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附子理中丸功能温阳散寒,健脾补气,凡遇脾肾虚寒的吐利、腹痛等症,用之颇效。多年来,笔者在临床上将此丸应用于反治法中,每能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兹分述于下。一、热因热用复发性口疮为常见病,症见口腔粘膜或舌边有散在性溃疡,小则如豆,大则如钱,上披脓苔,周边微红微肿,灼痛流涎,影响进食和说话。有些病人反复发作,迁延多年。一般说来,此系胃火上炎所致,内服清泻胃火的泻黄散等,可以治愈。但是,有些病人用上述寒以治热的方法无效。反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并与抑郁症、复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比较。方法:选择来源于2003-11/2004-12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住院和门诊患者。应用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标记记录仪(Type-Ⅳ)对3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与31例抑郁症分别两次检查,两次检查间隔时间为(33.74±8.15)d。同时首发精神分裂症组在两次检查时以阳性和阴性量表(由阳性量表7项、阴性量表7项和一般精神病理量表16项,共30项,及3个补充项目评定攻击危险性组成)评定精神症状;抑郁症组以汉密顿抑郁量表(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0分为无此项症状,4分为极重度)评定抑郁症状。41例复发性精神分裂症进行一次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检查,并与3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进行比较。结果:103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者。①眼球轨迹运动检查结果:眼球轨迹运动主要指标在首发精神分裂症组与复发性精神分裂症组比较其差别无显著性(P>0.05);首发精神分裂症组两次检查时眼球轨迹运动主要指标比较其差别无显著性(P>0.05);首发精神分裂症组第1次与第2次判别分析值高于抑郁症组、反应性探究分低于抑郁症组(1.82±1.76,0.52±1.58;1.81±1.51,0.79±1.44;8.10±1.89,9.39±1.63;8.26±1.69,9.13±1.65,P<0.05,P<0.01)。②阳性和阴性量表评定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组第2次检查时的阳性和阴性量表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及综合分与第1次相比均降低(42.00±12.96,76.87±19.03;9.06±3.52,21.77±7.09;11.45±4.84,20.19±6.74;21.81±5.66,35.19±10.18,P<0.01)。③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结果:抑郁症组第2次检查时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与第1次相比降低(17.48±7.82,32.14±5.72,P<0.01)。结论: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特征性指标;抗精神病性药物、病程长短对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影响不大。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检查在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各自对照比较一致性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眼球轨迹运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正常对照人群各种指标的差异,以及在精神医学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应用眼球轨迹运动标记纪录仪(MODELⅣ,日本提供)对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和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第二版修订版的诊断标准的498例患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及81例正常对照人群进行测试。根据判别分析结果犤DiscriminantAnalysis,D分值=(10.265-0.065×眼球注视点+0.871×反应性探索分)犦分析它们各自对D分值敏感性。判别分析结果获正分为精神分裂症性患者,获负分为非精神分裂症性患者。比较眼球轨迹运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组、情感性精神障碍组以及正常对照人群组的组间差异。结果:4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获正分386例,负分112例,精神分裂症对D分值敏感性77.5%。眼球轨迹运动的各项指标在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间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08~1.36,P>0.05);110例情感性精神病组获正分70例,负分40例,情感性精神病对D分值特异性为36.4%;81人正常对照人群获正分7例,负分74例,其D分值的特异性为91.4%。眼球轨迹运动的各项指标在正常对照人群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组、情感性精神障碍组的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t=3.31~17.00,P<0.01)。结论:精神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强迫症患者感觉-运动整合功能最敏感的指标探究性眼球运动与其临床变量的关系。方法:选择2002—01/2004-01在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门诊首次就诊的强迫症患者58例作为病例组,按用药情况分为2组,用药组30例,未用药组28例。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职工和实习生为对照组,共30例。分别对各绀进行探究性眼球运动检查并进行评分,评定指标包括眼球注视点数、眼球注视总长度、眼球注视平均长度、认知性探究分、反应性探究分及判别分析值(正分为异常,负分为正常)。并分析探究性眼球运动指标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未用药组有1例因头围过大,无法使用眼球运动仪而退出,用药组、未用药组及对照组分别有30,27及30例进入结果分析。①病例组患者探究性眼球运动指标反应性探究分、眼球注视点数、认知性探究分以及眼球注视总长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t=2.02-3.90,P〈0.05或〈0.01),判别分高于对照组t=-4.37,P〈0.01)。②病例组判别分的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7%,8%,(r=0.56,P〈0.01))。与判别分正常的强迫症患者相比,判别分异常的强迫症患者自知力较差(t=2.52.P〈0.05)。③用药组、未用药组及对照组的判别分、反应性探究分、认知性探究分、眼球注视点数及眼球注视总长度之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意义(F=5.19-10.49,P〈0.05或〈0.01)。④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反应性探究分仅与思维形式障碍有关;认知性探究分与强迫症状诱发因素、病程、精神运动迟缓分、Mausley强迫症状总分有关;眼球注视点数与强迫症状诱发因素、用药和抑郁有关;眼球注视总长度与强迫症状诱发因素及用药有关。结论:强迫症患者探究性眼球运动指标存在异常.而且与强迫症状、诱发因素、病程及精神运动迟缓分等临床指标相关。  相似文献   
5.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235例前驱症状问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驱症状发生情况,以及其与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前驱症状问卷对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和门诊已被确诊、病程限定在5年以内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235例进行调查。结果:235例精神分裂症前驱症状发生率高于50%的症状有:焦虑、易激惹(68.1%);抑郁情绪反应(60.0%);人际关系差、社会活动交往困难(54.9%);独自呆坐、寡言少语(53.6%);精力不足、主动性差(54.5%);猜疑或偏执观念(58.7%);睡眠障碍(54.9%);注意力不集中(56.6%)。分析其中196例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的前驱症状发生率与总体发生率基本类同。结论:精神分裂症的前驱症状以生活被动、主动性较差、敏感多疑、注意力不集中为主,这些非特异性的前驱症状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诊断及其与他们的父母,同胞等遗传关系的研究。方法:使用眼球轨迹运动检查仪对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他们的父母双亲,同胞各50-人进行测试,并测试正常健康对照组30人,以差别分析值(Discriminant analysis,D分)的结果来判定其是否为精神分裂症性障碍,凡D分是正分为精神分裂症性障碍,负分为非精神分裂症性障碍,用阳性和阴性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按ICD-10和DSM-IV诊断标准检查每一受试者。结果: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有40人D分值为正分(40/50人,80.0%),患者的父亲50人中有2人确诊为精神分裂症,23人D分值为正分(23/48人,47.9%),同胞50人中有5人确诊为精神分裂症,25人D吩值为正分(23/45人,51.1%),正常健康对照组30人中有4人D分值为正分(4/30人,13.3%),患者与父亲,母亲,同胞之间在反应性探究分(RSS),眼运动注视点数(NEF),认知性探究分(CSS),眼视[踪总距离(TESL),眼视踪平均距离(MESL)等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父亲与母亲,父亲与同胞,母亲与同胞之间比较除个别项目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眼球轨迹运动作为对精神分裂症的辅助诊断具有特异性,可能是生物遗传学素质指标。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诸多研究表明 ,家庭干预不仅能够为家属提供知识、减轻家庭负担 ,还能够降低精神病患者的复发率和住院率 ,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1] 。虽然干预的方法和内容不尽相同 ,但是各项研究普遍把家庭教育 (FamilyEducation)作为基本的干预手段[2 ]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从 1996年底以来连续开办了“精神病知识系列讲座”。每一系列分为8讲 ,每周一讲 ,循环进行 ,受到患者和家属的普遍欢迎。1999年 5月 -2 0 0 0年 5月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共举办 6期系列讲座。本文应用自编调查问卷 ,向所有办理听课卡者进行听课前问卷…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综合运用多项客观检查判别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方法:病人组40例,符合DSM-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且目前未接受抗精神病治疗;健康正常人41例,性别、年龄、利手和教育程度与病人匹配.顺序完成脑电图相干性分析、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眼动)、连续操作测试(CPT)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检查,然后进行逐步判别分析.结果:单项以眼动检查的正确判别率最高,对精神分裂症为67.6%,正常人89.7%,合计77.27%.综合运用多项检查指标的正确判别率,对病人为77.8%,正常对照86.2%,合计81.5%.结论:由于精神分裂症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综合多项检查的指标,有可能提高对精神分裂症的判别.  相似文献   
9.
为了比较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群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的特点以及性别、教育程度、病程、抗抑郁药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各指标的影响。选择北京大学第六医院2001-10/2004-12住院抑郁症患者78例。另选择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身体健康的职工与在院研究生80人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标记记录仪记录眼球注视点数、眼球注视总距离、眼球注视平均距离、认知探究分、反应性探究分。结果为①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检查对抑郁症患者的特异性为61.5%,正常人的特异性为96.3%。②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的眼球注视点数、认知性探究分、眼球注视总距离以及反应性探究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24.05±5.30),(30.96±6.34)个;6.27±0.86,7.20±0.89;(424.12±146.12),(563.70±164.79)mm;9.69±1.43,10.85±1.10,(P<0.01)]。③不同性别、教育程度、病程抑郁症组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单用抗抑郁药组与合用两种抗抑郁药组除眼球注视总距离、眼球注视平均距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外[(465.01±143.76),(330.45±122.04)mm;(20.33±4.93),(16.23±3.76)mm,(P<0.05)],D判别分值、眼球注视点、认知功能探究分、反应性探究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①抑郁症患者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检查的假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②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检查基本不受性别、文化程度、病程、单一使用抗抑郁剂与合用两种抗抑郁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赖某,男,21岁,学生。1988年4月,患者经省结核病防治所诊断:(1)肺结核V上/下进展期;(2)颈淋巴结结核。给予链霉素、雷米封、利福平、乙胺丁醇等抗痨治疗。1986年3月摄胸片复查,胸膜炎已愈,但颈淋巴结依然。于是停西药,转中医治疗。 1989年3月23日来中医科初诊,诉患颈淋巴结结核1年余,近感左耳后淋巴结发热。查体。左耳后及颈部沿胸锁乳突肌后至左锁骨上淋巴结连绵如贯珠,大小如黄豆、鸽蛋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