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2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9岁。因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于2003-03-06在全麻插管下行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放加鼻中隔矫正术。麻醉诱导为咪唑安定3 mg、芬太尼0.1 mg、阿曲库胺30 mg、异丙酚150 mg依次静脉注射,吸纯氧后使用SHUC-MAN喉镜经口明视下ID7.5#导管顺利插入,导管套囊注入空气8 ml,固定于左口角,插入导管距门齿23 cm,术中1%~1.5%异氟醚、N2O-O2(1:1)吸入Drager SA2 IPPV维持麻醉,持续泵入SNP控制降压收缩压维持在70 mmHg左右降压1.5小时,术  相似文献   
2.
唐晨  岳建英  李天佐 《北京医学》2015,37(6):530-532
目的 探讨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S100B蛋白浓度变化与七氟烷麻醉躁动中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在全麻下行择期白内障手术的患儿3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麻醉风险评分(ASA)Ⅰ或Ⅱ级,年龄3~6岁.吸入麻醉诱导为8%七氟烷,待患儿睫毛反射消失后插入喉罩.术中采用3.0%~3.5%的七氟烷维持,调节氧流量2~3 L/min,保持患儿自主呼吸.术毕停止吸入七氟烷,拔除喉罩,记录躁动发生情况.分别于吸入七氟烷前,吸入七氟烷后15 min和术后10 min 3个时间点采集外周静脉血2~3 ml,静置离心后,检测血清S100B蛋白的浓度.结果 30例患儿术前、术中和术后血清S100B蛋白平均浓度分别为(62.76±32.51)、(47.90±22.20)、(48.05±23.53)ng/L,术中和术后浓度值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但术中和术后二者浓度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躁动患儿术中和术后平均血清S100B蛋白浓度均较术前明显下降[(49.71±25.20) ng/L vs.(68.26±39.40) ng/L,(55.59±30.54)ng/L vs.(68.26±39.40)ng/L,P均<0.01],术中和术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躁动患儿术中和术后平均血清S100B蛋白浓度均较术前明显降低[(46.71±20.64)ng/Lvs.(59.1 1±27.62)ng/L,(43.18±16.95)ng/L vs.(59.11±27.62)ng/L,P均<0.01],术中和术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躁动患儿术前、术后S100B蛋白浓度差值与与躁动评分无相关性(r=0.045,P>0.05).结论 S100B蛋白浓度在麻醉恢复期患儿躁动发生时明显下降,星形胶质细胞并未在躁动过程中表达增强,S100B蛋白浓度的变化与躁动的严重程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律平(抗心律失常药)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效果.方法 大鼠24只,离体心脏灌注,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2组均应用停跳液,心脏停跳后,停灌注120 min,再灌注30 min,实验组在停跳液中加入心律平.分别测定再灌注5,10,30 min时,左心室收缩功能(LVDPi)及冠脉流量(Vi),检测冠脉流出液中CPK-MB、LDH、TnT量;再灌注30 min,取左心室前壁内膜,检查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再灌注5,10,30 min实验组左心肌收缩功能恢复均好于对照组;漏出液中CPK-MB、LDH、TnT含量均少于对照组组.实验组超微结构损害较对照组轻.结论 停跳液中加用心律平,可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经术野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椎管手术丁斌,吴颖川,李天佐多发腰椎间盘脱出及椎管狭窄病人30例,均为一般情况良好、无腰麻禁忌证的成年病人,手术均为侧卧位,手术时间最短160min,最长300min,平均210min。病人术前常规准备,7腰穿计侧卧位腰穿,穿...  相似文献   
5.
心理干预对不同年龄儿童围术期焦虑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儿童因其身、心发育不成熟,在围术期会经历从心理到生理的一系列应激反应,不仅影响麻醉诱导及手术的平顺,还会造成儿童术后不同程度的心理及行为异常。针对这一问题我院已经开展了对儿童进行围术期心理干预的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同时临床发现不同年龄的儿童其心理,生理发育存在阶段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心理干预时应考虑各年龄段儿童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干预。本  相似文献   
6.
观察腰麻用于剖宫产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探求腰麻用于剖宫产术的安全性。一般资料ASAI或Ⅱ级拟行剖宫产术40例,年龄26.4±3.2岁,体重65.1±8.9kg,身高159±4.6cm。以NCCOM3型无创心功能监测仪(美国)观察心排血量(CO)、每搏量(SV)、心率(HR)、射血流速指数(EVI)、心室射血时间(VET)、胸腔液体指数(TFI),分别于腰麻注药后1、2、5、10、20分观察上述指标并与基础值进行统计学比较(f检验)。术中持续监测ECG和血压,将收缩压下降>4kPa或低于12k…  相似文献   
7.
麻醉专业研究生临床技能培训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醉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其主要的基础培训在本科毕业后教育,并形成了在住院医师培训体制下的麻醉学住院医师培养模式.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麻醉学科自身的迅速发展,大批麻醉学研究生与本科生一起进入临床培训阶段.  相似文献   
8.
鼻喉部手术与上呼吸道关系密切。其原发病、手术操作和全麻药的残余作用共同构成了恢复期的高危因素。本文对 10 33例此类手术病人全麻恢复期的安全性进行观察 ,并对几种不同手术全麻恢复期的观察时间、循环功能变化等进行比较。同时 ,探讨了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我们认为 ,鼻喉手术病人全麻恢复期在恢复室进行仔细监护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6%贺斯及林格氏液对高凝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癌根治术、胃大部切除术、胆囊切除术、结肠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等患者30例,年龄36~72岁,ASAI-Ⅲ级,符合下列条件:两周内未服用影响凝血的药物;术前经TEG检测MA>68mm.术中出血>500毫升的除外.随机分为A、B两组.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其中A组术中输液用林格氏液维持;B组入室后输入6%贺斯15ml/kg,其后用林格氏液维持.两组患者入室后及术毕拔管后分别取血做TEG检测及PT、APTT、FIB凝血分析,并记录两组出血量,术中的输液量.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及输液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TEG参数及凝血分析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毕R、K、FIB值与术前比较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值与术前比较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毕R、K、PT、APTT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FIB值与术前比较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凝患者术中单纯输注林格氏液可能会加重患者的高凝状态,同时输入6%贺斯则对高凝状态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6%贺斯及林格氏液对高凝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癌根治术、胃大部切除术、胆囊切除术、结肠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等患者30例,年龄36—72岁.ASAⅠ~Ⅲ级,符合下列条件:两周内未服用影响凝血的药物;术前经TEG检测MA〉68mm。术中出血〉500毫升的除外。随机分为A、B两组。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其中A组术中输液用林格氏液维持;B组入室后输入6%贺斯15ml/kg。其后用林格氏液维持。两组患者入室后及术毕拔管后分别取血做TEG检测及FT、APTT、FIB凝血分析,并记录两组出血量,术中的输液量。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及输液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TEG参数及凝血分析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毕R、K、FIB值与术前比较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值与术前比较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毕R、K、FT、APTT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FIB值与术前比较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凝患者术中单纯输注林格氏液可能会加重患者的高凝状态.同时输入6%贺斯则对高凝状态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