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分析某乡镇中心小学乙型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和控制措施,为预防和控制学校流感疫情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运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对疫情进行调查,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进行流感病毒的型别检测。 结果 收集19例流感病例,其中住院病例2例,采集11例流感病例咽拭子标本,其中3例检测为乙型流感病毒。 结论 根据病例症状、体征分析,结合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此次发病是由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规范开展因病缺课监测,完善学校传染病报告制度, 多途径、多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加强防病认识,提升防病技能,提高易感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是防止学校流感疫情暴发和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1998年12月8~24日,在灌云县宁海乡突发37例甲型副伤寒病人,死亡1例,经省、市、县三级卫生防疫专业人员调查,证实为经水传播的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 疫情概况本次暴发共发病37例,罹患率为168.5/10万。病人分布于该乡9个行政村,其中发生15例的1个村,7例的1个村,4例和2例的各2个村,1例的3个村。患者年龄最大67岁,最小5岁;主要集中在5~14岁,占发病数的81.1%,男女性比值为1.64∶1。中小学生31例,占发病总数的83.7%,首例病人12月8日发病,…  相似文献   
3.
对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免费接种后,接种禁忌对象处理、接种人员资质、疫苗管理、数据上报、特殊新生儿接种的操作规范等新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开展孕妇登记、产前筛查、取缔非法接生、规范住院分娩、推迟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疫苗接种时间、网上公示新生儿首次接种、实行区域间联防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一起感染性腹泻疫情暴发流行因素,为今后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按统一调查表对符合病例定义的腹泻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采集相关样本检测。结果疫情涉及某村6户相连家庭的30名村民,累积发病18例,罹患率为60.00%。主要症状为腹泻(100.00%)、呕吐(66.67%),病程2~3d,均未住院治疗。男性8例,女性10例;20~60岁11例,10、≥60岁各3例,10~19岁1例。发生病例的6户家庭中,最多的2户各发病5例,其他每户1~3例。未服药病例粪便、该村水厂出厂水、6户家庭及其他未发病家庭末梢水均未检出致病菌。采取修复管道、管网消毒、居民内外环境消毒、村民家中炊具、餐具、盛水器皿消毒、健康宣教等防控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结论该暴发疫情是由于自来水管道破裂导致村民饮用水被一过性污染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一步规范免疫规划工作实施,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接种安全.方法: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强调的过程管理方法,对免疫规划工作的计划、实施、督导检查和整改等细节进行全过程控制管理.结果:灌云县免疫规划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免疫规划针对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实施免疫规划过程管理能提升工作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实施需加强基础建设,重视队伍建设,兼顾绩效考核,体现PDCA循环思想.  相似文献   
6.
随着免疫预防制剂新产品的不断问世和人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正确处理预防接种副反应显得越来越突出。通过近几年预防接种副反应案例的分析发现,个别的预防接种副反应往往会影响整个防疫工作的开展,这大多数与基层临床医生错误解释或处理不当有关,如何使基层临床医生配合正确处理预防接种副反应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新课题。1现状分析1.1基层临床医生处理不当是引发预防接种副反应纠纷的重要因素。由于人民群众认识的限制,加上现在大多数儿童都参加了计免保偿,接种疫苗后出现副反应防疫机构要承担赔偿责任,接种对象监护人害怕…  相似文献   
7.
苏北农村线索筛查结核病人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以线索调查主动发现结核病人的可行性。方法:以江苏省灌云县为研究现场,抽取1个乡镇约10000人口作为哨点,对哨点内居民以户为单位走访询问有无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咯血等可疑结核病患者,进行X线和痰检诊断。每间隔2个月1次,连续走访筛查6个月。结果;3次筛查共登记可疑结核病患者319名,占登记总人数的1.14%;被诊断新发结核病人19例.其中涂阳病人6例。平均每发现1例新患者成本为1080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筛查的成本分别为1179元、774元、1620元。结论:在农村地区线索调查肺结核病可疑症状者予以定诊较为可行。但应以健康教育为先导.不宜在大范围内同时开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结核病人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影响治疗依从性的社会经济及临床影响因素.方法 以2003年6月1日至2005年5月31日的330例初治和143例复治肺结核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治疗期2个月末、5个月末和治疗结束的随访问卷调查。结果 初治和复治病人2个月治疗依从率分别为90.0%和84.6%,全程治疗依从率分别为90.0%和79.7%。BMI指数、出现副作用和药品费用影响常住病人抗结核治疗的依从性。随着BMI指数的升高,结核病人更倾向于依从抗结核治疗(OR=1.21,P=0.035);出现副作用的结核病人依从性差于无副作用病人(OR=0.14。P=0.020);在治疗过程中支付较低费用的病人依从性优于最高费用组(OR=44.52,P=-0.038)。结论 灌云县结核病的治疗具有较高的依从率.初治病人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复治病人.药物副作用和由此引发的医疗费用正成为该地区结核病治疗依从的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江苏省灌云县病毒性脑膜炎流行的流行特征、影响因素和可能病因。[方法]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对病例进行调查,收集2004年~2006年8月31日全县病毒性脑膜炎住院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分析;采用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流行因素;24份脑脊液标本送江苏省疾控中心检测,并进行病毒分离。[结果]2004~2005年全县病毒性脑膜炎病例呈现散发状态;2006年1~8月份共查出病例数为465例,从6月份起出现疫情上升,出现流行,7月份达高峰;主要累及15岁以下儿童,占93.66%;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为2.77︰1;主要临床症状体征为发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有核细胞增多。饭前洗手与多吃瓜果为保护因素,说明该病与不良卫生习惯有关系。24份脑脊液经PCR检测,16份Echo30肠道病毒阳性。[结论]2006年夏季江苏省灌云县病毒性脑膜炎出现一次流行,致病病原体为Echo30肠道病毒,不良卫生习惯是导致该病发生流行的可能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苏北农村地区耐药结核病流行和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农村地区耐药结核病流行现状以及与耐药结核病发生相关的社会经济学和医疗方面的影响因素,为科学有效地控制结核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拟定的调查表,以当地县结防所登记的肺结核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调查资料:采用酸性罗氏培养法,培养收集阳性标本;采用直接比例法为基础的药物敏感试验,识别目标菌株的耐药种类和耐药类型.使用Epidata3.0软件建立调查表录入数据,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初复治病人分离株均为结核分支杆茵,没有发现其他类型的结核菌.总耐药率为69.60%,同时耐利福平和异烟肼并诊断为耐多药结核病占20.74%.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提示:既往治疗史、健康状况、与传染性结核病人接触、个人收入与耐多药的发生有关.结论 以往受非正规结核病治疗的影响,新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项目地区具有较高的耐多药流行,既往治疗史是耐多药发生的主要指标.经济状况较差的人群和老年病人是耐多药结核病发生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