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新生儿肺出血是指肺大量出血,至少影响2个肺叶[1]。常发生在许多疾病的晚期,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主要手段。以往常频通气(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MV)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病死率,但是往往存在低通气压力不能改善肺血氧合状况,高通气压力又易导致肺组织气压伤的矛盾[2]。近年来,低潮气量的高频通气作为一种肺保护策略,开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阶段性目标教学法在ICU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订培训总目标和各分阶段目标,成立科室培训小组,加强入科教育,给新护士选派导师,选择自学、晨间提问、床边查房、多媒体上课、临床病例讨论、操作示教和模拟情景应对等形式多样的培训.结果:新护士主动学习意识增强,理论、操作、情景模拟考核成绩均在良好以上,在导师指导下全部能胜任床位护士工作及独立完成辅助班,年度内无护理缺陷发生.结论:经过为期12个月的阶段性目标教学法培训,新护士能较好地掌握危重症的基本监护技能,适应ICU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在机械通气撤机后患儿面罩吸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56例经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撤机后的重症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气泡式氧气湿化装置进行面罩氧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MR 850湿化器连接RT 308湿化氧疗管路对氧气湿化后进行面罩氧疗,监测并比较撤机后24 h吸痰时两组患儿的痰液黏稠度、经皮氧饱和度和撤机后48 h内的二次插管率。结果研究组患儿痰液Ⅰ、Ⅱ、Ⅲ度例数分别为6,19,3例,与对照组的2,15,11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598,P<0.01);研究组患儿经皮氧饱和度为(97.39±1.62)%,对照组为(93.89±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037,P<0.01);二次插管率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53,P>0.05)。结论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应用于机械通气患儿撤机后可使患儿气道始终保持湿润,处于近似生理湿化状态,有利于气道分泌物的排出,提高氧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在住院期间往往要接受足跟采血等有创操作,给患儿带来急性或慢性疼痛。我院在早产儿足跟采血前后给予双向式足底抚触,观察对减轻足跟取血导致疼痛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对PICU呼吸系统疾病患儿面罩吸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12月入住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面罩吸氧患儿60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在普通气泡式氧气湿化装置的基础上,加用MR 850湿化器连接RT 308湿化氧疗管路对氧气进行温湿化氧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气泡式氧气湿化装置进行氧疗,监测并比较氧疗24 h时两组患儿的痰液黏稠度,血PaO2、PaCO2、pH值,监护仪中的SpO2、呼吸次数。结果观察组的痰液黏稠度和对照组比较,Z=2.077,P0.05;观察组的PaO2和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和呼吸次数比对照组低(P0.05),但血pH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有利于气道分泌物的稀释,明显改善患儿低氧血症,提高氧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微量湿化用于早产儿口鼻腔吸痰的效果。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吸痰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微量湿化。观察两组患儿吸痰后心率、呼吸及血气分析结果,痰液黏稠度、所需吸引负压,吸痰管插入难度、黏膜损伤程度。结果两组呼吸、心率及血气分析结果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吸痰时所需负压、痰液黏稠度低于对照组,吸痰管易插入率高于对照组,黏膜损伤程度轻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量湿化配合吸痰能有效稀释或清除痰液,减少吸痰管插入难度,减少对鼻黏膜的损伤及下行感染的机会,减轻患儿痛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