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256层CT冠状动脉造影中个体化扫描预案设定的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将标准体重[18.5<体质指数(BMI)<23.9]患者根据心率分为3组设定扫描预案,即心率≤62次/min(bpm)32例,62 bpm<心率<72 bpm 45例,72 bpm≤心率<90 bpm 37例。所有组探测器选择128×0.625,重建层厚0.9 mm,重建增量0.45 mm,管电压120 k V,管电流量700 m As。心率≤62 bpm时,Pitch选择0.18,机架旋转0.33s/圈,选择心动周期的75%重建;62 bpm<心率<72 bpm时,Pitch选择0.18,机架旋转0.27s/圈,选择心动周期的40%、45%、70%重建;心率≥72 bpm时,Pitch选择0.16,机架旋转0.27 s/圈,选择心动周期的40%、75%重建。造影剂总量(ml)=患者体重(kg),注射速率5~6 ml/s,同样速率追加注射22 ml生理盐水。BMI>24肥胖者,管电压120 k V,管电流量900 m As,Pitch选择0.16,机架旋转0.27 s/圈,选择心动周期的40%、45%、70%重建,造影剂注射速率6 ml/s,造影剂总量≤100 ml。BMI<18.4者,管电压100 k V,管电流量500 m As,Pitch选择0.18,机架旋转0.27s/圈,选择心动周期的40%、45%、70%重建,造影剂总量(ml)=患者体重(kg),注射速率5 ml/s。由两位高年资医生比较不同心率组间及不同BMI间的图像质量,采用4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结果心率≤62 bpm组、62 bpm<心率<72 bpm组和72 bpm≤心率≤90 bpm组图像优良率分别为100%、95.6%和89.2%;BMI>24组图像优良率86.7%,BMI<18.4组图像优良率87.5%。结论个体化扫描预案的设定在256层CT冠状动脉造影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的影像学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临床诊断依据,现对我院1998年10月至2004年10月共手术(包括常规术式、椎间盘镜及介入)治疗的317例病例的影像学检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人文素质教育评价具有评价内容的广泛性、评价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评价机制的指导性、评价客体的自律性、教育效果的潜隐性及其表征的多样性与模糊性等特点.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评价内涵、目的、作用及评价原则的研究,对于构建可操作的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推动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岳池县2004—2008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特征,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岳池县2004—2008年的乙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年间共报告乙脑22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87/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高峰在7、8月,占发病总数的93.81%;男女性别比为1.60∶1;病例主要分布于1~7岁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87.61%(198/226);散居儿童发病最多,占病例总数的68.14%(154/226),其次是学生和托幼儿童,分别占病例总数的21.24%(48/226)、10.18%(23/226)。结论岳池县乙脑发病仍处于较高水平,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加强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CT与核磁共振(MRI)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行CT检查、MRI检查,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观察下病灶的数量、部位、形态、大小、密度、信号以及图像特点等情况。结果:①CT诊断结果:共检出病灶数量49个,部位分别分布在基底节区13个,丘脑11个,脑干9个,额叶4个,小脑4个,顶叶3个,枕叶3个,颞叶2个。病灶大小介于5-15mm,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小片状、斑点状,呈略低密度或低密度影。②MRI诊断结果:共检出病灶数量110个,部位分别分布在基底节区23个,脑干20个,丘脑19个,额叶15个,顶叶11个,小脑10个,颞叶8个,枕叶4个。病灶大小介于2-15mm,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小片状或斑点状,图像上呈略长T1、长T2信号,且DWI序列呈明显高信号,而T2FLAIR呈高信号。结论:MRI较CT而言,对于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病变特点显示更加清晰,病灶检出率更高,可作为腔隙性脑梗死诊断的首选。  相似文献   
6.
由于T_1、T_2这两种信息是描述组织内原子核中核自旋(例如氢原子中质子)与当时周围环境(晶格)间能量传递的时间过程(T_1值)和核自旋-核自旋间相互作用的时间过程(T_2值),T_1、T_2值常反映组织的生理生化状况,不同的组织的T_1、T_2值是不同的,因此在MRI影象中T_1和T_2值的测量对鉴别组织的正常与病理情况有重大的临床意义。采用不同的脉冲程序系列(SR、IR、SE)和选择不同的脉冲时间间隔(T_I、T_E、T_R),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肾上腺损伤诊断中CT扫描的应用及肾上腺损伤的CT特点。方法应用Phil-ips Brilliance 256层螺旋CT(iCT)腹部平扫联合增强扫描程序,对21例腹部外伤患者行腹部平扫联合增强扫描,范围从膈肌顶至肾下缘,增强扫描分三期进行,动脉期延迟30s,静脉期延迟60S,延迟期延迟240s开始扫描。结果外伤后1h~7d内行CT腹部平扫联合增强扫描,显示肾上腺血肿14例,CT表现为肾上腺区域椭圆形或类圆形高密度影,CT值范围35—75Hu;腺体周围组织损伤7例,表现为腺周脂肪内条片状模糊出血影,或局限性密度增高。13例在外伤后8—28d内行CT复查,影像表现为肾上腺血肿CT值密度缓慢降低直至肾上腺形态恢复正常。结论256层螺旋CT腹部平扫联合增强检查可反映肾上腺损伤的病理解剖改变过程,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疗效观察提供可靠的依据,是诊断肾上腺损伤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国产α-1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1组用国产α-1b干扰素赛若金500万U,肌注,隔日1次;治疗2组用罗扰素300万U,肌注,隔日1次;对照组用病毒唑200mg,肌注,隔日1次。疗程均为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记录各项指标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其A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HBeAg阴转率及HBV-DNA阴转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α-1b干扰素赛若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明显,与进口干扰素疗效相仿,未出现严重副作用,均能完成治疗疗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湿热痹阻证的用药规律,建立中药特征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效应的数学模型,为实验研究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近30年公开发表临床疗效良好的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复方108首,对复方中出现的170味药中使用频次最高的前44味药的功效、归经、药性、药味进行统计。并对所有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祛风湿药和归膀胱经的药物比较活跃,使用率为33.33%和23.68%,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筛选主要因素,结果祛风湿药、化湿药、清热药、平肝熄风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解表药和归膀胱经的药均是具有治疗RA湿热痹阻证效应的重要因素(回归系数〉0,且P〈0.01)。多元判别分析预测结果总符合率为91.8%。结论:中药特征与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效应存在一定的规律,高频药是其所在功效、归经的代表用药,可为临床医生选方用药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结果与中医学关于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理论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熵权法优选湖北海棠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采用熵权法优选湖北海棠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浸膏得率、总黄酮及根皮苷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溶剂用量及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应用熵权法确定各因素的客观权重,通过Matlab编程实现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优选。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熵权法可用于中药提取工艺优选,使用Matlab编程可减少正交试验计算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