所 ,大学 6所 ,中专技校 3 5所。在每所学校门前抽查 2~ 4个饮食摊点及食品从业人员 ,共调查 3 4 2个摊点 ,4 66名从业人员。1.2 内容 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及个人卫生情况、卫生设施、环境卫生、食品质量等。1.3 方法 按事先制定的检查项目逐项进行检查 ,以现场看到的情况为…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分析在检验科中,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病原菌耐药性。方法:选取南阳市南阳医专第一附 属医院检验科 2019 年 7 月至 2020 年 7 月期间的 358 份微生物检验样本,对样本检验准确率、质量的影响因素、病原菌的 耐药性和分布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在 358 份检验样本中,微生物检验的准确率为 81.28 %,尿常规的微生物检验准确率最 高,为 92.08 %;脑脊液试验的检验结果准确率最低,为 66.67 %。共有 67 份误差样本,误差原因有操作人员因素、样本 因素和检验操作因素,其中操作人员是影响检验质量的最主要原因。培养共得到病原菌 396 株,包括革兰氏阳性菌 116 株 (29.29 %),革兰氏阴性菌 203 株(51.26 %),真菌 77 株(19.44 %)。数量占前三位的病原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 78 株、 大肠埃希菌 53 株、肺炎克雷伯菌 28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头孢噻肟、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较高; 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环丙沙星、头孢呋辛、头孢噻吩、四环素、头孢噻肟有较高的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对阿莫西林、 头孢噻肟、四环素耐药性较高。结论:检验科在检验微生物样本时,应注意对操作人员的素质培养,优化样本检验及仪器 操作流程,降低出现误差样本的频率,提高样本检验准确率。临床用药时,为降低细菌耐药性,应依据药敏结果对抗菌药 物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并结合实验研究,深入探究麦门冬汤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中国传统医学百科全书ETCM和SwissADME筛选并确定麦门冬汤中的活性成分。接着利用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和Uniport数据库挑选出中药活性成分的潜在作用靶标。借助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取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靶点基因。Venn diagrams绘图工具筛选出中药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3.9.1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关系图,并通过CytoNCA插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得到核心靶点蛋白。运用DAVID进行GO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使用博来霉素建立SD大鼠肺纤维化模型,观察大鼠肺组织肉眼标本及病理切片,并对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TGF-β1、α-SMA、IL-4、IFN-γ、LC3-Ⅱ、beclin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得到麦门冬汤治疗IPF的作用靶点402个,其中核心靶点50个,对应5种中药的159种有效成分。G...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汉防己甲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2/3期矽肺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收治的120例2/3期矽肺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早晚各1吸+吸氧治疗),观察组80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汉防己甲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变化,同时根据治疗前后肺部CT结果评估肺部病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mMRC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影像方面:对照组改善3例、稳定30例、恶化7例,观察组改善43例、稳定36例、恶化1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肺部病灶好转率(98.75%)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56,P<0.05)。结论 汉防己甲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可延缓及阻断肺部纤维化进程,促进肺部病灶吸收减少,明显改善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家对卫生监督方面的投入相应减少 ,为了保证卫生监督工作的正常进行 ,国家对卫生监督工作准许在一定范围内开展有偿服务 ,以缓解经费之不足。经过这些年来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创收在卫生监督工作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对卫生监督工作既有有利的促进作用 ,更有不利的影响 ,分析如下。1 创收的有利作用1.1 创收保证并改善了监督员的工资福利 ,稳定监督队伍。由于政府划拔的事业经费不足 ,全国不少地方的卫生防疫站曾出现过职工工资都无法保证的局面 ,卫生工作处于半停业状态。国家对卫生监督开“口子”后 ,调动了单位职工的积极性 ,…  相似文献   
9.
多浆膜腔积液68例诊断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浆膜腔积液是患者在病程中同时或相继出现多于一个浆膜腔有积液,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引起浆膜腔有积液病因复杂,诊断有时困难。为分析和探讨多浆膜腔的诊断思路和诊断方法,我们收集了我院68例多浆膜腔积液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臭氧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FU)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有关臭氧治疗DFU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6月,采用RevMan5.3进行数据Meta分析,用漏斗图及Egger's、Begg's检验进行发表偏倚检测。结果:共纳入13个RCT研究,合计995例DFU患者。Meta分析显示,共纳入7项RCT研究溃疡完全愈合情况,采用固定效应分析,结果显示臭氧组溃疡完全愈合患者比例显著多于非臭氧组[OR=5.22,95%CI(3.21~8.51),Z=6.6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纳入2项RCT研究足部溃疡面积变化,使用固定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使用臭氧比非臭氧治疗可显著促进DFU溃疡的愈合[MD=-2.73,95%CI(-3.18~2.28),P<0.05];共纳入2项RCT研究截肢/趾情况,采用固定效应分析,结果显示臭氧组比非臭氧组可显著降低截肢/趾情况的发生[RR=0.31,95%CI(0.20~0.47),Z=5.37,P<0.05];共纳入2项RCT研究不良反应情况,采用随机效应分析,结果显示臭氧组与非臭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67,95%CI(0.05~8.89),Z=0.30,P>0.05]。结论:臭氧治疗DFU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可选方案,可以促进溃疡创面的痊愈,降低截肢/趾的发生率,缩小溃疡面积,而并发症较常规处置未见明显差别,但是目前相关临床研究随访时间偏短,未能完全做到双盲对照,未能评估长期使用该方法的疗效,且临床使用方法多种多样疗效无法做到完全同质化对比,所以今后可进一步开展大样本,标准化的臭氧治疗DFU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评估其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