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髋臼钛板加颗粒植骨治疗髋臼严重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髋臼钛板加颗粒植骨治疗髋臼严重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该技术治疗27例患者,髋臼骨缺损分型(AAOS分类)Ⅰ型6例,ⅡC型4例,Ⅲ型17例;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37分,术后根据临床及x线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该方法重建髋臼,术后假体脱位1例,原因是重建钛板前倾过多与大粗隆发生撞击,经凿去部分粗隆骨质消除撞击因素后治愈。其余病例无并发症,平均随访3a,Harris评分平均87分。X线无1例患者的髋臼骨床、移植骨、重建钛板和聚乙烯内衬交界面出现透亮带。[结论]髋臼钛板加颗粒植骨可有效修复髋臼骨缺损,为假体提供坚强的初始固定,具有恢复髋关节旋转中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注射式β-磷酸三钙骨水泥作为植骨材料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方法对23例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后骨缺损区采用可注射式磷酸钙骨水泥进行填充。结果全部病例平均随访15.4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无骨不连和感染情况发生,内固定无松动及脱落现象。注射式β-磷酸三钙骨水泥术后10~12周开始出现吸收,20~24周大部分吸收,28~32周基本全部吸收。术后6个月和1年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注射式β-磷酸三钙骨水泥具有安全、方便、副作用小、填充效果确实等优点。固化后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可提高患者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的安全性,促进了骨折的愈合过程,是治疗和填充胫骨骨折骨缺损区的较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AO技术治疗Pilon骨折(附46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AO技术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5年7月~2002年6月应用AO技术对46例Pilon骨折行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及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0.5-7年,按Mazur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46例患者总优良率84%,其中C1型20例,O2型15例,Q型4例。7例发生切口感染,8例出现创伤性踝关节炎。结论:临床治疗效果与骨折类型及治疗方法有关,运用AO技术治疗Pilon骨折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2003年4月至2008年6月,我们应用颈前沿皮纹的横切口(长2.0~2.5 cm)行颈前路手术165例,其中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多节段严重型颈椎病患者9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CT气-碘双对比造影诊断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临床经验,提出CT气-碘双对比造影诊断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的临床价值。方法48例患者行CT气-碘双对比造影检查。在CT介入引导下行肩前侧穿刺,注入76%泛影葡胺4ml,再注入无菌过滤空气10ml。在西门子SOMATOM CR全身CT机下扫描。CT显示结果并参照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手术所见,分为Ⅰ、Ⅱ和Ⅲ度损伤。结果检查后3例肩部胀痛,2d后消失,余患者未述不适。CT气-碘双对比造影结果,Ⅰ度损伤9例,Ⅱ度损伤22例,Ⅲ度损伤17例。Ⅰ度损伤者采用康复治疗。Ⅱ度损伤者多采用康复治疗,但治疗时间较长。Ⅲ度损伤以手术治疗为主。结论CT气碘双对比造影显示结果分为Ⅰ、Ⅱ和Ⅲ度损伤,不仅可反映病损及临床症状的严重性,而且能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以胸腹部联合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早期诊断与急诊手术的经验. 方法 对2001年7月-2009年8月收治的58例以胸腹联合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患者入院后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开胸手术12例,剖腹手术36例,同时行胸部和腹部切口7例,经胸腹联合切口3例.其中行四肢长干骨内固定术27例,脊柱椎板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5例,截肢术1例.术后发生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6例,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12例.治愈53例,死亡5例. 结论 以胸腹联合伤为主的多发伤病情重,表现复杂.早期CT扫描对以胸腹联合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作用.胸腔闭式引流是腹部手术安全进行的重要保证.早期诊断、正确选择手术方式和受损器官的处理顺序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探讨大白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Bcl-2、-Bax的表达及意义.方法: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Allen‘s法致伤脊髓,于术后4、8、24、48、72、168h采集脊髓标本,1组作为对照组,分别行HE染色、TUNEL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cl-2、Bax的表达.结果:TUNEL染色显示有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凋亡.Bcl-2在术后4h开始出现阳性表达,24h达高峰.Bax术后4h出现阳性表达,8h时达高峰.结论:脊髓损伤后存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凋亡,Bcl-2、Bax基因对调控细胞凋亡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特制牛骨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中的应用:附1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经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特制牛骨作植骨材料进行融合,平均随访22个月。结果,优7例,良4例,好转3例,无变化1例,骨性融合率67%,效果满意。作者认为,异种骨的疗效不及自体骨的原因仍是生物相容性、骨诱导活性等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但由于制备技术的改进,疗效有了提高,来源广泛的异种骨终能成为良好的植骨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0.
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观察大白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现象及超微结构特点,方法:48只SD大鼠为分两组,Allen's法致伤脊髓(轻度损伤和中度损伤),分别于术后4、8、24、48、72、168h处死,采集脊髓标本,应用HE、TUNEL当色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HE当色显示轻度损伤后 髓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小出血灶,后期为胶细胞增生,中度损伤早期主要表现为大片出血灶,继之出现损伤部位细胞液化坏死,后期空腔形成。TUNEL染色显示,术后4h即出现细胞凋亡,术后8h达最高峰,包括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凋亡。术后48h开始减少,术后72h和168h仍可见到凋亡的胶质细胞,术后4h和8h凋亡细胞主要分布在损伤节段内,结论:脊髓损伤后存在细胞凋亡现象,从形态上看包括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和凋亡,细胞是脊髓继发性损害中细胞死亡的一种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