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朱盛南  沈新梅  俞颖 《全科护理》2021,19(13):1817-1820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病人化疗间歇期携带输液港自我管理的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2019年1月—2019年6月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12例输液港化疗间歇期病人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应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通过访谈归纳出3个主题,即病人携带输液港期间遇到的问题和困扰、病人自我管理过程中的优秀品质、病人自我管理的真实体验和感受.结论:护士应重视恶性血液病病人化疗间歇期输液港自我管理的体验,在病人化疗间歇期应分阶段、有计划地给予个性化专业指导,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促进病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导管的自我管理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全疗程化疗期间导管使用的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40例,三年治疗期间不同置管组合的方案.并对各种方案纳入病例数,置管总次数,导管维护总次数,置管及维护总费用,患者舒适度,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纳入病例数⑦组最少,①组最多;置管总次数⑦组最少,⑥组次之,②③④组最多;导管维护总次数⑦组最少,⑥组次之,②③④组最多;置管及维护总费用①组最少,②③组次之,⑤组最多;患者舒适度⑦组分数最低,⑥组次之,②④⑤组分值最高;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⑤⑥⑦组最低,②③组次之,④组最高.结论:⑦PORT方案,⑥PICC+PORT方案,②PICC+ PICC+ CVC+CVC+PIV+PIV方案,③PICC+CVC+CVC+ PICC+PIV +PIV方案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塞丁格技术在血液病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PICC )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行 PICC置管的血液病患者80例,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塞丁格技术穿刺操作的方法置管,观察组采用经B超引导下塞丁格技术穿刺置管技术,观察两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置管后导管脱出、出血和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导管脱出、出血和静脉炎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B超引导下塞丁格技术 PICC 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颈椎病的病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出现低龄化趋势[1].有调查显示,青少年颈椎病患者占患病人群的10%~ 20%,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小[2].2004年调查结果发现,在我国有80%以上的青少年颈椎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和严重不健康的分别为82. 5%和17. 5%[3].为了更好地预防青少年颈椎病,现将青少年颈椎病的病因、后果和预防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健康教育的方法、形式及内容,认为健康教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需要从疾病的基本知识、药物知识、心理指导、生活饮食指导、口腔及皮肤护理指导、出院指导等方面对病人进行宣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