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泰素蒂加顺铂治疗进展期NSCLC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泰素蒂加顺铂方案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方法收集可评价疗效的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50例,以泰素蒂加顺铂方案进行化疗,泰素蒂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25 mg/m2~30 mg/m2静脉滴注,第2天~第5天,每3周为一个周期,2~3周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并随访。结果50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50.0 %,其中初治病例为53.1 %,复治病例为44.4 %,初复治病例间差异无显著性(P >0.05)。中位缓解期为5个月。中位生存期为9.5个月,1年生存率为61.0 %。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达Ⅲ度、Ⅳ度者52.0 %,血小板下降达Ⅲ度、Ⅳ度者为14.0 %。血红蛋白下降不严重。其他毒副反应还有脱发、过敏反应、水钠潴留、静脉炎、末梢神经炎、口腔炎、腹泻等,但发生率均较低。结论泰素蒂加顺铂方案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特别是复发病例,临床疗效比较满意,毒副反应能够耐受。辅以G蛳CSF可防治重度的骨髓抑制,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临床对有移位的骨折手法复位不理想者均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传统的内固定以金属制品为主。近几年来可吸收骨折内固定物由于可免除二次手术等优点,逐渐在临床得到应用。1998年3月~2004年10月,我们采用自制异体骨螺钉57枚治疗骨折38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第七颈椎半脊椎切除术治疗间叶性软骨肉瘤一例报告包聚良朱海波何海龙1临床资料患者,男,28岁。因感有右上肢尺侧的麻木感近半年入院。入院时CT示第七颈椎右横突,椎弓根,小关节突,右半椎板及右侧椎体的1/3呈肿瘤状破坏区。区内有散在不规则密度增高阴影。术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负压装置引流可显著提高微柱层析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检测速度,且测定效果理想,现使用负压微柱层析法对健康组及糖尿病组HBAlc水平进行观察,以评价该法在糖尿病快速诊断及监控方面的效果。方法:采集健康组(无糖尿病)、糖尿病A组(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B组(血糖控制理想)各30例肝素抗凝血标本,使用负压微柱层析法快速测定以上三组受检者HBAlc水平,并观察各组之间结果差异。结果:使用负压微柱层析法测定HBAlc显著提高检测速度,糖尿病(A、B)组HBAlc水平较健康组均显著升高(P<0.01),糖尿病(A、B)组HBAlc水平异常率显著高于健康组;其中糖尿病A组HBAlc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B组。结论:负压微柱层析法测定HBAlc在糖尿病辅助诊断及疗效监控方面效果理想,可作为一种快速检测手段代替原方法用于糖尿病的辅助诊断及疗效监控。  相似文献   
5.
枢械解剖学测量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海波  寇庚 《解剖学杂志》1997,20(4):305-309
作者对180例于燥区椎骨标本进行了测量,重点测量了齿状突的后倾角和长度及宽度,椎板和棘突之高 度及厚度,关节面外倾角和矢状径及横径,关节突高度。横突孔测量,并近似推测量枢椎水平的横突孔之椎动脉外倾角和后倾角等多组解剖学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文内就枢状突测量之临床意义以及诼椎动脉管外倾角和后倾角在诊断临床推动脉疾患者中的参考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脊柱骨巨细胞瘤及其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脊柱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探讨手术方式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56例均行手术治疗,早期实施单纯肿瘤病灶切除术,后期施行肿瘤整块切除术和病椎次全切除术,同时给予坚强的内固定。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局部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77.3%的患者神经体征得到改善。随访42例(平均随访5年4个月)中预后良好无复发者25例(59.5%),局部仍有瘤灶存在但病变不超过术前者11例(26.2%),病变扩大,  相似文献   
7.
羟基喜树碱(拓僖)联合高聚生治疗恶性难治性胸腔积液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观察应用羟基喜树碱联合高聚生治疗恶性、难治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临床治疗中效果较差的中、大量恶性胸腔积液及既往治疗无效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66例(治疗组36例,对照组30例)进行治疗,全部患者均经PICC管(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1~3天引流至胸水近乎消失后注入药物.治疗组羟基喜树碱(拓僖)30mg,高聚生2000~3 000U胸腔注射,地塞米松5mg肌肉注射;对照组顺铂60~70mg,地塞米松10mg胸腔注射,胃复安20mg肌注.结果:治疗组CR 44.4%(16/36),有效率为86.1%(31/36).对照组CR 26.7%(8/30),有效率为63.3%(19/30).结论:羟基喜树碱联合高聚生治疗恶性难活性胸腔积液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微,尤其对大量血性胸腔积液及既往治疗无效者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补肾复方含药血清(BS)促进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增殖及其拮抗谷氨酸兴奋性神经毒损伤的作用.方法:以MTT法观察BS对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活力的影响及其拮抗谷氨酸损伤的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BS对谷氨酸所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BS含药血清可以增强PC12细胞活力,拮抗谷氨酸的兴奋性神经毒作用且在20%浓度时作用最强,并且能够抑制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早期凋亡.结论:补肾方BS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孔维清  徐建广  朱海波 《上海医学》2006,29(2):104-106,F0002
目的研究单纯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方法2001年11月至2003年9月,采用单纯后路切开复位、GSS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共213例。其中T12骨折69例,L1骨折93例,L2骨折51例。所有患者术前CT检查示椎管占位率均>50%,但无明显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结果术后Cobb's角平均降低24.5°,椎体高度接近正常的85%,椎管占位均<13%。平均随访24.9(12~31)个月,骨折愈合良好,所有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绝大多数患者(90%以上)恢复工作能力。结论单纯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无明显神经症状患者,无需减压即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Cobb's角和椎管容积,且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是临床治疗此类骨折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0.
孔维清  徐建广  朱海波 《上海医学》2006,29(3):156-158,F0002
目的探讨应用自制椎体塌陷器治疗胸腰椎骨折伴严重椎管占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后路减压,以塌陷器复位进入椎管的骨块,并辅以通用型脊柱内固定(GSS)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共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48例。T12骨折18例,L1骨折21例,L2骨折9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2(5- 28)个月;神经功能平均提高0.9个等级,Cobb角术前22.05-43.12°,平均31.0°±2.5°,术后3.12-9.35°,平均 5.0°±0.6°;术后Charles评分:优18例,良15例,一般9例,差6例。结论应用椎体塌陷器进行后路减压,结合GSS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严重椎管占位,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Cobb角及椎管容积,改善神经功能,并可重建脊柱稳定。为后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严重椎管占位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